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权威解读!中肿马骏院士领衔中国研究登顶“神刊”CA:92%鼻咽癌患者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或死亡

0
分享至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影响着全球约13万患者,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高发,如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等。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区域晚期疾病,远处转移是患者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IC)后序贯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方案。根据相关国际共识指南建议,无论患者对诱导化疗反应如何,后续放疗时勾画临床靶区应包括诱导化疗前的肿瘤范围,在不超过关键及危及器官的最大耐受剂量的同时,确保覆盖所有潜在病灶。但高剂量辐射也会同时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如唾液腺、内耳、颞叶等,导致患者出现听力损害、口干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在这一背景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联合中山市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3家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开放、非劣效、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了鼻咽癌诱导化疗后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与传统放疗,该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后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的疗效不劣于传统放疗,该方案可使患者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高达91.5%,并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研究结果发表于权威肿瘤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503.1)。杂志社编辑来信中提到“这是CA杂志创刊以来发表的全球首篇原创研究成果,开创了杂志创刊先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郭蕊副主任医师、谢方云教授为研究通信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唐玲珑教授、陈林博士、黄成龙博士后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徐桂琼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宁教授为研究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解读

Q1:目前关于鼻咽癌诱导化疗后放疗目标体积的选择是基于2018年的相关国际共识指南,本次研究获得的突破性结果,对于临床实践和未来相关指南的制定有何参考价值?

马骏院士团队解读: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最核心手段,但对于局部区域晚期患者,在放疗前需要接受诱导化疗,诱导化疗可以使90%患者肿瘤体积显著缩小,但2018年的国际指南规定,放疗的范围需覆盖化疗前肿瘤范围,导致内耳、腮腺等正常组织高剂量暴露,引发不可逆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因后遗症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为此,我们团队开展了这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比基于化疗后肿瘤大小的缩小体积放疗和基于化疗前肿瘤大小的传统体积放疗。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缩小体积放疗组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为91.5%,传统放疗组为91.2%,两组间生存率无差异,但毒副反应显著降低,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4成,晚期严重中耳炎发生率锐减5成,口干症状改善6成,且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健康状态、体力状态、情绪功能。这一结果将推动国际指南修订,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可优先选择缩小放疗范围的策略

Q2:在诱导化疗后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策略上,研究根据骨性结构浸润不同设置了不同照射靶区,这对于临床实践中动态调整照射靶区有何参考价值?

马骏院士团队解读:鼻咽癌具有很特殊的解剖位置,鼻咽位于颅底正中央,周围被骨性结构所包围,比如岩尖、斜坡、蝶骨基底等,鼻咽原发灶的评估多是基于磁共振的表现所进行,但是骨结构内肿瘤细胞对化疗反应迟缓,且磁共振信号变化滞后,不易区分受侵骨质的消退边界。为了保证患者的疗效不受影响,我们的研究方案中规定:若初始侵犯骨质,仍按化疗前范围勾画骨性结构并给予70 Gy的根治剂量,来确保骨侵犯病灶中的肿瘤得到根治性杀灭,从而避免骨结构中残留病灶导致出现疾病复发。这一策略既避免了过度照射正常组织(如腮腺、内耳),又确保了骨性病灶的充分控制。

Q3:在鼻咽癌精准放疗方面,您团队后续计划开展哪些研究?

马骏院士团队解读:团队已启动本研究的长期期随访,评估缩小体积放疗的远期毒性如继发肿瘤等。未来我们将继续着力于鼻咽癌“增效”和“减毒”两方面开展研究。在“增效”方面,重点将聚焦于免疫治疗与放化疗的联合应用模式探索,创新药物的研发,难治性患者的精准筛选等,以进一步提高高危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在“减毒”方面,技术创新是降低放疗毒性的关键,包括多模态影像引导的个体化放疗、人工智能辅助靶区勾画、自适应放疗的应用等。

研究简介

这是一项多中心、非劣效、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纳入中国3家医疗中心新确诊的非角化性III–IVA期鼻咽癌成人患者4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要求:1)年龄18~70岁;2)Karnofsky体力状态评分≥70分;3)血液功能良好;4)均为初治患者,入组前需完成3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吉西他滨+顺铂)。研究人员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和传统放疗,且放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2~3周期的顺铂治疗(100 mg/m2,每3周一次)。

  • 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225例):根据诱导化疗后MRI勾画鼻咽部原发肿瘤体积(GTVnx),对于无初始骨性结构浸润患者,包括鼻咽部残留软组织肿块;对于有初始骨性结构浸润患者,GTVnx的受累骨性结构基于诱导化疗前MRI勾画,GTVnx的软组织成分基于诱导化疗后MRI勾画,根据诱导化疗后MRI勾画受累颈部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nd)。

