在李嘉诚家族控股的和记黄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美国的贝莱德集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对于李嘉诚来说,之所以这么迅速的把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财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特朗普政府施压要夺回巴拿马运河,在巴拿马已经明确服软后,控制着巴拿马运河进出口位置港口的和记自然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
根据各路消息,一方面和记黄埔和贝莱德之前就有业务上的合作,贝莱德拥有优先报价权。其次在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夺回巴拿马运河后,贝莱德财团作为马前卒向李嘉诚方面施压。
二、李嘉诚近些年海外投资众多,其中重点在欧洲。如果李嘉诚的和记被列入美国的制裁清单,将是李嘉诚不堪承受之重。
三、快速达成这笔买卖,避免了夜长梦多。李嘉诚敏锐的感觉到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这次出售计划,他卖掉了所有的海外港口,却保留了香港和内地港口的经营权。
作为深谙投资之道的李嘉诚,不可能不知道这次出售港口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但他在夹缝中生存,希望能最大程度的获利。
一个节点很有意思。
长江和记在3月4日深夜发布公告,称和贝莱德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覆盖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核心资源。
但最终文件却要到4月2日左右才签署,而且这一合同双方都需要所在国家监管机构批准。
也就是说,这笔生意只是双方达成了合作框架,还没有到最终敲定的时间。如果最终中国方面不予批准这次交易,之前的协议都是一张废纸。
3月18日,前特首梁振英,现任特首李家超先后发声,对李嘉诚这一行为进行了回应。仔细分析,很有意思。
前特首梁振英以非官方身份,虽没有指名道姓,但用词激烈,称“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
梁振英虽已卸任特首,但他依然有官方身份。这一表态比之前《大公报》的口吻温和,但意义不同。《大公报》是骂,梁振英是劝。
劝什么?当然是劝李嘉诚的和记要识大局,回头是岸,不要一意孤行为虎作伥,最终沦为祖国的弃儿。
为什么要劝,因为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最终文件还没有签署,李嘉诚还有周旋的余地。
如果生米已成熟饭,身份特殊的梁振英,没有突发此言的必要。像他这样的身份,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考量,绝不是为了刷存在感。
接下来李家超的回应就更有意思,提到这笔交易,关键就一句话,“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意思很明显,这笔交易李嘉诚说了不算,最终还要港府的批准。
看似李嘉诚背信弃义,其实都是在踢皮球。这场交易最后,还需要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
如此重大的事项,李嘉诚即便想做“汉奸”,也未必有机会。商业规则和市场行为,在大国博弈中,都是棋子。
最终的结果可以预见,这笔交易绝不会如此轻易的交割。因为在两个公司背后,还有中美的博弈,巴拿马政府的首肯。
如此关系重大,影响到两国发展战略的买卖,怎么可能控制在两个商人的手中?李嘉诚站错了位,也低估了国家的决心,为自己招来骂名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代价等着他。
这笔228亿美金的大生意,最后走向如何,其实已经和李嘉诚无关了!至于他被骂,是“怀璧其玉”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