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步清东陵,话说中国古建筑
张玉洁
清东陵这个由六百六十二座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古典美学家把建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绘画和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创造了屋顶的举折和屋面的起翘、出翘,形成了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线条。
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然后又陆续出现了其他许许多多屋顶样式,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廓线,流露出强烈的节奏和韵律美,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
清东陵不但汇集了当时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精粹,而且融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诸多艺术于一体,成为一座保存众多艺术作品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石雕、精美细巧的木雕、绚丽灿烂的壁画、摄人魂魄的陶俑、刚遒洒脱的碑文、美奂绝伦的珍奇工艺品,使清东陵无异于一座珍贵的艺术博物馆。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建筑装饰对于一个建筑的功用不仅是实用性的补充,如徽派建筑中山墙高出屋顶是为防火等,还有赏心悦目的审美作用。
在北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南方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如白墙、灰瓦、黑色的梁柱。
清东陵作为北方的陵墓建筑,在表现上尽展皇家气派,在装饰上处处与北京紫禁城同进同退,例如六棱窗花、飞檐斗拱等,高大的气势,精美的做工,尽显权力与尊贵。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在设计中常采用中轴对称的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显示出均衡、对称、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未完,待续)
文字:张玉洁
图片:徐贺齐 王 建 杨有君 李建红 庞晓勇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