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引领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光荣且重要的任务。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开展有组织的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让少先队成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2月17日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城市进行时》“奋斗者·正青春”系列专题访谈节目嘉宾:凤仪镇三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雪梅老师,和您一起关注:多维度教育举措 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李雪梅
凤仪镇三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老师
抓实政治启蒙,传承红色基因
凤仪三中秉持“明理、笃行”的校训和“爱、严、全”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构建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讲解党的历史、理论和伟大成就。同时,融合学科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红色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校还定期开展主题班会、队会,组织专题纪念活动,建设红色文化阵地,传播红色文化。教师以身作则,践行党的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一系列教育活动后,团队员们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立足校内外,探索特色教育
在少先队社会体系构建方面,凤仪三中成立少代会,完善组织架构,让队员们参与学校自主管理工作。将少先队教育融入日常课程体系,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和校队,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等价值观教育。
围绕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样,不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全面锻炼和提升了队员们的各种能力。学校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洱海蓝·青春绘”洱海保护研学宣讲活动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保护洱海的重要性,提升了少先队社会参与融入度。此外,鼓励队员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家校协作,共育全面发展青少年
学校建立了多种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如观看《开学第一课》、举办教育讲座、组织亲子活动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协同,在学业、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同时,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改进工作。
法治教育与志愿服务,助力学生成长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融入学科教学,邀请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利用多种宣传渠道进行法治教育,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
在志愿服务方面,学校开展了校运会志愿服务、文艺活动服务、环境美化志愿者活动、绿美校园活动、图书馆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提升教师素质,强化育人力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从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组织校内培训、开展教学研讨、实施青蓝工程、鼓励校外进修、推进课题研究、跨学科帮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完善评价体系,设立激励机制,营造育人氛围,开展师德活动,引导教师自觉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凤仪镇三中通过多维度的教育举措,全方位地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从政治启蒙到社会实践,从家校协作到法治教育,从志愿服务到教师素质提升,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凤仪三中的学生们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城市进行时
《城市进行时》节目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关注方式: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编辑:郭晋恺 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胡亚玲
主编:李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