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明,你还记得三年前火车上那位老人吗?"师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记得,当时他腿脚不便,我帮他解决了手机信号问题,还把他背出了车站。"李明回忆道。
"那个老人不简单,他对你的评价很高。"师长顿了顿,"我给你个任务,考虑一下?"
李明握紧电话,心中翻涌起当年未能提干的遗憾与不解。
九年的军旅生涯,一朝烟消云散,如今师长为何突然找上门来?
01
李明坐在家门前的石阶上,望着远处的黄土高坡,额头上的皱纹比去年多了几道。
秋风卷着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他的军绿色背包上。这个背包陪伴他走过了九年军旅生涯,如今依旧是他外出的首选,仿佛这样能让他与那段岁月保持某种联系。
今年他三十岁了,在这个黄土高原的小村庄里,三十岁的男人大多已经娶妻生子,开始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可他不同,他是村里少有的"大龄剩男",每逢过年,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围着他,问他什么时候找个对象。每到这时,他总是笑笑,说再等等,可等什么,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明子,吃饭了!"母亲的喊声从屋里传出来。
李明应了一声,拍拍裤子上的灰尘,转身走进屋内。堂屋里,饭菜已经摆在八仙桌上,父亲坐在主位,正端着酒杯小啜。见他进来,父亲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坐下。
"今天刘家来人了,说他家闺女今年二十八,在县城医院做护士,人长得不错,工作也稳当,问你有没有兴趣见见。"母亲边给他盛饭边说道。
李明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没有回答。
"你这孩子,"父亲放下酒杯,"都三十了,还挑什么挑?咱家条件不好,你又没个正经工作,能找个护士已经不错了。"
"我没说不去见。"李明抬起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吧。"
"你忙什么呢?整天在家里晃荡,有什么可忙的?"父亲有些生气了,"当初非要去当兵,说是要保家卫国,结果呢?九年下来,连个提干的机会都没抓住,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现在倒好,三十岁的人了,还跟个毛头小子似的,没个定性。"
母亲在一旁打圆场:"行了行了,吃饭吃饭,饭菜都凉了。"
李明不再说话,低头扒饭。父亲的话像一把锥子,戳在他心里最痛的地方。是啊,九年军旅,竟然连个提干的机会都没把握住,这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饭后,李明回到自己的房间,房间不大,除了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个书桌,书桌上摆着几本军事杂志和一个相框。
相框里是他入伍时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神情坚毅,目光炯炯,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装进眼里。
他拿起相框,轻轻抚摸着照片上的自己,那时的他充满了希望,以为自己会在部队有所作为,至少能够提干,成为一名军官。
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九年过去,他仍是一名普通士兵,最终不得不选择退伍。
窗外传来几声麻雀的叽喳声,李明走到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记得小时候,他和村里的孩子们经常爬上这棵树,在树杈间荡秋千,嬉戏打闹。
那时的他,天真烂漫,以为世界会像树上的麻雀一样自由自在。谁能想到,长大后的他,会因为一个未能实现的军旅梦想而如此失落。
"明子,下来帮把手!"父亲的喊声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明应了一声,下了楼。院子里,父亲正在修理一台老旧的拖拉机,额头上满是汗水。
"帮我拿一下扳手。"父亲头也不抬地说道。
李明默默拿起扳手递给父亲,站在一旁看他修理。他父亲的手上满是老茧,粗糙得像树皮一样。
这双手支撑起了整个家,供他读完了高中,甚至支持他去参军。
想到这里,李明心中一阵愧疚。
"爸,我想出去找工作。"李明突然说道。
父亲的手停了一下,随即又继续忙活:"去哪找?"
