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扩大高中学位供给,让社会少些升学焦虑 | 新京报快评

0
分享至

扩大高中学位供给不能只是学位数量的增加,还必须保障培养质量。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熊丙奇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是对《规划纲要》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实,也回应了家长与社会公众对进一步发展高中教育的期待。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从当前看,主要聚焦于扩大普通高中学位。这有两个背景。

一是根据我国出生人口变化,未来7~8年间,我国各地高中阶段学位趋于紧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1.8%,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化。

但是,鉴于2016年、2017年是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出生人口高峰年,根据对适龄学生数的预测,2032年前后我国各地会迎来中考高峰。为缓解学生的升学压力,就需要扩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

二是满足更多学生上普通高中的需求。近年来,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被认为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压力大、社会存在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家长期待改变“普职相当”的分流模式,提高普高录取率。

事实上,我国全国范围内的普职比早已经不是1: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967.80万人,在校生2803.6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54.04万人,在校生1298.46万人,以此计算,普高招生与在校生规模均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在校生数的68%左右,即普职比接近7:3。

扩大高中阶段学位供给,会在适龄学生增加的背景下,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也提高高中教育普及化程度。

而考虑到受教育者接受更高质量高中教育的需求,扩大高中学位供给就不能只是学位数量的增加,还必须保障培养质量。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具体而言,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既要增加普高学位供给,也要通过举办多样化的高中,包括文理高中、科技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技术高中、综合高中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高中教育需求。

其中,综合高中是实行普职融通的高中,即学校内既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又有技职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选择。在高中毕业后,根据自己选修课程情况,选择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从而进入普通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继续学习。

也就是说,不能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理解为只是发展普高,让所有学生都上普高,而是要从学生能力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既增加高中阶段学位,又推进高中的多样化发展。

其关键在于,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消除对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偏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采取普职融通的方式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如此,才会扩大学生的教育与成才选择,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有质量保障的高中教育。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京报评论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评论唯一官方账号
22480文章数 1129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