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蕾
“王大陆因不会开特斯拉门涉刑案”的消息,让网友再次讨论起新能源车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和其他“反人类”门把手设计。
事情的起因,是近日中国台湾艺人王大陆因涉嫌故意伤害被移送检方,而后被曝事件导火索竟是特斯拉隐藏式门把手操作纠纷。据报道,王大陆在桃园机场因不熟悉特斯拉车门开启方式捶打车窗,与司机爆发冲突,最终演变为涉黑报复事件。
“原来明星也不会开特斯拉车门”,不少网友调侃。
“隐藏式门把手”并非特斯拉首创,但却被特斯拉发扬光大。并且,这种宣称降低风阻和科技感十足的设计,一度被国内新能源车模仿,成为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标配。
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却遭到不少用户的吐槽。
比如,对于特斯拉车主而言,每年冬天最担心的就是遇到下雪或雨夹雪的天气——特斯拉的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上了。
而特斯拉官方也多次在冬天提示,可以用Tesla APP提供的远程控制功能提前打开空调暖风“解冻”。
但车主往往使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准备一壶热水,或者直接用拳头击打。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车门把手周边,用拳头击打,将冰打破并清除”的方式,是直接写到Model 3的用户手册中的官方认可的方式。
此外,新能源车还有很多在门把手的“创新”设计,这些与众不同的设计给初次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这种烦恼也普遍出现在打车场景中。
“一打到不熟悉的新能源车就紧张。”有网友吐槽。在小红书上,有不少“车门把手怎么开”的求助帖,有不少网友留言“一上车就开始搜攻略”“快到目的了,到底怎么开”“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车门啊”。
不少贴心的司机们也会提前准备好提示贴,比如“按这里开门”“先按再拉”“弹出再拉”等等,足以见得新能源车把手的打开方式有多么“丰富”。
而滴滴也曾发布教程“不会开车门的进”,文图形式指导乘客如何从内打开比亚迪元、丰田b23、零跑C01、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小鹏P7的车门。
除了开车门的体验问题,隐藏式门把手最被诟病的还是安全问题。除了自动开门碰撞花坛、行人赔偿、电吸门误判夹上用户手指、误判雨势导致车门反复开合,最危险的是新能源车在碰撞后断电,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因机械故障无法弹出,延误外部救援。
面对用户吐槽和安全隐患,新能源车企也做了改良设计。比如推出“分段自吸”功能,推出改良的“半隐藏式门把手”等。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8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9%。
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提升,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也从花哨的科技感设计转向核心技术创新,车企竞争焦点已转向智能驾驶:一是“智能平权”,智能驾驶技术要下探至15万元级车型;二是“全场景连接”,AI覆盖场景更广。
从特斯拉FSD入华,到小米雷军称要把AI技术落地到各个终端产品,从比亚迪“天神之眼”到李想公开自己要追逐AGI,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已经升级到2.0阶段,从电动化升级到智能化。
在新的赛场上,希望新能源车企的创新不是重复在门把手上的“反人类”设计,而是回归安全、效率与人性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