"可能去县城,也可能去市里,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李明说道。
父亲没说话,继续修理着拖拉机。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你想好了就去吧,家里不会拦你。只是,"他顿了顿,"别像当年参军一样,满腔热血地去,最后又灰头土脸地回来。"
李明低下头,不知该如何回应。父亲的话虽然刺耳,但句句在理。
02
当年他执意要去参军,父母虽不理解,但还是支持了他。如今九年过去,他空手而归,父亲的失望可想而知。
修好拖拉机后,父亲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看了李明一眼:"你三十了,该有自己的主见了。我和你妈不会干涉你的决定,只希望你别太让我们操心。"
说完,父亲拍了拍李明的肩膀,转身走进了屋内。这一拍,让李明感到无比沉重。他知道,父亲的话里有失望,有不解,但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期望。
晚上,李明躺在床上,回想着自己参军的那天。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村口的老槐树下,母亲红着眼眶为他整理着行装,父亲站在一旁,默默抽着烟。
"明子,在部队要听话,别惹事。"母亲反复叮嘱着。
"知道了,妈。"李明点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如果实在不习惯,就回来。"母亲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李明笑了笑:"妈,您放心,我会适应的。而且,我要在部队好好表现,争取提干,当个军官回来。到时候,您和爸就有福了。"
父亲听到这话,深深吸了一口烟,没有说话。他知道儿子的雄心壮志,但也明白,这条路并不容易。
李明记得临走前,爷爷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明子,不管你做什么,记住,做人要有骨气,做事要有担当。"
爷爷的话,成了李明军旅生涯中的座右铭。九年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都坚持下来了,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只是,那个提干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
想到这里,李明叹了口气,翻了个身,看着窗外的星空。西藏的星空比这里更美,夜晚的星星大得出奇,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
九年的时光,在那片星空下,他度过了无数个孤独而又充实的夜晚。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那里的风景壮美辽阔,那里的生活艰苦而又令人难忘。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还会选择参军吗?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没能提干,但那九年的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更加成熟。只是,他依然无法释怀那个未能实现的梦想。
第二天一早,李明按照惯例去村里的小广场晨练。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保持着部队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准时开始晨练。
小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在打太极,见李明来了,纷纷招呼他。
"明子,又来锻炼啊?"一位白发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李明点点头:"张爷爷早。"
"你这孩子,从部队回来都两年了,还这么自律,真不错。"张爷爷赞许地说道。
李明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开始沿着广场跑步,一圈,两圈,三圈……汗水顺着脸颊流下,但他没有停下,仿佛要将心中的郁闷全部跑出来。
跑完步,李明做了一套军体拳,动作干净利落,引来了不少村民的围观。这套拳法是他在部队学的,每一个动作都熟练到了极致。
"明子,你这拳打得真好,怎么当年没让你提干呢?"一个村民问道。
李明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进行。这个问题,是他心中的痛,也是他不愿提及的伤。
晨练结束后,李明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准备好了早饭。
"明子,吃完饭去一趟你三叔家,他家的电视坏了,让你去看看。"母亲边给他盛粥边说道。
李明点点头:"知道了,妈。"
自从退伍回来,他就成了村里的"万能修理工"。电视坏了找他,手机坏了找他,甚至连拖拉机出了问题,村民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这或许是因为在部队的九年里,他学会了不少维修技能,也或许是因为村民们对这个退伍军人的信任。
吃过早饭,李明拿上工具,去了三叔家。三叔是父亲的堂弟,比父亲小两岁,家里有一台老电视,是村里最早购买电视的人之一。
"明子来了?"三叔见到李明,热情地招呼道,"快进来坐。"
李明笑了笑:"三叔,听说您家电视坏了?"
"是啊,昨晚看着看着就黑屏了,怎么按都没反应。"三叔指着电视说道。
03
李明点点头,开始检查电视。他拆开后盖,仔细查看内部结构,发现是一个电容坏了。
"三叔,是电容坏了,需要换一个。"李明说道。
"能修好吗?"三叔有些担忧地问道。
李明笑了笑:"没问题,我这有备用的。"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电容,熟练地更换上去,重新连接好线路,合上后盖,开机测试。电视屏幕亮了起来,画面清晰,声音正常。
"好了,三叔,您试试。"李明说道。
三叔高兴地拍了拍李明的肩膀:"明子,你真是个好样的,这手艺在部队学的?"
李明点点头:"在部队负责过通讯设备的维修,学了不少东西。"
"那怎么没提干呢?这技术多好啊。"三叔不解地问道。
李明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正当他准备告辞时,三叔突然说道:"明子,三叔给你说个事。县城有个朋友在电子厂做管理,最近缺人,你有兴趣吗?"
李明一愣:"什么岗位?"
"技术员,负责设备维修和保养,月薪四千起步,有保险。"三叔说道。
李明思考了一下:"三叔,谢谢您的好意,我考虑考虑。"
三叔点点头:"行,你考虑好了告诉我,我帮你引荐一下。"
离开三叔家,李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村后的小山上。这座小山不高,但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庄。他常常来这里思考人生,寻找方向。
站在山顶,李明看着脚下的村庄,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是他的家,是他的根,但他不确定这里是否能承载他的未来。县城的工作机会听起来不错,但那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九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习惯了有明确目标的生活,习惯了为了某个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如今退伍回家,他仿佛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李明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
"喂,哪位?"李明接起电话。
"李明,是我。"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明一愣,随即认出了这个声音:"师长?"
"是我。最近怎么样?"师长的声音和记忆中一样沉稳。
"还……还行。"李明有些惊讶,"师长,您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
"李明,你还记得三年前火车上那位老人吗?"师长问道。
李明回忆了一下:"记得,当时他腿脚不便,我帮他解决了手机信号问题,还把他背出了车站。"
"那个老人不简单,他对你的评价很高。"师长顿了顿,"我给你个任务,考虑一下?"
