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据消息人士称,英国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将于3月访华,重启能源合作谈判,并会见中国的投资者。报道称,英国工党政府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消息人士称,米利班德将于3月17日至19日访问北京。英国官员曾表示,希望调整上届保守党领导的英国政府在许多问题上的对华立场,尤其是在接受能够在英国创造就业的中国投资,以及允许中国企业提供核电厂等关键基础设施方面的立场。
欣克利角C核电站(资料图)
法国电力公司(EDF)2017年声称,由中法共同投资、EDF承建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存在完工延期的风险,并且将由此引发项目建设成本增长。根据EDF的声明,“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公司重新制定了合理的运营行动计划”,预计欣克利角C项目1号机组可能将延期15个月交付,2号机组则将延期9个月交付,由此或将导致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达到196亿英镑,超过原定支出约15亿英镑。
核电被英国政府视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一环。根据英国政府2024年1月发布的核电路线图,到2050年,英国计划完成24吉瓦核能发电装机目标,在5.88吉瓦装机容量的基础上将装机容量提高4倍以上,满足英国1/4的电力需求。其中,“欣克利角C”项目被视作规划中的重点。然而,2024年2月,该项目承建方法国电力公司又一次宣布,“欣克利角C”项目最终建设成本预计高达460亿英镑,完成日期将较此前预计的2027年中再次延迟,最迟可能到2031年才能投运发电。
对于这笔巨大的超支缺口,英国方面早在去年年底就表示拒绝动用政府资金为一个商业项目填补窟窿。不过据《金融时报》报道,在近些年英国政府跟随美国“合力围剿”中国,试图将中国最大的国有核电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挤出英国未来所有核电项目的背景下,已经结清合同约定份额的中广核拒绝为超支部分买单。在英国“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炒作所谓“过度依赖中国”议题后,大好合作势头发生变化,2022年中广核宣布退出塞兹维尔C核电项目。
欣克利角C核电站(资料图)
中方撤资,欣克利角C项目遭受重创。这直接影响项目进度,也让项目前景蒙上阴影。后续融资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最终能否顺利完工,现在仍是未知数。英国政府认为项目本身具有商业属性,因此拒绝追加预算。法国电力公司技术过硬,但资金和管理方面却面临困境。公司财务状况堪忧,内部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项目延误,完工日期不断后移,让人担忧。工期紧张,压力巨大,进度缓慢更令人焦急。首批机组原计划2025年启用,现在看来,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投产了。
欣克利角C核电站如今成为英国能源政策的“黑洞”。英国政府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中广核的参与,项目几乎无法推进。在欣克利角 C 核电站项目陷入困境之际,英国政府和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英国媒体罔顾事实,恶意暗示中广核拒绝承担超支部分属于“不负责任”之举。可事实却是,中广核严格依照合同约定,已经支付了高达 60 亿英镑的款项。仔细研读合同条款,明确规定中广核无需承担额外费用,如此一来,英国媒体的无端指责根本站不住脚。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施工现场资料照片(资料图)
英国脱欧后急于重塑国际地位,在核电领域迎合美国技术封锁政策,却忽视了中企的不可替代性:中广核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在建核电机组规模,更具备“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技术,其参与能显著降低项目融资与技术风险。当前,英国政府试图重启与中企对话,但前期决策已损害互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