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志坚,你别拦着我去跳舞!"刘美娟甩开丈夫虚弱的手臂。"你不是还能自己吃药吗?"她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01
刘美娟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华的上海街景,心中涌起一丝满足。五十二岁的她,保养得宜,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她和丈夫陈志坚结婚二十年,没有孩子,但经济条件优渥,生活无忧。
"老陈,你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刘美娟随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陈志坚抬了抬眼镜,没有立即回答。五十五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比同龄人深刻许多。他放下报纸,轻声说道:"随便吧,你方便做什么就做什么。"
刘美娟点点头,看了眼挂钟,突然像想起什么重要事情似的,匆忙走向卧室:"时间不早了,我得准备去跳舞了。晚饭你自己叫外卖吧,冰箱里还有昨天的剩菜,你热一热也行。"
陈志坚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他很快调整好表情,轻轻"嗯"了一声,重新拿起报纸,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对话和安排。
刘美娟刚满五十岁那年,在小区附近的公园里遇到了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起初,她只是驻足观看,被那欢快的音乐和整齐的舞步吸引。一位和她年纪相仿的阿姨热情地邀请她加入。
"来吧,一起跳跳多好啊!活动活动筋骨,还能交朋友!"那位阿姨笑着拉住刘美娟的手。
刘美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加入了。第一次尝试,她就感受到了广场舞的魅力。音乐响起,大家随着节奏摆动身体,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感和归属感涌上心头。
"你跳得真不错!"舞蹈结束后,领舞的张阿姨夸奖道。
"是吗?我第一次跳,感觉有点笨拙。"刘美娟不好意思地说。
"不会啊,你有舞蹈天赋!再来几次,保证跳得比我们都好!"张阿姨热情地说道。
被赞美的感觉真好,刘美娟心想。在家里,陈志坚很少夸她,两人的对话大多围绕着家务和账单。而在这里,她感到被重视,被欣赏。
就这样,刘美娟开始了她的广场舞生涯。从最初的每周两三次,到后来的几乎每天,她越跳越起劲,越跳越投入。广场舞团队甚至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刘美娟因为舞姿优美,很快成为团队的骨干成员。
"老刘,今晚我们要排练新舞蹈,庆祝咱们在区里比赛拿了第一名!"张阿姨在电话里兴奋地说。
"好啊,几点开始?我马上过去!"刘美娟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家务,匆忙准备出门。
陈志坚从书房走出来,看到妻子又要出门,忍不住问道:"今天又要去跳舞?晚饭怎么办?"
"冰箱里有菜,你自己弄点吃吧。我们团队得了第一名,今晚要庆祝呢!"刘美娟头也不回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兴奋。
陈志坚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默默回到书房。他已经习惯了妻子因为广场舞而忽略家务和他的需求。家里越来越乱,饭菜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没有热饭,只有冰冷的外卖或剩菜。
02
但这些都不是最令陈志坚难过的。最令他心痛的是,他和妻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刘美娟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广场舞:哪个动作做得好,哪个舞蹈难度大,下一场比赛在哪里……而对于陈志坚的工作和感受,她似乎已经不再关心。
"美娟,周末我们去郊外散散步吧,好久没有一起出去了。"陈志坚试图挽回些什么。
"啊?这周末不行,我们要参加浦东新区的广场舞比赛,已经报名了。"刘美娟头也不抬地回答,手指在手机上快速滑动,查看广场舞团队的群消息。
陈志坚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他知道,自己在妻子的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陈志坚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咳嗽。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接连几周,咳嗽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老陈,你该去医院看看了,这咳嗽都一个多月了。"刘美娟在一次难得的共进晚餐时说道。
"嗯,我明天抽空去。"陈志坚点点头,虽然内心对妻子的关心感到一丝温暖,但也知道这可能只是出于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天,陈志坚独自去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
"陈先生,您的CT显示肺部有异常阴影,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包括活检。"医生谨慎地说道。
陈志坚心头一紧,但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好的,医生,尽快安排吧。"
一周后,最坏的噩耗还是来了。陈志坚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癌,需要立即手术,随后进行化疗。
回到家,陈志坚不知如何向妻子开口。刘美娟正穿着运动服准备出门,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美娟,我有事跟你说。"陈志坚的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事啊?能不能快点说,我们今天要排练新节目,我已经快迟到了。"刘美娟不耐烦地看了眼手表。
"我…我被诊断出肺癌,中晚期。"陈志坚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刘美娟的笑容凝固了,手中的舞蹈包差点掉在地上:"你说什么?"
"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然后化疗。"陈志坚平静地说,尽管内心的恐惧和绝望几乎要将他吞噬。
刘美娟呆立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震惊、恐惧、不解、甚至一丝愤怒,各种情绪在她心中交织。
"这…这怎么可能?你之前不是只是咳嗽吗?"她结结巴巴地问道。
"我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医生说,这种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咳嗽明显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陈志坚苦笑道。
刘美娟深吸一口气,勉强冷静下来:"那…那你准备怎么办?"
