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好一个乖乖女》观看量怎能破10亿?对话导演诗帆:想到会爆,没想到这么爆

0
分享至

新腕儿 报道

聊起2025年春节短剧赢家,应该是于今无量了。他们自制出品的短剧《好一个乖乖女》在红果上线,总观看量破10亿,追剧量破600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免费大趋势下,红果发布的春节档战报爆款剧中,《好一个乖乖女》稳居第一。

据公开数据显示,《好一个乖乖女》上线一周,在抖音主话题播放量6亿+,男主柯淳和女主余茵抖音账号一周内涨粉150万+,陆续登上微博热搜,对于这部都市情感题材的现象级走红,大家在羡慕和认可的同时,也有几分好奇。


在流量拥挤的春节,这部甜宠剧如何能现象级走红?幕后的创始团队又有哪些「先见之明」?这会是一场华丽的偶然,还是短剧内容市场的大势所趋?

我们采访到于今无量的导演诗帆,听她聊聊《好一个乖乖女》台前幕后的故事。

以下为新腕儿与诗帆的对话: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入行建议,仅为传递更多信息。

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新年开工后,大家都在聊《好一个乖乖女》,普遍对制作质量很认可,就想跟你聊下整体的创作思路。你是什么时间接到这个项目的?

其实这部剧是我们公司的版权剧,是我们将这本小说开发成短剧。去年9月份,我无意间刷到这本《好一个乖乖女》,当时看完这本小说还是很震撼的,它所传达出来的爱情观、人生观跟我本人非常契合,节奏鲜明,人物塑造立体,也不拖沓,非常适合改成短剧。就跟李总(于今无量创始人李峻丞)说,建议找番茄购买IP授权,我们自己来制作,紧接着就找编剧来改本沟通,后面筹备整体按照流程来做,促成了这个项目的启动开发。

你之前有过不少爆款女频作品了,风格也很丰富。你最初看到《好一个乖乖女》这本书时,你觉得它的哪些剧情桥段跟你之前见过的不太一样?

《好一个乖乖女》的简介是双强、大女主,但这在很多小说里都有,并不是让我觉得不一样的点。让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作者有在下功夫深挖女主这个人物的内核。女主角色一直在靠自己挣脱所有的牢笼,完全是一个自救者,就算是没有男主这个角色,他依旧可以冲出重围。因此,大女主人物的升华是很打动人的,跟以往别的大女主题材不太一样。

别的小说会有些悬浮,即便是大女主题材,但还是偏表面化,结局都比较玛丽苏。在这个小说中,你的目光会不自觉聚焦到女主,会觉得女主足够棒、足够优秀,所有吸睛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女主一个人散发出来的,因此,作者写了一位这么好的男主来配她,是很正能量的一部小说。

别的小说或者剧本能将女主人物进一步强化,从而达成这样的效果吗?

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要过分强求,虽然说这个类型比较创新,观众会觉得跟之前不一样,但我觉得它们一种趋势。在短剧内容市场,很多内容形式比较多元化,可观众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观众喜欢看大女主,但有的就喜欢看玛丽苏,有的喜欢看双强,《好一个乖乖女》就是更打动年轻的群体,更有长尾效应。

从一本书到一部短剧,书粉在短剧观众中占比多吗?他们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改编?

整体来讲还是比较match的。我跟原作者在某些地方都有更深度的思考。因为我们都是女性,可能有些观众会质疑为什么男主这样级别的地位和人设会哭?因为有时候你演到那个节点,演员会有感受,自然的落泪。这个故事从文字到真人演绎,其实是个填充血肉的过程。我经常跟演员说,你要成为他,而不是演绎他。

这是你第一次尝试看完一本书后将其做成一部剧吗?

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尝试,跟我个人喜好有关。像是《后来的我们》,就来源于我之前看过的小说,或者我自己原创的一些故事。

你如何判断自己看过的一本小说的市场化效果?

这可能跟我的经验有关,毕竟一本书,从阅读到改编成短剧,中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之前在字节工作过三年,当时所在的部门参与做了很多短剧,也是因为工作关系,当时看了很多小说,这些小说也都拍成了短剧,只不过集数比较少,这样的一段工作经验有助于帮助我判断一部小说的影视化呈现效果。

在字节的时候,已经是导演了。

对。其实我大学学的专业也不是导演,是广告学,但专业里是有影视广告课程,只是没有导演专业那么深。后来去了广告公司,遇到业务转型到视频,才陆续接触到拍摄。这些都为我后来成为导演做了不少铺垫。

你觉得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短剧,跟原创剧本拍摄的短剧,有什么区别吗?

