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ella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1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还没从海底捞“小便门”的一万吨暴击缓过来,打工人的最爱黄焖鸡也出事了。
提前锁定今年的315版面,达成315首塌成就,品牌公关部也早早结束了心惊胆战的等待一夜,可以安心过周末(不是)。
别看我还在和大家谈笑风生,其实根本笑不出来。
最近,新京报一则“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调查”冲上热搜,让多少和我一样的黄焖鸡爱好者,两眼一黑又一黑。
前方高能提醒,可能含有影响食欲的画面,建议大家避开饭点观看。
记者暗访视频显示,不小心做错的餐品,店员坚持“绝不浪费”原则,挑拣出错配食材,重新分装后端给下一位顾客。
还不忘叮嘱记者要严谨,“(酥肉)大小都要挑干净,一个都不能要,万一人家没有点酥肉……”
图源:微博@新京报
在制作牛腩煲时,店员将隔夜发黑的牛肉,加色素后用来冒充新鲜牛肉。
图源:微博@新京报
当记者质疑味道已经发酸的香菇、土豆等食材不能用的时候,店员却表示:“下次尽量多泡泡”“洗两遍就行了”。
图源:微博@新京报
更炸裂的是,店员还将顾客的剩菜回收使用,从里面挑出一些看起来完好的食材,重新回锅加热后,又变成新的一份餐食出锅!
图源:微博@新京报
还有徒手抓食材,生肉随意扔在垃圾桶上、边抽烟边烹饪等等一系列不卫生操作,看到这里,打工人的心已经微死40%了。
想过外面餐饮不卫生,但万万没想到已经发展到“吃剩菜坏肉”的地步了,再次刷新了下限认知。
网友们也坐不住了,评论区一片哀嚎,都不能用惨烈来形容。
“坏了,这次是真吃过!”
“天塌了,黄焖鸡背刺打工人!”
“我早说过,麦当劳肯德基比这些干净一百倍”
没想到,在夹缝之中,麦当劳肯德基竟有意外收获,获得了吃货的高度认可,麦门肯门屹立不倒。
眼瞅着舆论发酵,被骂声淹没,当晚杨铭宇黄焖鸡也立即做出了致歉回应。
一是,涉事加盟门店即刻停业、永久关店;
二是,全国门店深度排查,一旦发现有违规门店立即停业追责。
抓住黄金时间法则响应表态,也向消费者许下了承诺,这份品牌公关答卷尚且能打及格分。
图源:杨铭宇黄焖鸡米饭
但是,这次“塌房”真的只是个例情况吗?
搜索了一下相关新闻报道,发现不过是冰山上浮现的一角而已。
去年7月,有网友投诉,在成都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银泰城店)外卖里看到了一整只“炖烂”的死老鼠。
当时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路公开表示,积极配合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并在“全国范围内门店开展自查自纠”!
董事长亲自发话,一番舆论轰动过后,随后几个月,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杨铭宇的食品安全投诉依然不断。
有消费反映吃出头发的,有反映吃出钢丝球铁屑丝的,还有反映吃出老鼠屎的......
图源:黑猫投诉
种种事实都指向一个答案,那就是杨铭宇黄焖鸡内部管理不到位,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每次都是在舆论面前“痛改前非”,但每次都是坚决不改。
最终导致“回收使用剩菜”等惊呆众人的翻车事件,也是必然的结果。
2
从网友的评价来看,这次的暗访报道就像炸出一颗“深水炸弹”,久久无法平复心情。
这是因为黄焖鸡对于打工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概是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隆江猪脚饭并列的四大打工人套餐。
而掀起舆论风暴的,正是被称之为“中国黄焖鸡大王”的杨铭宇黄焖鸡。
要知道杨铭宇黄焖鸡成立于2011年,当年曾以“一只鸡的传说”风靡大江南北。
图源:美团外卖
目前品牌的加盟商遍布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并在美、英、加、日、韩、泰等国家设有近百家加盟店。
甚至获得了美国FDA产品认证,成为进驻好莱坞和迪士尼乐园的第一个中式快餐品牌。
图源:品牌官网
凭借“中央厨房+加盟店”的轻资产策略,一直以来被视为餐饮加盟模式的典范。
但狂飙的“规模神话”,也暴露了连锁餐饮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撕开食品安全遮羞布。
根据官网介绍,杨铭宇黄焖鸡采用“秘制酱料”工艺,鸡米饭还有“名贵药材”,而且用“土质砂锅烧制”的,彰显品牌匠心。
图源:品牌官网
实际上的配料表成分,和品牌宣传之间的差距,大概就是“卖家秀”VS“买家秀”,仅广告限定。
图源:小红书
消费者以为的每天从批发市场拿的鲜货,疑似也是“预制品”。
图源:小红书
更别提,一言难尽的后厨卫生安全情况,体现着品控体系的全面溃败。
当总部把重心放在盈利而非品控时,“中央厨房”输送的就不再是美味,而是食品安全的风险了。
头部品牌都尚且如此“脏乱差”,黄焖鸡外卖小作坊更是无法想象,这几乎是对一道餐品的“致命打击”。
正如在社交平台上,“黄焖鸡”被外卖小哥列入了“最不推荐的黑榜TOP1”。
现如今,中国黄焖鸡大王翻车,无疑让消费者卸下了所谓的“品牌滤镜”。
3
杨铭宇的后厨监控,撕开的何止是一家加盟店的遮羞布,更是整个餐饮江湖 "规模狂奔,品控裸奔" 的残酷真相。
从脚踩酸菜老坛里,再到黄焖鸡回锅的剩菜残羹,每年餐饮业的315 "底线竞赛" 从未停止。
当 8 亿打工人每天在外卖软件上反复横跳,纠结 "哪家店今天没上 315",食品安全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杨铭宇们该醒醒了。那些在道歉声明里反复出现的 "自查自纠"" 停业整顿 ",不过是舆论风暴中的应急补丁。
真正的救赎,在于把" 中央厨房 "变成" 透明厨房 ",让加盟商的后厨经得起突击检查,让每一份酱料包的配方里,都写着" 安全 " 二字。
监管部门更该明白,315 的聚光灯不能只在 3 月亮,日常抽查的频次,应该追上外卖订单的增速。
对消费者而言,“黄焖鸡不香了” 的背后,是对 “干净后厨” 的基本诉求。
对行业而言,这记警钟提醒:没有安全底线的 “国民品牌”,终将被市场抛弃。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