"医生建议下周手术。术后还需要化疗,可能会持续几个月。"陈志坚说道,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妻子能给予他支持和安慰。
刘美娟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丈夫,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今天我真的不能迟到,这个节目我是主角。这样吧,你先去医院安排手术,什么时候手术定下来了告诉我,我会尽量抽时间陪你去的。"
说完,她匆匆离开了家,留下陈志坚一个人站在客厅。
03
接下来的日子,陈志坚独自完成了所有的术前检查和手续办理。手术当天,刘美娟确实陪他去了医院,但整个过程中,她的注意力大多在手机上,不断查看广场舞群的消息。
"美娟,我有点怕。"躺在手术台上等待麻醉师到来时,陈志坚轻声说道。
刘美娟这才放下手机,握了握丈夫的手:"没事的,别担心。"但她的语气和眼神都缺乏真情实感,仿佛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手术很成功,但接下来的化疗却是一段艰难的旅程。陈志坚需要每周去医院接受治疗,每次治疗后都会感到极度疲惫和恶心。这时,他最需要家人的照顾和支持。
然而,尽管陈志坚的病情如此严重,刘美娟仍然坚持几乎每天都去跳广场舞。她对丈夫的照顾敷衍了事,通常只是在化疗日那天陪他去医院,回家后便匆匆准备出门跳舞。
"老陈,我把饭菜做好了,你自己热一热吃吧。我今天有舞蹈比赛,不能缺席。"刘美娟一边化妆一边说道。
躺在床上虚弱的陈志坚只能点点头。他已经习惯了妻子的冷漠,不再期待什么了。
随着化疗的继续,陈志坚的状况越来越糟。他开始无法自理,需要别人帮忙穿衣、洗漱,甚至吃饭。但刘美娟对此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
"我真的很累,要照顾你,还要做家务,还要参加舞蹈排练。"刘美娟抱怨道,"你就不能自己试着多做一点吗?"
陈志坚苦笑不语。他知道,在妻子心中,广场舞早已比他重要得多。
随着时间推移,化疗的副作用越来越严重,陈志坚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他几乎无法下床,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消瘦得只剩皮包骨。
这一天,刘美娟一大早就出门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广场舞比赛,留下陈志坚一个人在家。中午时分,住在隔壁的李阿姨路过陈家门口,听到里面传来微弱的呻吟声。
"陈先生?您还好吗?"李阿姨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但呻吟声依然断断续续地传出来。
担心出事,李阿姨赶紧联系了物业,请他们开门查看。门打开后,他们发现陈志坚倒在厕所门口,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显然是去厕所的途中晕倒了。
物业马上叫了救护车,李阿姨则尝试联系刘美娟,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直到陈志坚被送进医院,刘美娟才回电话。
"什么?老陈晕倒了?"刘美娟的声音中透着不耐烦,"我现在正在比赛中,没法马上过去。李阿姨,麻烦您先帮忙照看一下,我比赛结束就赶过去。"
李阿姨听了这话,心中震惊不已。丈夫病危送医院,妻子却因为跳舞不愿立即赶来?这还是人该有的行为吗?
"刘女士,您丈夫情况很严重,医生说需要家属签字手术。您真的不能马上过来吗?"李阿姨试图让刘美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那...那好吧,我马上过来。"刘美娟的语气中满是无奈和不情愿。
刘美娟确实来了医院,匆匆签了手术同意书,但不到一小时就又离开了,理由是广场舞团队还在等她回去参加下半场比赛。
04
这一幕被医院里的几个邻居看到,很快在社区传开。人们对刘美娟的行为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
"这女人还有没有人性啊?丈夫都快不行了,还想着跳舞!"
