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卢卡・东契奇交易至洛杉矶湖人队,安东尼・戴维斯离开球队后,湖人队在首发中锋位置上出现了空缺。为了补强这一位置,湖人队曾试图从夏洛特黄蜂队引进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但交易未能成功,如今湖人队面临着内线缺乏能够稳定完成终结任务的大个子球员的局面。那么,目前在湖人队中,谁应该承担起这个角色呢?
答案是勒布朗?
对于如何解决首发中锋空缺这一问题,JJ・雷迪克教练的回答很简单:“把勒布朗当作大个子球员来使用。” 在当前湖人队的情况下,勒布朗・詹姆斯需要与东契奇搭档,承担起大个子球员角色的原因很明确。勒布朗在转换进攻(transition)场景中具备出色的冲向篮筐(rim running)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快下(Leak-out)或低位要球(Duck-in)等动作,有效地完成快攻(fast break)终结。
从目前勒布朗和东契奇共同上场时段湖人队与快攻相关的数据来看,转换进攻频率达到了 16.8%,转换进攻的效率值为 139.3,这两项数据均在联盟中处于顶级水平。(简单来说,他们两人在场时的快攻展现出了无敌的进攻效率。)
此外,勒布朗仍然拥有联盟顶级的运动能力,所以他依然能够完成像空中接力(alley-oop)这样的精彩配合。东契奇是一位具备精湛传球能力的组织者,因此,当勒布朗扮演挡拆顺下球员(roll man)角色时,他有能力创造得分机会。也就是说,东契奇和勒布朗的组合无论是在半场进攻还是转换进攻中,都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并且这可能是将戴维斯离开后湖人队大个子球员实力空缺降到最低的有效解决方案。
不再是主要控球者了?
考虑到勒布朗的年龄和比赛风格倾向,人们可能会产生疑问:他真的能胜任大个子球员的角色吗?大多数人都认为勒布朗・詹姆斯是一位主要的有球在手的球员(heavy on-ball player),并且自他加盟湖人队以来,尽管随着年龄增长,整体状态有所下滑,但他在有球阶段的参与比重依然很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目前在湖人队中,勒布朗作为挡拆控球者(pick and roll ball handler)参与进攻的比例为 18.8%,在球队中排名第三。(交易之后,排名第一的是奥斯汀・里夫斯(Austin Reaves),第二是东契奇,然后第三是勒布朗)
虽然仅通过 “挡拆控球者” 这一数据项,无法单纯地判断勒布朗的控球情况或球权占有率,但从本赛季开始,无论东契奇是否在场,里夫斯作为控球者的上场时间都有所增加,而勒布朗则提高了无球阶段的参与比重,通过无球掩护为得分做出贡献的情况明显增多。(目前勒布朗在球队中,场均通过掩护助攻数为 0.9 次,是全队最高的)
降低的球权占有率
看看 2 月 11 日东契奇加盟湖人队后球队内的球权占有率情况,东契奇目前在队中拥有最长的球权控制时间,达到了 6.0 分钟,并且每次触球的控球时间也达到了 4.6 秒,是队中球权控制时间最长的球员。
相比之下,勒布朗的球权控制时间为 5.3 分钟,每次触球的控球时间为 3.56 秒。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数据甚至比队中第三选择的里夫斯还要低。
那么,与东契奇到来之前相比情况如何呢?从本赛季开赛的 10 月到 2 月 10 日东契奇首秀前,勒布朗的球权情况是球权控制时间为 5.7 分钟,每次触球的控球时间为 3.98 秒。
总结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自东契奇加盟后,勒布朗在减少自己的球权控制时间的同时,也减轻了控球的负担来进行比赛。
勒布朗能做到吗?
