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大公报》第三次点名批评李嘉诚家族,直指其“资本短视行为”将断送子孙发展道路。这场由巴拿马港口交易引发的舆论海啸,撕开了李氏商业帝国与国家战略的深层矛盾——受冲击最剧烈的,竟是李泽钜与李泽楷这对“太子爷”!
一、李泽钜的“守成困局”
接班即接“烫手山芋”
作为长江实业掌门人,李泽钜正面临职业生涯最严峻考验:
巴拿马港口交易被曝出后,其主导的欧洲资产(占集团57%)遭美国政商界联合施压,伦敦总部已收到12份“合规审查函”;
香港媒体曝光其因长期高压工作导致“白发早生、腰背佝偻”,健康状况堪忧。
战略误判的代价
2022年抛售英国电网亏损超4000亿港元,此次港口交易更被指“贱卖核心资产”——葵青货柜码头设备更新率仅为深圳盐田港的60%,却以账面价值0.8倍出售给美国贝莱德。
二、李泽楷的“纨绔危机”
冒险帝国的崩塌
电讯盈科市值从巅峰1800亿港元暴跌至320亿,东南亚投资因政局动荡血本无归,其私人飞机因拖欠停机费被扣留新加坡机场。
舆论形象崩塌
社交媒体上疯传其“染黑发谈生意”“携小女友视察项目”的荒诞视频,被讽为“老年版王思聪”,商业信誉跌至谷底。
三、家族传承的致命悖论
分家不分权的困局
李嘉诚精心设计的“长子守业、次子开拓”方案彻底失败:
李泽钜因循守旧错失AI、新能源赛道,被马斯克旗下SpaceX碾压;
李泽楷激进投资风格反成家族负资产,其创立的保险公司因欺诈丑闻被吊销执照。
舆论审判的枷锁
香港市民发起“抵制李氏产品”运动,长实楼盘销售量暴跌70%,屈臣氏门店被砸,李家基金会被曝出“捐赠资金流向不明”。
四、国家意志的终极博弈
港澳办的雷霆警告
三天内三次发文:
3月13日《莫天真 勿糊涂》直斥交易“威胁国家安全”;
3月15日《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点名批评“资本与国家对抗”;
3月17日转发《大公报》文章,强调“商人必须站稳中国立场”。
香港经济的生死劫
港口交易后,香港物流成本预计上涨15%,2.3万码头工人面临失业,十大财团控制65%经济的畸形结构彻底暴露。
五、矛盾焦点:利益与传承的终极抉择
支持派:认为“资本无国界,商人只需对股东负责”,并称媒体“上纲上线”;
反对派:怒斥其“吃中国饭砸中国锅”,对比华为、比亚迪等企业,称李家“正在亲手毁掉香港商业信誉”。
互动话题:
若李泽钜因健康原因辞职,你会支持:
A. 李泽楷接任,赌一把科技转型(高风险高回报)
B. 外聘职业经理人,彻底打破家族控制(刮骨疗毒)
C. 分拆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饮鸩止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