从故事呈现来讲,小说的故事结构和原创剧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小说更还原小说氛围感,容易引起观众先入为主的逻辑思考,相对来讲,原创剧本会更偏向人物和事件的合理性,题材更加多元化些,两种类型要处理的重心不同。

即便能成功确定一本小说的影视化价值,修改也是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你当时跟编剧沟通时如何做删减?

原小说内容很丰富,女主有很多朋友,男主也有一些左膀右臂,但我们的重心是男女主的成长上,因此,塑造男女主才是重中之重,就此删掉了很多配角及相关的事件。再此基础上,不少男主段休冥的情节也删掉了,着重笔墨去塑造女主。我希望这个剧的女主能带给大家启发,她很不容易,也很坚强,我完全代入到类似的处境中,因此在塑造男主时,就想着如何将男主拍得更加完美,女主也值得这么好的男人。

先立人物,再做对应剧情

所以这部剧的前提是把女主人物立起来,再对应的被男主喜欢?

对,这是一部女性视角的剧。

有没有想过,如果这部剧增强剧情的情绪转折处理,弱化女主的人物塑造,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我觉得会是另一种风格。这确实跟主创理解剧本的侧重有关,一部好的IP,根据不用的制作方去展示自己的侧重。可能我想把女主人物做起来,在情节上做一定的还原和改编,千人千面,我也很好奇大家会从哪个切口来展示这个故事。

女主鹿鸣于属于女性成长励志的形象,这种人设是你一次新的尝试吗?

其实有类似的,但人物人设上还是有区别。我拍过的每个剧本人物内核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不管你的社会地位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像是我们之前有一部剧争议很大,很多观众觉得那部剧太虐,女主过于卑微,由于社会阶层太低,她需要去求男主换药,但从某种程度来讲,她的惨不是真的惨,反而是另一种强。任何事情都打不倒她,她就像一棵小草一样,无论被多少人践踏,都可以再次站起来。

你习惯在每个女性角色上加一些“内收”的处理。

没错,我觉得这是我个人一种风格,避免角色塑造扁平,它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第一次看的时候,会有争议,但你看第二遍、三遍时,会更加理解她,解读她,从而输出更多的观点。像《好一个乖乖女》的很多观众天天发我小作文,他们都在解读这个角色。

短剧到底还是强情绪的内容产品,这种偏内收的处理,会不会影响你的爆款率?

目前来说还不会。短剧受众在扩大,我个人也在成长。像去年付费剧比较强,我的内容重心在强情绪风格上,后来免费趋势扩大,我也更加在意短剧故事和人物的塑造了,都是点滴变化而来的。

你觉得鹿鸣于这个角色的塑造上,有哪几个关键的地方,保证了这个角色能成功立起来?

我觉得这个剧的人设底子已经很好了,我当时跟余茵说不要有太大压力,你就去感受她。在演的时候,余茵压力很大,老觉得这里应该这样演,那里该这样处理,我是希望她能代入这个角色。比如鹿鸣于对自己的画对白的那场戏,她老觉得自己没有演好,我告诉他好与不好都是好的,你代入这个人,她从那样糟糕的环境中走出来,靠自己的谋略走到现在,她能做到现在已经很棒了。怎么才算好,这太主观了,你感受她的时候,她当下是什么情绪,你来什么情绪就可以。余茵揣摩得很深,也很有爆发力,有主见,所以她成为了这个角色。

是不是在前期做了很多铺垫,所以鹿鸣于说出“睡一个”、“小丑”、“做梦”这类台词时,给人的情绪转折感官很强?

是的,演员们都很清楚自己所演人物的内核。这个角色不好演,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能让观众们捕捉到细节的前提是演员要非常的了解每场戏的情绪。

你一开始就定了余茵来主演女主?

我看了小说后就找她聊,问她是不是有兴趣,她看完后跟我的反应一模一样,选她就很适合了。

所以想拍好一部剧的前提是喜欢。

热情,确实能克服很多困难。这部剧的剧本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从12月初开始拍,时间很紧张,每天休息时间很少。

先定了余茵,再定了柯淳,是吗?

是的。

你怎么判断余茵跟柯淳的CP是否成功?

