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已经连续多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数据。
这份榜单,共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不考虑企业所属类型,将所有申报企业按营收排名得到的500强。
另两种则是按照企业属性,是生产制造型,还是服务型企业,分别得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服务业企业500强》。
还有一类企业,既发展制造业,也搞服务业,也有另一种可能:企业没有兴趣申报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榜单。
所以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会有一部分企业,既不出现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也不出现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
至此,会有网友问,解释这么多,所谓何事?
通过观察多年来的500强榜单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比重,观察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如何区别制造业和服务业?电网、银行、保险、电商、超市、房地产企业等,属于服务业。而汽车厂、钢厂、手机品牌商、家电品牌商等,在前述榜单中被划分为制造业。
基于前述的信息,我们从2021年到2024年榜单中,分别得到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按照上榜企业数量和上榜企业总营收分类,如下图所示。
2021年-2024年榜单(实际数据发生在2020年-2023年)中,按照数量看,制造业比重从不到50%上升到52%,而服务型企业的比重,则从35%下降到33%。
服务型企业的营收比重,过去四年间,实现了从高于制造业到低于制造业的转变。
假定前述榜单的分类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已经超过56%,这说明服务企业生存更为困难。
也说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
为何一定要发展服务业,而不是加码在制造业?
答案很简单,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服务业非常依赖本地人口,能够实现财富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是宏观上调控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而制造业,在万里之外制造,与本地制造,在集装箱这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加持之下,成本基本并没有差异。
所以,你能看到,但凡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从事人口比重,都高于制造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