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要尽快买房,楼市的目标已不再是止跌回稳,而是企稳。
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或许不是最后的上升机会,但会是未来 5 到 10 年拉开财富差距的重要契机。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一个经历了三轮地产调控、从业 15 年的资深地产人,我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愿意,希望你能认真听。
最近你有没有关注到,中国房产报在持续发声。这个媒体是住建部的官媒,级别很高,发表的内容代表着官方的看法。最近一再强调房地产政策刺激后的结果,比如上海房价连续两个月环比、同比增长,深圳 1 月份的成交大增 60%等等。
作为官方媒体说房价上涨,这是最近几年都未曾发生过的。而最近中国房地产报的一篇文章,叫《各地政府要细化政策,做好楼市企稳回升保障》。2 月 5 号,重庆市的一把手在重庆新春第一会上明确强调,全力推动房产和建筑业的企稳回升。巧合吗?
一个是住建部的官媒,一个是直辖市的一把手,绝非巧合。如果没有上头授意,这种声音绝无可能出现在中央官媒和重量级的会议上。
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的目标任务已不再局限于止跌回温,而是有了进一步的追求,那就是推动楼市在稳定的基础上转向回升的增长轨道。
在这篇文章中还明确指出,住房消费关乎经济,更关乎民生,各地在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工作方面,还要继续释放政策利好,让居民更加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住房消费历来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中国经济升级与发展的基础。
你细品,是不是有一种房价不涨、政策利好绝不停止的味道?
而这绝对不是口号。春节前的 1 月 22 号,重庆宣布,外地人员购买普通住宅不再征收增值税。春节后的 2 月 8 号,重庆市住建委发文取消住房限售。很多城市在两会中明确确定了 25 年的首要目标是消费、是楼市。
2 月 10 号,另一个更加重磅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明确,把增加居民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作为促进消费的基础,提到住房消费是居民家庭最大的消费,也是我国居民家庭最大的财产性收入。有研究表明,资产性收入每增加一个点,消费就可以提升 5%到 10%。
这近四年,我们的经济发展由高速的 10%降至增速 5%,一方面有疫情和外部局势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房产下滑的拖累。经济下滑导致失业率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下降,同时由于房价下跌,居民资产性收入下降,从而导致居民消费降低、消费降级,又导致需求不振、企业裁员降薪的螺旋式下跌通道。
房地产关乎众多就业,关乎民生的资产性收入能否增加。只有稳定居民的社会财富,提高居民收入,包括资产性收入,才能打破这个怪圈,恢复大众信心,经济才能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