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浪潮中,轻资产、高研发的科创企业如何破解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了破局的关键。近日,记者从北京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4年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攀升至28亿元,创历史新高,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注册在丰台区的高新技术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尝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甜头。公司总裁陈章平回忆道:“2023年公司迎来了新一代主打产品的批量供货,但3000万元的资金缺口却成了拦路虎。”作为一家轻资产型科技公司,阳光凯讯虽手握百余项知识产权,却因缺乏实物资产抵押而陷入融资困境。传统信用贷款模式下,企业仅能新增不足1000万元的银行贷款,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如同一场及时雨,为阳光凯讯带来了新的希望。企业用合法拥有的专利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了3000万元贷款,顺利完成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的产能提升,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2024年是我们第二次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获得大额贷款,两年来共获得7000万元银行贷款,切实体验到了知识产权从‘知产’变‘资产’的便利和好处。”陈章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与中信银行合作中,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绿色通道。阳光凯讯将一项核心移动通信技术专利质押后,7个工作日内即获3000万元授信额度。这一高效便捷的融资方式,让科创企业看到了新的融资途径。
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足了功夫。他们通过汇总区域内创新型中小微、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知识产权试点优势企业名单,与注册数据、专利数据比对,筛选出具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格的企业。同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与辖区银行机构建立“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入园惠企”政策宣讲会等,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
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马静介绍,通过数据比对和实地走访,他们主动向企业推送补贴政策,协助完成评估和贷款审批流程。政府牵线搭桥,不仅让企业获得了研发资金,还享受了利率优惠。
此外,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为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他们引导银行、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形成“服务包”,实施“帮办代办”,全方位为企业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路径。这一举措提升了企业“知产”变“资产”的信心和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丰台区推进“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战略,打造2+4+6现代产业体系,中关村丰台园、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和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不断崛起,丰台区已逐步成为“科技+文化”新地标和数字经济新高地。聚集了丰台区近90%的高质量创新资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助力科创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助力科创企业‘知产’变‘资产’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将搭建‘银企见面会’机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水平,继续落实合作协议,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的普惠度,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马静表示。
来源: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微丰向(原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 有误,请以官方为准;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