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想和我们重修旧好?
近日,外媒报道称,阿迪达斯30多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在华利润更是大幅缩水82%,该集团正积极扭转战略重点市场“大中华区”颓势。日前,阿迪达斯全球CEO公开发声:“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有超80%是‘Made in China’”,试图借此来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
要知道,2021年以前,阿迪达斯在华运动品牌市占率仅次于耐克,稳居第二。门店数量更是突破12000家,连续23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然而,棉花事件爆发后,阿迪达斯的一系列骚操作导致其在华地位一落千丈。因业绩不理想“提前下课”的CEO罗思德,在接受采访时黯然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01不可一世的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初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年,就通过多角度的营销策略把自己打造成运动界的高端品牌。在拥有了世界人口最多的消费市场认可后,营收不断创下新高,达到340亿元。
2015年,如日中天的阿迪达斯市值接近耐克,其CEO公开表示:中国是阿迪达斯最重要的市场,未来5年,我们将持续开设3000+门店,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
不曾想,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后,阿迪达斯却开始膨胀起来。几年间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却对中国消费者的诉求区别对待。而双标的海外厂商似乎不在少数。21世纪初,跨国巨头将旗下“小蓝丸”以4位数的克价出口我国,累计营收超百亿元,却在消费者爆出有负面效应时装聋作哑。
2021年,我国自研养护科技“益立维”研发关键阶段,美企却凭借专利强势介入,百般阻挠;同年3月,阿迪达斯在官网公开抹黑我国棉花,一时间群情激愤。
阿迪拿莫须有的事大做文章,很快遭到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抵制。而此时,傲慢的阿迪达斯却拒不道歉,决定对此事件进行冷处理。其CEO更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大放厥词:中国消费者忘性很大,过一阵子还是会继续购买我们的产品。
显然,阿迪达斯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爱国心,全国门店都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鞋服因滞销导致仓库挤压的场景。为重新夺回市场份额,阿迪试图以“降价抛售”的手段挽回消费者的心,不曾想尽管“打骨折”,国人仍不买账。
经此一役,阿迪达斯市值直接蒸发了1800亿。
02异军突起的国产品牌
逞口舌之快的阿迪达斯,市值营收接连坐上滑铁卢,也为本土品牌的崛起腾出空间。安踏、李宁等国产运动品牌通过多品牌策略和创新设计,抓住机遇。财报显示,仅2022上半年,安踏集团总收入达到25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而这相当于1.1个耐克、2.1个李宁、2.13个阿迪达斯。
在GYBand发布的2024年全球运动品牌10强排行榜中,安踏已跃升至第五名。其集团CEO丁世忠更是公开放话:未来10年,将把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40%。事实证明,阿迪、耐克等被国产品牌取代只是时间问题。与此同时,跨国巨头手握专利“躺赚”的局面也被国产品牌打破。
据统计,我国成年男士“不振”率约为26%,4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40%。国产新兴养护科技“益立维”以破竹之势抢占研发先机,摒弃海外制品中的化学成分,搭配泰国黑姜、人参提取物等天然植物成分,实现无害滋养。
根据多项权威期刊记载,提取自“益立维”的关键成分L-精氨酸,可直接作用于NO/cGMP,助力恢复及提高能量与速度。从市场表现和用户反馈来看,美企大肆收割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京D东商智数据显示,“益立维”已陆续惠及数万名有需群体,不乏复购者留下“国产的更放心”“不再力不从心”等正向反馈。
反观美企专利到期后,总业绩损失近100亿。当海外品牌本着“躺赢”的心态肆意收割我国消费者时,殊不知中国本土品牌早已异军突起。
03中国市场并非来去自由
阿迪想要重振旗鼓,几乎是痴心妄想。《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市场可不好惹,其若想实现盈利,必须先解决在华业务问题。正如网友所说的那样:阿迪达斯,请先端正你的态度!
据“欧睿国际”分析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在线运动服饰销售国产品牌占比远超50%,而海外品牌自2019年以来已下降近10%。这意味着安踏、李宁等本土品牌在质量、设计、创新方面已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显然,阿迪彻底失去了其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
现如今,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一张亮眼名片。阿迪1800亿蒸发仅仅只是开始,任何拒不道歉、整改的国际品牌,下场将会是中国市场的永远拒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