李明握紧了电话,心中翻涌起当年未能提干的遗憾与不解。九年的军旅生涯,一朝烟消云散,如今师长为何突然找上门来?
"什么任务?"李明问道,声音有些干涩。
"电话里不方便说,你能来一趟部队吗?"师长的语气变得正式。
李明犹豫了一下:"师长,我已经退伍三年了。"
"我知道,但这个任务只有你能胜任。"师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李明从未听过的恳切,"相信我,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
李明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好,我去。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明天能动身吗?"
"可以。"
"好,明天我派人去车站接你。"师长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电话结束后,李明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师长的电话来得太突然,让他一时无法消化。
火车上的老人,什么任务,为什么只有他能胜任?种种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却找不到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电话让他心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也许,这就是他等待的机会,一个重新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下山的路上,李明的脚步比上山时轻快了许多。他决定接受这个未知的任务,无论它是什么,无论它有多艰难。这是师长给他的信任,也是他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回到家里,李明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将那个伴随他九年的军绿色背包重新打理了一遍。背包虽旧,但保养得当,依然结实耐用。
"明子,你这是要去哪?"母亲看到他在收拾行李,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明抬起头,笑了笑:"妈,我准备去找工作了。"
"找什么工作?去哪找?"母亲关切地问道。
李明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告诉父母实情,以免他们担心:"一个朋友介绍的,在市里,具体做什么还得去了才知道。"
母亲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总是这样,有事不跟家里商量。不过,"她顿了顿,"只要你高兴,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我和你爸都支持你。"
李明鼻子一酸,上前抱了抱母亲:"妈,您放心,这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04
当晚,李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明天,他将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一段可能改变他命运的旅程。他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是什么。
天刚蒙蒙亮,李明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背上行李,准备出发。刚走到门口,却发现父亲已经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纸包。
"这是妈给你包的干粮,路上饿了吃点。"父亲将纸包递给李明,"这次出去,好好干,别再轻易放弃。"
李明接过纸包,点点头:"爸,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目送他离开。
李明坐上了去县城的客车,客车驶过蜿蜒的山路,驶过广袤的田野,驶过记忆中的每一个角落。
窗外的风景渐渐变得陌生,他知道,他正在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一个未知的目的地。
从县城坐上长途客车,再转乘火车,一路上,李明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他不知道师长为什么会在三年后突然找上他,不知道那个火车上的老人究竟是谁,也不知道等待他的任务是什么。但他知道,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火车缓缓驶入熟悉的城市,李明望着窗外,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九年前,他满怀激情地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九年后,他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回到了平凡的生活。如今,三年过去,他又回来了,带着新的使命和期望。
按照师长的安排,李明在火车站出口等待接应。不一会儿,他看到一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手里举着一个写有他名字的牌子。
"李明同志?"年轻人走到他面前,敬了个军礼。
李明下意识地回了个礼:"是我。"
"我是师长派来接你的,请跟我来。"年轻人接过李明的背包,带着他走向停在站外的军车。
坐上军车,李明的心情更加复杂了。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仿佛回到了当年刚入伍的时候。那时的他,年轻气盛,满怀理想,坚信自己能够在部队中大有作为。
军车驶入营区,李明看到了曾经熟悉的操场、宿舍楼和办公楼。一切都没有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他不再是这里的一份子,而是一个外来者,一个过客。
师长在办公室里等他。三年不见,师长的头发白了不少,但精神依旧矍铄。
"李明,坐。"师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李明坐下,感到有些拘谨:"师长,好久不见。"
"三年了,"师长点点头,"这三年过得怎么样?"
李明略显尴尬:"还行,就是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一直在家待着。"
师长看了他一眼,没有评价,而是直奔主题:"李明,我找你来,是因为有一个特殊任务需要你去完成。"
"什么任务?"李明问道。
师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档案袋,推到李明面前:"三年前,你在从西藏回家的火车上,帮助了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是吧?"
李明点点头:"是的,当时火车上信号不好,那位老人需要给家人打电话,我帮他解决了问题,后来看他下车不方便,就背他出了站。"
"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吗?"师长问道。
李明摇摇头:"不知道,我们没有过多交流,下车后就各自离开了。"
师长打开档案袋,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李明:"这是那位老人的照片,你看看是不是他?"
李明接过照片,照片上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他在火车上帮助的那位。他点点头:"是他。"
师长对李明说:"这就是你的机遇啊,你知不知道这个特殊的任务为什么会落在你身上?都是因为这个老人,他的身份可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