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方对美加征关税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天,中方所说的“奉陪到底”,特朗普终究是没能领会,中方这次转守为攻,将美国的大单,转头交给了澳大利亚。
今年2月10日,为反制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液化天然气(LNG)加征的关税达到了15%。到今天,40天过去了,美媒突然发现中方的反制措施不止加征关税而已,这回中方似乎要反过来先和美国“脱钩”了。
当地时间3月18日,彭博社发布报道称,从船舶跟踪数据来看,中国已经4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LNG了,并且中国买家已经找到了新供应商,这似乎预示着,中国之后也没有恢复美国LNG进口的打算。
彭博社所说的新供应商,正是美国的好盟友、好伙伴澳大利亚。就在这篇报道刊发的前一天,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能源发布新闻稿,宣布和中国华润燃气公司签署了一项长达15年的LNG销售协议,协定从2027年起,伍德赛德能源将连续15年向中国供应每年约60万吨LNG。
这一点恐怕是特朗普政府万万没想到的,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说过,LNG应成为和中国贸易谈判的“筹码”。美国自2023年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且需求量还在持续增长,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美国自以为拿捏了中国的能源需求,能够施压中方在贸易谈判中让步。殊不知,中国早已未雨绸缪,通过能源多元化政策分散了风险。
俄乌冲突这三年,俄罗斯将大部分能源贸易从欧洲转向了东方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今年年初,中方再度与能源储备丰富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达成了能源合作,同时,中国自身的天然气产量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NG仅占进口总量的5.4%,排名只在第五,已经完全摆脱了被美国“卡脖子”的困境,现今中方与澳大利亚一口气签署15年大单,更是使美国借能源迫使中国让步妥协的图谋提前破产。
彭博社的这篇报道中有一句话说得很中肯,称这场“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正让全球最大的LNG买家和卖家面临“脱钩”的威胁。近日,不仅是LNG,美国上千家肉品加工厂的生意也面临着危机,这些厂家的输华注册资质已经于16日到期失效,中方恢复了部分厂家的资格证,但仍有数百家工厂在等待消息。
美国的能源供应商和肉品加工厂之所以过得这么艰难,都要归咎于美国政府对所谓“公平贸易”的狂热追求。特朗普上任短短五十几天,美国已经借由各种名目对中国加征了至少三轮关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几次强调,“美方如果别有所图,执意损害中国的利益,中方必将奉陪到底”,表明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这四十天的时间也已经给到了美方,但美方还是没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中方也只能为自保主动出击。
话说回来,中国和澳大利亚一口气签署15年合约也不是没有风险,澳大利亚有撕毁达尔文租约的前科,澳政府又习惯于看美国的颜色行事,这一新协议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还要打个问号。但至少目前,中方向美国表明了态度,要打贸易战,中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