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超级大乐透第 25027 期开奖,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传来:全国共产生 8 注基本投注一等奖,而来自上海浦东的一位购彩者竟一举揽下 5 注,奖金高达 5000 万,这也是今年截至目前上海斩获的最高大乐透头奖奖金。
令人惊叹的是,短短一个月内,浦东已接连诞生三个大乐透大奖,分别来自凌河路 150 号 12263 代销店的 1800 万元、康桥镇上南路 6541 号 12813 代销店的 849 万元,以及崮山路 353 号 12548 代销店的 5000 万元,浦东俨然成为盛产大奖的福地。
然而,这些大奖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总能引发一些争议。此前 1800 万元大奖得主 20 多天后才领奖,原因是再次购彩翻裤子时才发现中奖,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该彩民为何 20 多天没换裤子?此次 5000 万元大奖同样 “槽点” 满满:中奖人快要退休,号码是机选,仅用 10 元就中得大奖,且购买彩票的店还兼做标牌、印刷等业务,被网友吐槽不够 “高大上”。众多因素叠加,让一些网友觉得 “不简单”,有人直呼:“我买的次数比他多,金额比他大,为何小奖都中不了?全国这么多地方,为何独独浦东这么牛?”
实际上,任何一起彩票大奖,公众似乎都能从中挑出看似不合理之处:为什么是这个号中奖?为什么大奖出自这家店?为什么得奖的是这个人?从理论角度,只要存在可能性,再小的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就如同随意扔出的石子,要解释它为何落在特定地点确实困难。
当下,彩票正面临信任困境。由于要保护中奖人隐私,领奖人常被怀疑身份造假、中奖是事先安排,这无疑对彩票公信力构成挑战。若获奖人身份不能公开,又该如何获取公众信任?这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但不可否认,中大奖的新闻会激发部分人的购买欲,让人幻想自己也能中大奖实现财富自由,以至于有人怀疑这是彩票在 “做广告”,认为中大奖新闻是营销文案。
不过,在获取公众信任方面,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改进。比如广东省新修订的《广东省福利彩票验票兑奖管理办法》,对验票、兑奖流程与规则做出更明确规范,增加指模采集步骤,为事后核实中奖人身份提供依据。还有专家建议成立相关委员会,中奖人信息在委员会成员间公开但对外保密,由成员签字认可,通过多一道监督环节来赢得公众更多信任。
总之,在保护中奖人隐私的同时,也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还需深入思考与探索。对于彩票大奖引发的这些争议,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