从湖人队为了东契奇而试图引进大个子球员的尝试中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强调勒布朗目前能够替代这个角色。那么,我们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角色究竟是什么。
湖人队为了配合东契奇而想要引进的大个子球员类型,是具有快速机动性,能够完成空中接力的跑跳型(ramp athlete,这里 “랍쓰렛” 推测是指跑跳能力出色的球员 )大个子球员。也就是说,是那种机动性强且与控球者配合良好的大个子球员。
如果回顾一下马克・威廉姆斯的特点,就会发现他是一位与东契奇配合毫无问题的大个子球员。从比赛视频中可以看到,他机动性强,在防守干扰之后能够通过快下动作,以低位要球的方式冲向对方篮筐,利用快攻得分。
东契奇在达拉斯独行侠队时,与德怀特・鲍威尔(Dwight Powell)、德里克・莱弗利二世(Dereck Lively II )等球员配合默契。在进攻中,他与那些具备挡拆顺下(roll big)能力,机动性强且能完成空中接力,也就是所谓的 “吃饼型”(“받아먹기” ,指能够接住队友传球完成终结的球员)的大个子球员产生了很好的化学反应。
快下与低位要球
在与东契奇的配合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快速奔跑。增加转换进攻的频率,在防守成功后能否立即通过低位要球或快下,利用东契奇的出球(outlet pass)得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尽管勒布朗已经 40 多岁了,但在奔跑时,他仍然是一位很难被阻挡的球员。特别是在转换进攻场景中,快下之后迅速冲向对方半场,东契奇在抢到篮板后立即传球,发动快攻的这种进攻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东契奇抢篮板和勒布朗奔跑的优势。
拥有勒布朗的湖人队是一支快攻能力很强的球队。未来,当东契奇和勒布朗同时在场上时,这样的进攻场景很可能会在湖人队的比赛中频繁出现。
利用运动能力完成空中接力
当勒布朗的角色像大个子球员那样转变时,带来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快攻方面。在控球负担减轻的情况下,勒布朗可以在弱侧底角(weak side corner)扮演定点投手(spot-up shooter)的角色,然后通过切入配合完成空中接力,终结进攻。
特别是在早期进攻(early offense)场景中,他不仅可以通过快下率先冲向篮筐,还具备像视频中那样作为跟进者(trailer)参与进攻,与控球者一起完成快攻终结的能力。
不只是单纯的大个子球员?
观察那些与东契奇经常配合的大个子球员的特点,会发现他们大多是具备挡拆顺下角色的球员。像德怀特・鲍威尔、德里克・莱弗利二世等,他们大多是通过与东契奇参与挡拆配合(pick and roll setting),或者通过二人配合(two-man game)来得分的类型。但勒布朗的情况不同,除了前面那些挡拆顺下球员能做的事情之外,他还是一位能够通过定点投篮(spot-up shot)投进三分球的球员。
本赛季勒布朗的三分球命中率为 40.0%,无论是在快攻场景还是常规进攻(set offense)场景中,他都能够完成接球投篮(catch & shoot)。(本赛季勒布朗的定点投篮命中率为 42.5%)
每场比赛,防守都会重点关注东契奇。当东契奇遭遇包夹防守时,如果接球的球员是勒布朗,那么勒布朗就能够通过高效的定点投篮,利用东契奇吸引防守注意力(gravity,这里指东契奇吸引防守的能力 )的优势,完成外线投篮。
勒布朗和东契奇如何共存是一个重大课题,其中如何梳理细节要素,以及如何在球场上让这两位主要的有球在手型球员都发挥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安东尼・戴维斯留下的能够稳固掌控前场和出色防守的空缺可能会非常明显,而且目前能与东契奇配合的挡拆顺下大个子球员只有贾森・海耶斯(Jaxson Hayes),这可能会成为湖人队的弱点。
然而,从目前湖人队的比赛来看,在东契奇和勒布朗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勒布朗能够承担起东契奇所需要的大个子球员的角色。并且,通过勒布朗进攻角色的这种转变,湖人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界所担忧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在未来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