  • 传统放疗组(220例):根据诱导化疗前MRI勾画临床靶区,包括诱导化疗前肿瘤累及的所有结构。

研究主要终点为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分组至记录到局部和/或区域复发,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转移除外)时间]。中位随访40.4个月后,研究人员共记录到38例局部区域复发病例,其中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和传统放疗组各为17例和21例。在所有接受随机分组的患者中,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和传统放疗组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5%和91.2%,两组间差异为0.3%(95%CI:-4.9%~5.5%),由于95%CI下限未超过预设的非劣效界值(-8%),因此可认为,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的疗效,不劣于传统放疗

▲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红色)和传统放疗组(蓝色)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末次随访时,共有18例患者死亡,其中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和传统放疗组各为8例和10例,两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和96.7%(HR=1.22,95%CI:0.48~3.10,P=0.81)。此外,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和传统放疗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1.7% vs. 93.3%,HR=1.27,95%CI:0.63~2.55,P=0.86)和3年无失败生存率(85.1% vs. 85.9%,HR=0.96,95%CI:0.60~1.55,P=0.95)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性。

  • 总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分组至全因死亡的时间;

  • 无转移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分组至记录到的远处转移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局部区域复发除外)的时间;

  • 无失败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分组至记录到的局部或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时间。

▲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红色)和传统放疗组(蓝色)3年总生存率(图B)、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图C)和3年无失败生存率(图D)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所有患者中,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和传统放疗组分别有222例和220例患者接受了预设的放疗方案,纳入安全性分析人群。两组间急性放疗相关毒副作用对比无显著差异,但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急性放射性相关毒副作用低于传统化疗组,包括3级或4级黏膜炎(19.8% vs. 34.1%,P<0.001)、3级口干(4.1% vs. 8.6%,P=0.048);类似地,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晚期放疗相关毒副作用也低于传统化疗组,包括3级或4级中耳炎(9.5% vs. 20.9%,P<0.001)、听力障碍(4.1% vs. 9.1%,P=0.03)、3级口干(3.6% vs. 9.5%,P=0.01)。

文章指出,晚期3级或4级中耳炎显著减少这一结果,对于临床是具有参考意义的,因为放疗导致的中耳炎通常是不可逆的,且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急性黏膜炎也是放疗期间常见的毒副作用,可能引起患者体重减轻,降低生活质量。本次试验中,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使急性黏膜炎发生率降低了近15%。

在已经完成3年随访且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分别有282例和273例完成了生活质量调查(基于EORTC QLQ‐C30问卷,评价生活质量,共6个子项,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和症状负担调查(基于EORTC QLQ‐H&N35问卷,共18个子项,分数越低,负担越轻)。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中,相比于传统化疗组,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总体健康状况(8.0分 vs. 1.3分,P=0.005)、身体功能(4.8分 vs. 1.2分,P=0.005)和情绪功能(6.5分 vs. 2.0分,P=0.02)的子项评分显著更高;而症状负担调查问卷调查中,相比于传统化疗组,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口干(15.6分 vs. 23.9分,P=0.02)和黏性唾液(8.9分 vs. 15.9分,P=0.04)的子项评分显著更低。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放疗组,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勾画照射总肿瘤体积(66.6 cm3 vs. 80.9 cm3,P<0.001)、鼻咽部原发肿瘤体积(50.6 cm3 vs. 60.8 cm3,P=0.002)和受累颈部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15.9 cm3 vs. 20.4 cm3,P=0.02)数值均更小,且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辐射传递到内耳、中耳、腮腺和颞叶的剂量也显著减少。

文章表示,考虑到诱导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影像学消退的区域可能转变为到显微镜下病灶或亚临床病灶,因此仅需要较低的照射剂量。但诱导化疗后要精准评估骨性结构内肿瘤范围是相当困难的,且骨肿瘤信号恢复也需要时间,因此本次研究将具有肿瘤侵袭性的骨性结构纳入照射靶区,并让这类肿瘤接受至少70 Gy的辐射剂量,而对于诱导化疗后肿瘤缩小的其他结构,则保证了至少60 Gy的辐射剂量。虽然诱导化疗后骨性结构内上方和后方并未受侵退缩,但在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组其他方向临床靶区的软组织成分显著减少,并带来了腮腺和内耳相关症状的显著改善

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后仅照射化疗后肿瘤范围的疗效非劣效于传统化疗,急性和晚期放疗相关毒副作用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参考资料:

[1]Tang LL, Chen L, Xu GQ, et al. Reduced-volume radio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volume radiotherapy after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CA Cancer J Clin. 2025 Feb 19. doi: 10.3322/caac.21881.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从“保生存”到“优生存”!国际肿瘤学巅峰期刊CA全球首篇临床试验论著来自马骏、孙颖、唐玲珑团队!Retrieved 2025-02-20.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guVErDm6Ywperg_Pw_tPEw

来源 | 医学新视点

撰文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编辑 | 木白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19:54:10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2025-11-19 11:47:00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
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
5131文章数 143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女子参加模特大赛夺"广东冠军" 因突破大众审美引争议

头条要闻

女子参加模特大赛夺"广东冠军" 因突破大众审美引争议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恶意不息》官宣多人模式 总监称魂游多人模式弱智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教育要闻

家里欠债百万,学霸用刷题方法写网文还清债务?这才是降维打击!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