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3军血战铁原几乎全灭,13天阻击9万美军,彭德怀落泪:打得好

0
分享至

|

有一这么一场看似不起眼,实则扭转了整个战局的阻击战役——铁原阻击战。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战役,为何说其意义不输长津湖?

上甘岭,长津湖这些令我们所熟知的战役相比,铁原阻击战就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但其战场凶险程度不输任何一场抗美援朝战役

1951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开始,抗美援朝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余波未尽,第五次战役就拉开了序幕。这是抗美援朝战争至关重要的一战。接下来让我们拉开这场战役的序幕。

这场战役要从美军更换司令说起。在战役爆发之前,联合国总司令麦克阿瑟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由美国陆军上校李奇微将军出任,这可是相当难缠的对手。比起轻敌的麦克阿瑟,李奇微并没有受麦克阿瑟的影响,喜欢亲临前线,善于思考,谨慎其创造的“磁性战术”、“绞杀战”,给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当时李奇微总结了前四次战役中,中国志愿军的战略战术习惯,找到了志愿军的一个致命弱点物资。因为没有制空权,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的物资补给极其的艰难,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敌机的狂轰乱炸之下是难以付出行动的。

志愿军战士在深入敌军后方变成战斗前沿的时候,只能靠自身携带物资。一个志愿军战士带的弹药补给数量只能勉强满足七八天,这是李奇微综合志愿军每次深入作战所持续的时间总结出来的。了解了志愿军的“星期攻势”,李奇微布局了一个相当歹毒的战略

志愿军不是要打战略性延伸逐个分割歼灭吗?那就给他们一个够长的延伸让他们越陷越深!第五次战役期间,李奇微选择用远程火炮,用空军力量压制志愿军,尽可能地避免近战避免跟志愿军主力部队交火,让志愿军深入自己设下的陷阱,这时候李奇微在等一个机会。

随着志愿军物资跟火力补给中断,李奇微当即发动大规模的猛攻,靠着自身军队的武器装备精良和空中优势,将近五万的美军突破了志愿军的前沿防线,随后用六天时间到了铁原,任何一方想要越过三八线,就绕不开铁原

而铁原是志愿军物资补给跟交通运输的重要战略地点,其重要原因是因为铁原铁路通达,是连接三八线最方便的交通枢纽,大多数行动都要依靠铁原来进行,同时也是志愿军后方补给的中心,是志愿军最后的一道防线。

对美军来说,志愿军因之前的战略部署存在漏洞,导致原本重兵把守的铁原出现了缺口,且附近只有一个刚经历艰苦战斗的63军,这对美军来说无疑是大好的机会,铁原以北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如果得逞,想要在平原地区阻止机械化的联合军,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无论对哪方来说,铁原都是必争之地,李奇微明白铁原的重要性,彭老总当然也清楚,于28日,对撤退到铁原附近的63军军长傅崇碧下达了命令,重新布置防线,守住铁原,无志司兵团命令,不得放弃,更是直接给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打了电话,“就是把63军打光,也要在铁原坚守15天!”不久后63军就收到了来自19兵团的电报: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进攻,无上级命令,不准撤退。

自从接到命令后,63军军长傅崇碧就明白了自己将面临有史以来最艰难残酷的一战,面对联合国的机械化精锐部队,这将是一场真正的硬仗,对63军来说这是场硬仗,而李奇微面对这支部队根本瞧不上,因为其装备落后加之其人数不到一万多人,而联合军这边人数达到了碾压的地步,并且火力比志愿军先进充裕。

这就给了李奇微相当大的底气,于是,朝鲜战争这一场壮烈的战斗开始了。联合军首先向63军187师发起攻击。发起进攻的是美军精锐部队骑一师,187师就这样在美军占绝对优势的炮火压制下始终坚守不退。

而战场的另一边,联合国军中的多国杂牌军也奉命跟守在铁原东部防线的189师开战了。两边的志愿军战士们都遇到了不一样的艰苦战斗:187师有地形优势,但是其面对的敌人训练有素,火力强大;

189师面对的敌人战斗力较低,但是作战地形相比187师较为不利,战线长度也是187师战线长度的几倍之多,很难像187师那样有充足的兵力进行更深层次部署,一处防线被冲开,就有全线失守的风险

187师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连川山口的北山新村,北山,真田里等处,这里是前往我军防线重要的必经之地防守部队是187师561团三营对手是来势凶猛的骑一师五个步兵营,配有四个炮兵营, 辆坦克和五辆装甲车。当天的战斗中,三营奋战以伤敌几百名保住了阵地。

