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盟友?

分享至

中国的实力如此强大,为什么连一个盟友都没有?

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答案,理解不了“不结盟政策”的好处在哪里。

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还会上纲上线到所谓的价值观,说什么美国之所以盟友遍天下,全都是因为他们奉行自由民主,西方国家是价值观同盟等等。

这种荒谬的说法,根本不值一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拜登与特朗普两任总统对乌克兰的态度转变。



难不成短短一个多月,美国人奉行的价值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

美国人对乌克兰态度之所以突然180度大逆转,无非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变了,拜登搞“霸权优先”,特朗普搞“美国优先”,区别仅此而已。

所谓的“价值观同盟”,那都是哄小孩子用的,根本不能当真。

即便是亲兄弟,天天找你借钱不还,还对你风言风语,时间长了,哪还有什么“价值观同盟”可言?

美国是这样,新中国也是这样。

新中国秉承的政治原则一直都是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只要有利于国家利益,任何意识形态都必须让步。

质疑这一点的,只需要去回顾我们与美苏两国的关系发展历程,就全都明白了。

因此,新中国之“不结盟”,是从历史、现实、国情三个方面全盘考虑后得出的最优解,以前坚持,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坚持。

接下来我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说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陷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积贫积弱,饱受欺凌。

只要是稍微强点的国家,都可以到咱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强取豪夺。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不惜一切代价向世界学习,将全世界所有的新潮思想引进中国投入实战,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意识形态大搏杀,也在中华大地展开。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终于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脱颖而出,建立了新中国。

历经过残酷考验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个个志向远大、理论先进、意志坚定、政治手腕高超。

在第一代领导人心中,中国革命的根本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者缺一不可。



近代中国饱受西方欺凌,如果中国强大了就去纠集盟友侵略别人,重走西方的老路,那革命的意义何在?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的意义又何在?

人和人终究是有区别的,别人可以搞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新中国不行!

因此,1950年代,新中国首先提出了与列强完全不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通过这个政策,新中国告诉所有国家,我们不搞霸权主义,不搞阵营对立,国家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不结盟方针的起点,后来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更加坚定了我们不结盟的决心。

一个是中苏关系破裂。

中苏两国是朝鲜战场上共同对抗美帝的血盟,关系曾好到咱们叫它老大哥,好到苏联愿意为咱们提供核保护。

可1950年代后期,出于国家利益需要,苏联照样要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以同盟的名义全面控制中国。

很多人可能会说,赫鲁晓夫当时只是好意,也并不想侵犯中国主权,是中国的反应太敏感了。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就是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近代中国的屈辱,哪一次不是从敌人所谓的“好意”开始的,哪一次不是从所谓的“小事”起步的?

你敢退一尺,别人就敢进一丈,你敢让一步,别人就敢进三步,这是人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

中苏分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即便再好,只要搞结盟,就一定会影响到国家的主权独立完整。



再一个就是越南。

从1950年越法战争开始,到1975年美国撤出越南,中国无私援助了越南整整25年。

那时的中国并不富裕,援助都是从中国人民的口粮里省出来的,很多军事装备解放军都没有,就优先供给了越军。

这个情,不可谓不深吧!

甚至连越南人自己,对这份情也是感激涕零的,他们长期把中国称作“同志加兄弟”,长期称“中越友谊坚不可摧”。

可结果呢?

一旦涉及到在中南半岛的利益,一旦苏联抛出橄榄枝,越南立即对华翻脸,在边境上不停侵犯中国利益,充当苏联反华的马前卒,最终导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25年无偿援助都喂不熟的白眼狼,结盟还有任何意义吗?



这是历史角度的原因,咱们再来看现实角度。

国与国结盟,就意味着你和盟友在外交政策上深入绑定,盟友如果发生政策调整,你会不由自主地被牵扯进去,最终得不偿失。

就拿现在的中俄关系举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