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来路,明去处,那些湮灭在历史中的彭州老地名,你记得几个?

0
分享至

地名是某种身份认同的符号,

也是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追寻肯定。

地名如城市的掌纹,

记录着一座城生动的性情密码。

知来路,明去处

配音/墨玉

地名,不仅是历史长河中鲜活的家乡符号,浓缩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也是凝聚一方人文底蕴的突出标识,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大家好,我是墨玉,本周和我一起去了解彭州的地名变迁。

彭州的称谓,《元和郡县志》释为“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

在彭州,你可以挖掘“丹景山”丰厚语义的人文场域,重温“白鹿山”跨越时间的浪漫回忆,在“小鱼洞”的山水间,继续做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梦……在地名中穿越时空的共情,是彭州人的文化日常,润物无声熏染着优雅的城市气质。游弋在这些令人着迷的名字里,人似乎也获得一种自由,不必拘泥于此时此地,而可以在“天府金彭”的不同时空中自由穿行。

许多外地人到了彭州,感叹彭州的地名大多很好听:龙兴寺、升平桥、延秀街、梨花读、卧云台……闪动着汉语的魅力诗情。彭州自古以来繁花似锦,地名中的草木葱茏、四季流转,又是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生态景观的美丽写照。还有那些众多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地名,如以一株康熙年间枝叶繁茂的桂花树命名的桂花镇,给人浪漫的联想,不言自明。

街巷有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容载着普通人的日日夜夜,如取自《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安仁街,一条小巷的名字,就是人的归属感的具象化存在。“安仁”用作街名,借此告诫人们,生活在这条街上,就要安于仁、践行仁。

如今的彭州道路取名突出六大特色:山、水、景、城、文、人。比如天府中药城周边以中药材命名的道路,诗意而点题。

黄芩路、蓝实路、石斛路、白薇路、灵芝路、夏冰路……一条条以中药名命名的街道的开通、更名、崛起,串联起彭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脊梁”,车辆和人流在此汇聚,涌向彭州更辉煌的未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地名里,读到新彭州人的精神与追求。

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彭州有悠久的发展、变异、变革、交融、认同的过程,地名既是文明的结晶,是展现历史的载体,是时代的见证,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藏!

(向上滑动可查看更多↑↑↑)

老街巷的名字,

是刻在岁月里的密码。

当老地名渐渐被导航软件上的新坐标取代,

我们却在某个清晨的鸟鸣里,

突然想起那些被时光揉碎的市井烟火。

"叮叮当"的敲糖声曾掀开整条街的清晨,

供销社门口永远排着买油盐酱醋的长队。

如今商厦玻璃幕墙倒映着车流,

唯有巷口那棵歪脖子梧桐,

还记着当年骑自行车抢早市的铃铛声。

记忆里的布告栏贴着邓丽君的海报,

百货商店的喇叭循环播放《甜蜜蜜》。

穿白衬衫的青年骑着二八杠驶过石板路,

后座姑娘的蓝裙摆扫过邮局门前的凤凰花。

现在的咖啡店飘着拿铁香,

可谁还记得那件被栀子花染香的白衬衣?

五金店王师傅支起露天幕布,

街坊们端着搪瓷缸围坐传瓜子,

夏夜的蒲扇摇出人情温度。

如今的龙兴街已经大变样,

但那份互借板凳、共享凉茶的温情,

仍然留在老彭州人的心间。

第三棵银杏下的长椅,

刻着“早生贵子”的羞涩承诺;

假山竹林间,

藏着少年追逐的笑声。

如今的彭州园里,

晨练老人指着翻新的凉亭说:

“当年那对小夫妻,现在孙子都会打酱油了。”

樱花树开得灿烂,

却读不懂年轮里的故事。

八九十年代,

这里是彭州的文化地标,

门口的演出海报前总挤满期待的目光。

一张《泰坦尼克号》的票根,

承载着攒钱买票的悸动。

如今影院升级,

却再难见散场后人群在路灯下热烈讨论的场景。

这些存在于照片中的老地名,

是城市记忆的直观注脚,

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曾经的生活片段,

那些熟悉的场景与过往的故事仿佛触手可及。

可岁月的洪流太过汹涌,

还有一些地方,它们消失得更早,

甚至没来得及在影像中留下一丝痕迹,

却在老一辈的讲述与泛黄的文献里,

顽强地散发着往昔的气息 ,

等待着我们拂去时光的尘埃,

去探寻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文庙街

曾经在市区天府路与南大街交叉处有一小街,长百余米,北侧为文庙“万仞宫墙”,南侧有二十余个铺面,因紧邻文庙,故名文庙街。

梵音街

原城北塔子坝中段,因临近龙兴寺,取佛音梵乐之意得名。街不长,约200米,南起北门城门口,北至龙兴寺。沿街东侧有顺城街、太平街,均东向至布壳街(又称荒市街)等小街。

鞍子街

鞍子街紧邻梵音街,连接横街子,止于关帝庙,因清朝末年人们朝拜龙兴寺,有人在此拴马得名。

笆笆街

城东原城墙外侧北向的一条小街,因此地居民多编织竹子笆笆得名。

枣子树

城东出7里,因原有一株高大的枣子树而得名,曾为清平供销社所在地。1930年,中共彭县地下党创始人杨石琴在此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人多前往景仰。

古往今来,日新月异,

彭州的文化积淀从未停歇,

宏大的城市叙事中,

地名是不可取代的一环。

这些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地名,

洋洋洒洒写下彭州的韵味风华,

写下彭州人生生不息的长歌。

”知来路,明去处”是人与城市的深层默契,

地名所指的不光是家园的方向,

更是彭州人追求幸福的方向!

“听鉴彭州”栏目在喜马拉雅上线啦!

快去喜马拉雅搜索“听鉴彭州”,听见彭州的声音!

本期声音导游

胡墨玉

国家二级播音员、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现为马尔康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播音员、记者。主持多场独具嘉绒藏族风情的文艺活动。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四川省第一届朗诵艺术大赛总决赛成人组二等奖,四川省第二届朗诵艺术大赛总决赛成人组比赛二等奖与最佳人气奖。

本期《听鉴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倾情合作推出!

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稿件主题为“彭州人写彭州”。主要内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风景、历史人文、经济社会、民风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个景点、一家好店、一份美食、一个回忆、一条路、一座山……一切有关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写成文字向彭彭砸来!

投稿方式:请在您的稿件后附上个人简介(姓名+年龄+籍贯+联系方式+个人照片)发送到邮箱:2840955915@qq.com。

声音导游征集:

报名条件:只要你喜欢朗读、表述清晰,热爱彭州、热爱生活,愿意传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犹豫,赶紧来报名吧!

报名方式:请将您的朗读音频(3分钟以内)与个人简历(姓名+职业+联系方式+个人照片),发送到邮箱:2840955915@qq.com。

第239期:

第240期:

第241期:

第242期:

第243期:

第244期:

第245期:

第246期:

第247期:

第248期: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38期

文字:刘倩 品鉴彭州

图片:张勇 萧天智 陈历良 李跃颐 张水清 品鉴彭州

编辑:刘倩 编审:祁文静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incentive-icons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5895文章数 16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