第二天,第三天,美军不断地派兵来援,掐断了三营跟各连之间的联系,营部与团指挥部的联络也中断了。面对敌我数量如此悬殊的局势七连指导员赵满增根本顾不上自身的伤势,指挥全连,用机枪覆盖敌人,连续打倒20多个敌人,自己负伤多处,最终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三营营长组织最后十多名志愿军战士,用能找到的各种武器阻击敌人,在四天三夜的时间中,阻击多倍于自身的敌军,歼敌1300多人,并坚持到友军赶到。

189师的将士一直坚守了三天,给后方防御工事减轻了极大的压力188师这次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每一条堑壕和地面上的每一个土坡最大程度地运用,把联合军动部队的前进攻势尽可能拖住延缓其前进的速度。在第五次战役中让志愿军吃了大亏的纵深,成为了志愿军最后的翻身线。

188师的战略战壕涵盖了整个阵地拉长战略纵深其实是为了防止缺口的出现从而避免战线的崩盘,这是一道坚决不后退的防线。

但是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覆盖下,防御工事也难以保全战士。“范弗里特弹药量”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前线将领、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中将所使用的弹药量,达到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五倍以上,这个鲜血构成的数字还被记录到了世界战时,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战壕的确能最大限度地缓冲炸弹所带来的冲击伤害,但联合军的火炮覆盖打击,把山头都翻了好几遍,假如一枚炸弹恰好落在你身旁,别说隐蔽不隐蔽的,就算有掩体都没办啊。联合军后来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开始向战壕里投放汽油弹。这种汽油弹在倾盆大雨中依然可以肆无忌惮地燃烧,除非烧尽周围的可燃物否则根本不会熄灭

这就足以想象到当时的战况多艰难,当然志愿军也打出了气势,志愿军战士,没有那些联合军中军校出身指挥官的作战思维,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志愿军懂得抓住机会

188师发现与他们交手的美军部队,进攻的时候有些动力不足,丝毫没有当初的锐气了,受到两侧的攻击变得退退缩缩的,这就给了志愿军机会,击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由于战壕防御工事完善,这样就有效地拦截了美军的坦克,就这样188师硬是拖到了6月10号。另一边的187师师长徐信,在抽调部队支援东线阵地,还要顶住西路的进攻,此时手底下就剩一个团,徐信心一狠,向上级申请调动炮军,63军手里一直捂着一支炮兵,但是迟迟没有派上战场。

因为志愿军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最高规格炮兵部队也和美军的炮兵不在一个等级,双方一旦开始对轰,我方炮兵阵地很快就会被美军摧毁。并且,我方缺少地对空高炮,炮兵阵地只要暴露位置,很快就会遭到来自敌军的空袭,从而导致我方炮阵损失惨重。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63军是舍不得放出这支捂了这么久的炮兵部队的。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6月10日深夜,一发黄麟照明弹照亮了敌人的防御线。

63军趁着深夜把大口径迫击炮分散布置在步兵阵地里,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喀秋莎火箭炮发泄般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炮弹打进敌人阵地。随后,187师的志愿军战士在炮火光中冲进美军阵地,开始了志愿军擅长的短兵战斗。

一些打进美军阵地的炮弹有一部分运气很好,在毫无精确瞄准的情况下击中了美军的军火库点燃了里面的火炮,感受此刻的连环爆炸带来的冲击。向来高傲的美军迅速扔下了燃烧营地。

这一仗打的徐信很是过瘾,还想再向军长傅崇碧讨炮兵,狠狠地灭灭美军的锐气,结果傅崇碧很平静地说:“你看我跟你去怎么样?”因为整个后方司令部的警卫团乃至炊事班人员,全都上了前线。

这偌大一个63军,居然已经到了,要掏空司令部来作战的地步。这时候,63军的一线战斗人员伤亡过万,并且我方一线的志愿军战士能战斗的不足受伤人员的零头。

6月11号,李奇微下达了暂停超越铁原的命令6月12号,收到上级命令,志愿军大部队已经完成了布防,一条完整的防线重新建立,志愿军总部命令63军撤退休整。

铁原守住了,在历时12天的防御作战中,第63军誓死抗击美军4个师,共歼敌1.5万余人,成功完成阻击任务,打破了了美军速占领铁原幻想、更是摧毁美军占领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对很多经历过这场战斗的战士来说,铁原,应该叫“血原”。不是说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太无私,用血肉之躯筑起华夏民族的钢铁脊梁!!

最后,让我们为63军全体将士们,还有所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将士们,

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伴史缘
伴史缘
多了解些历史,能看明白很多事情
1315文章数 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