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中路沿街居民向“新民帮侬忙”求助,家门口的马路上几乎每天都有跑车、摩托车轰鸣而过,“炸街”行为一直持续到深夜,尤其在周末的晚上更是频频发生。沿街居民饱受噪声之苦,经常从梦中惊醒,实在是苦不堪言。
深夜炸街
梦中惊魂
家住乌鲁木齐中路安福路的郭先生告诉帮忙君,自家住在4楼,紧邻乌鲁木齐中路,深受机动车“炸街”之苦。
各种跑车、摩托车从马路上呼啸而过,有时候是一辆,有时候是好几辆,一直持续到深夜,阿拉想睡个好觉实在是太难了。
据郭先生讲述,尤其在近期,家门口马路上的机动车“炸街”行为愈演愈烈,车子的数量和频次都有明显增加,周末的晚上更是达到高峰,甚至持续要凌晨两三点。
本来睡得好好的,轰的一声几辆车呼啸而过,震得楼下的电瓶车都发出报警声,深夜来这么一出,让人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
乌鲁木齐中路
郭先生说,有次深夜他被轰鸣声惊醒后睡不着觉,就到窗边观察,抓拍到机车“炸街”的视频。郭先生拍摄的视频显示:深夜空无一人的马路上,两辆闪着灯光的摩托车一前一后飞驰而过,“全副武装”的骑手踩着油门,发出刺耳的轰鸣声。
有时候是摩托车,有时候是跑车,大多都是成群结队的,一阵一阵的轰鸣声吵得人大半夜不得安宁。
半夜乌鲁木齐中路上飞驰而过的摩托车
临街居民
苦不堪言
帮忙君来到现场走访,根据居民反映,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到长乐路段是“炸街”多发路段,沿街居民楼也较多。
帮忙君看到,该段乌鲁木齐中路是双向两车道,道路并不宽,两侧人行道约3米,沿街房屋与马路距离非常近,对着马路的一面基本上都关着窗户。
乌鲁木齐中路沿街居民楼紧邻马路
居民们讲,马路沿街大多是老房子,隔音效果本来就不好,乌鲁木齐中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车辆都非常多,噪声也比较大,沿街居民基本上都不敢开窗。白天还可以忍受各类噪声,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就非常难受,尤其是遇到半夜机动车“炸街”,窗户都会有震动感,发动机的轰鸣声也让人心烦意乱。
居民们还指出,最过分的是一些“飙车党”,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满足个人炫酷、刺激等心理,通过加装扩音设备,对车灯、排气管等进行非法改装,达到风驰电掣的拉风效果,这些车辆发出的轰鸣声最为刺耳,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休息。
对于深夜“炸街”扰民行为,居民也向相关部门发出诉求,但整治效果并不明显。
如何整治
有法可依
机动车“炸街”该如何整治?实际上,相关法规有明确规定。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特别增加了对机动车“炸街”等噪声扰民行为的管控,并对相关违法行为作出了罚则。其明确规定,机动车的消声器和喇叭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如违反该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处罚。
《上海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4-2026年)》也对机动车噪声监管有专门部署,其中明确要科学划定机动车禁行禁鸣的路段和时间,依法设置相关标志、标线,并向社会公告。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噪声超标“闯禁”、乱鸣号、“炸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在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路段逐步推广建设查处机动车违法鸣号的非现场执法设备,提升执法效能。
为此,市民急切呼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整治措施,还街区以安宁。对此,帮忙君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李晓明
摄影 | 李晓明 受访者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编校 | 杨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