"听说她这几个月一直这样,丈夫化疗那么痛苦,她还是天天出去跳舞,很少照顾丈夫。"
"可怜陈先生了,娶了这么个无情无义的女人。"
这些闲言碎语很快传到刘美娟耳中,但她并不在意。在她看来,自己已经尽力了——她没有完全不管丈夫,只是无法放弃自己喜欢的活动而已。
而就在议论声中,一个人悄悄站了出来,成为了陈志坚最后日子里的安慰。那就是隔壁的李阿姨。
李阿姨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教师,丈夫早逝,儿女都在国外工作。了解到陈志坚的困境后,她主动提出帮忙照顾。
"陈先生,我一个人住也是闲着,正好可以帮帮你。"李阿姨和蔼地说道,"我来帮你做饭,打扫卫生,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
陈志坚感动得眼眶湿润:"李阿姨,太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李阿姨摆摆手,"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李阿姨几乎每天都会来陈家帮忙。她给陈志坚做可口的饭菜,帮他洗衣服,陪他聊天解闷。有时,她还会给他读报纸和书籍,让他那枯燥的病榻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而刘美娟对李阿姨的帮助却表现出明显的不满。
"我家的事不用你操心,你以为自己是谁啊?"一次,刘美娟当着李阿姨的面冷冷地说道。
李阿姨并不生气,只是平静地回答:"陈先生现在需要人照顾,如果你有时间自己照顾,那我自然就不来了。"
刘美娟被这话噎住了,因为她确实没有放弃广场舞的打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照顾丈夫。
"随便你吧,反正不要碍着我就行。"刘美娟丢下这句话,转身出门去跳舞了。
李阿姨摇摇头,转身继续照顾陈志坚。在李阿姨的细心照料下,陈志坚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至少不再孤独和无助。
但命运似乎注定要给陈志坚一个更大的打击。医院的最新检查结果显示,尽管经过了手术和化疗,癌细胞仍在扩散,已经转移到了骨骼和大脑。医生委婉地告诉刘美娟,陈志坚可能只剩下几个星期的时间了。
刘美娟听到这个消息,表面上表现出了一些悲伤,但内心深处,她已经开始计划丈夫离开后的生活。她想到了丈夫的退休金、存款,还有那套价值不菲的房子,这些都将是她未来生活的保障。
"陈先生,您还有什么心愿吗?"一天,李阿姨坐在病床边轻声问道。
陈志坚虚弱地笑了笑:"没什么特别的心愿,只希望美娟以后能过得好。"
李阿姨听了这话,心中既感动又心酸。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陈志坚想的还是妻子,尽管这个妻子并不值得他如此深情。
05
一个寒冷的冬夜,刘美娟像往常一样去参加广场舞排练,留下李阿姨在家照顾陈志坚。排练进行到一半,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李阿姨打来的。
"刘女士,不好了!陈先生突然呼吸困难,我已经叫了救护车,您赶紧回来吧!"李阿姨的声音中充满焦急。
刘美娟的第一反应是看了看手表——排练才进行了一半,最精彩的部分还没开始。但想到丈夫的状况,她还是告别了舞伴,赶回了家。
当她赶到医院时,陈志坚已经被推进了急救室。医生和护士忙碌地进进出出,表情严肃。
"医生,我丈夫怎么样了?"刘美娟上前询问。
"病人情况很危急,心脏骤停,我们正在全力抢救。"医生简短地回答,然后匆忙回到急救室。
刘美娟站在走廊上,心情复杂。一方面,她对丈夫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另一方面,她又忍不住想到,如果丈夫真的离开了,她将完全自由,可以无忧无虑地跳广场舞,不用再为照顾丈夫而分心。
"刘女士,您别担心,陈先生会没事的。"李阿姨安慰道,虽然她自己的眼睛也红红的。
刘美娟点点头,没有说话。
一个小时后,急救室的门打开了,医生走出来,脸上带着遗憾的表情:"很抱歉,我们尽力了,但病人已经离开了。"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这个消息还是让刘美娟感到一阵晕眩。她没想到丈夫会走得这么突然,甚至没来得及和她道别。
"我能见见他吗?"刘美娟轻声问道。
医生点点头,护士引导她进入病房。陈志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上的痛苦表情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安详。刘美娟站在床边,看着丈夫苍白的脸,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这一刻,她确实感到了悲伤和失落。
但在悲伤之余,一个念头却悄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从今以后,她将是这套房子唯一的主人,陈志坚的退休金和存款也将归她所有。这个想法让她的悲伤中混杂了一丝隐秘的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刘美娟忙于为丈夫操办丧事。在亲友和邻居们的帮助下,葬礼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刘美娟在葬礼上表现得很得体,适时地流泪,接受亲友的安慰,但熟悉她的人都能看出,她的悲伤并不深刻。
"看她那样子,好像演戏一样。"一个邻居小声对另一个说道。
"可不是嘛,陈先生在世时她都不怎么管,现在装什么贤妻啊。"另一个邻居回应道。
这些闲言碎语刘美娟都听在耳中,但她并不在意。在她看来,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就行,别人怎么看她并不重要。
葬礼结束后,刘美娟很快恢复了她的广场舞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加投入。没有了照顾丈夫的负担,她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毫无顾忌地享受广场舞带来的快乐。
"刘姐,您节哀顺变啊。"跳舞时,舞伴张阿姨关切地说道。
"谢谢,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刘美娟故作坚强地回答,心中却想着晚上团队聚餐的安排。
丈夫去世一个月后,刘美娟开始着手处理陈志坚的遗产。
06
第二天,刘美娟来到陈志坚常用的那家银行。
"您好,我是陈志坚的妻子,我丈夫上个月去世了,我想查询他的账户情况并办理过户手续。"刘美娟对柜员说道。
柜员接过刘美娟提供的材料,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表情有些尴尬:"刘女士,我这边查到的信息显示,陈先生名下的主要账户已经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