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韦伯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高分辨率近红外线形象,展现出Lynds 483(L483) 星系非凡的细节与结构。画面中可以看到两颗正在形成的恒星,它们喷发出橘色、蓝色和紫色的气体与尘埃,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宇宙烟火秀。
L483是由两颗正在形成的恒星喷射出的发光气体和尘埃构成的。韦伯太空望远镜通过高分辨率的近红外线形象,捕捉到了这些气体云内部惊人的细节,包括一些似乎互相交错的不对称结构。L483位于巨蛇座,距离地球约650光年。(Source:NASA)
这两颗新生恒星在几万年的时间里,不时地把气体和尘埃喷射出去,有时候是高速的窄喷流,有时候是较慢的气流。当新的喷发撞上之前喷出的物质时,这些气体和尘埃就会像水波一样挤压、翻滚,甚至扭曲变形。随着时间过去,这些物质内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堆不同的分子,包括一氧化碳、甲醇,甚至一些有机化合物。造成这个景象的两颗原恒星位于沙漏形状的中心,被一层浓密的冷气体和尘埃包裹着,这层圆盘状的结构其实非常小,在形象中只占一个像素。但在这个圆盘的上下方,尘埃比较稀薄,所以星光透了出来,形成大型半透明的橘色圆锥。如果仔细看,会发现有些区域非常黑暗,像是形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形,和橘色光锥成90度角。这些地方并不是空的,而是因为尘埃太浓密,星光无法穿透。不过,韦伯的近红外相机(NIRCam)还是捕捉到一些远方星星,它们通过这些厚重的尘埃,看起来像微弱的橘色光点。
有些喷流在宇宙中扭曲、变形了,比如,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条明显的橘色弧线,这其实是一个震波前,代表恒星喷出的气体碰到了较密集的物质,速度被减慢。再往下看,橘色和粉色交界的地方,那里的气体好像乱成一团,这些超细致的结构借由韦伯望远镜才得以拍到,但天文学家还需要花时间研究,才能解释这些现象。在形象的下半部,气体和尘埃看起来更浓厚,如果放大来看,会发现一些小小的淡紫色柱状结构,它们的方向指向中央的恒星。这些结构之所以还没被吹散,是因为它们本身够密集,能够抵抗恒星释放出的强风。
这张形象只是L483的一部分,因为L483太大了,没办法一次完整拍下来。而这张照片是为了完整捕捉上部和外流(outflow)而拍摄。之前史匹哲太空望远镜(Spitzer)曾经拍过更大范围的形象,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科学家现在正在试图重建这些恒星喷发的历史,看看它们过去是如何影响周围的环境。他们还想计算恒星到底喷出了多少物质、产生了哪些分子,以及这些区域的密度有多高。再过几百万年,当这两颗恒星完全角成,它们的喷流会把周围的尘埃与气体清理干净,留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个微小的气体与尘埃盘,未来甚至可能会诞生行星。
(首图来源:STSc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