我跟柯淳没合作过,不是很了解他的风格,但我很了解段休冥。我觉得段休冥个子要很高,外在很霸总,内核又像狗狗一样阳光,形成一种反差感。我对柯淳的第一印象就觉得外观很帅,直播中又很开朗,精力很充沛的感觉,就定了他。至于CP感,我觉得是演员互相成就的,入戏之后又出现了化学反应,再用一些技巧去塑造CP感。

看配角演得也不错,比如大伯。

大伯太重要了。我们剧本围读的时候,我跟演大伯的老师说‘你是核心,所有矛盾冲入的核心,你要是立不住,那所有的矛盾冲突都不成立了’,我给他施压。

剧中“女诫”的线索表达得很隐晦,一开始没get到它暗喻的指向,后来才意识到它起到的作用。

女诫象征着控制,是原书里的信息,但没有珍珠首饰出镜率高。珍珠首饰的线索是我们主创后来加上的,它充当了一个更为外化的东西,可以将女主、女主妈妈、男主全部穿起来。大伯给戴上珍珠首饰,男主给摘下珍珠首饰说‘这么丑,不要戴了’,暗喻帮助她冲破束缚。

《好一个乖乖女》的镜头语言处理上,你是怎么考虑的?比如第29集,鹿鸣于和段休冥在KTV走廊的那场戏拍摄,使用了圆形画幅的镜头处理,产生了一种真真假假的感觉。还有34集,鹿鸣于被锁在黑暗的房间里,一道光束照着她,用了斜镜头,这种处理背后有哪些考量?感觉你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表达。

你看得蛮细的。那场戏是女主鹿鸣于第一次成功的反抗了鹿家,同时她确定眼前的男主确实很配合自己,执行力超强,是一把好刀。但是,在那场戏中,双方有信息差,女主开心的点在于眼前的男主很可靠,是把好刀,但男主的点是误以为她真的喜欢自己,因此,两个人产生的美好都有点不真实,就像你说的,是一种真真假假的感觉。因此,在整部剧中我加了高柔和处理,整个镜头看起来像梦境,包括在镜头拍摄上做了慢门摄影,强化了虚虚实实的梦幻氛围感。不过圆形的门框没有提前设计,是场地会所的门恰好有圆框,我想着这样一个构图正好能夸张点,增强戏剧感,就做了这样的处理。


还有禁闭室那场戏,房间本身就有一个很小的窗户,我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个完全封闭的小黑屋,就是因为那个带着小窗户的黑屋子就是女主本身的人生底色。那几场戏的构图都不是很常规,就是用特殊的光影和构图,增加观众的暗示感。


剧中有几处暧昧镜头,视觉尺度和氛围感控制得很合适,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这是女性导演的优势,可能更清楚女生观众的喜好,因此在一些地方会拍得比较直接带感,有些地方会比较收敛,让给观众有遐想的空间。在画面上做到‘欲而不色’。比如男主抢亲后带女主回去的那场戏,女主看似被压在下面,男主在上面,但女主其实是感情里的驾驭者,从而形成一种拉扯感。现在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都会对自我主体做强调,女主强势点,男主弱势点,形成性别反差会很好看。


剧中有些地方的处理挺韩剧。

当时拍这部剧,也没有想去复刻哪些韩剧,可能是因为柯淳的外观形象比较韩感,服饰搭配上也有类似的风格,但这些都是为了匹配角色,为剧情服务。剧中也有很多中式风格,我觉得整体去看。

加强对剧本的控制力

你现在会有看这部剧,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从哪些地方做加强和优化?

挺多地方的,比如拍摄场景和调度可以更丰富,还原一些原本比较有趣的主线配角,在一些细化的场景和镜头上,可以再做推敲。

这部剧上线后这么大的量,有预想到吗?

超出我预期的成绩,我知道这部剧一定会爆,但没想到破圈到这种程度。

会焦虑吗?

当然会焦虑,演员也挺焦虑。

这部剧之后,你会有哪些总结或者新的坚定?

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增加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力和把控力。现在越来越卷了,像你说的很多题材相似度很高,大家都在加码,如何去做到差异化是作为导演需要思考的事情。需要理解更深层次的感情内核,抓住所谓的标枪和钩子,熟悉其背后的逻辑,如果抓得足够准确,就能拉开区分度,能让你的剧情更值得细品,这是我今年会在剧本上下功夫的地方。

你觉得女频题材的推出跟市场的阶段性情绪相关吗?比如《引她入室》很火的阶段,像这种强逻辑的题材很受欢迎,但在春节期间《好一个乖乖女》作为一部小甜剧加轻度虐,很受欢迎。

这涉及到选题的规划,在什么节点上推什么类型的题材,可今年市场上也有没那么阖家欢乐的题材也跑出成绩了,只是《好一个乖乖女》比较正向,因此在这个阶段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不过你说的阶段性题材过渡和变化,我也有感触,像虐恋题材就不是很好跑。我去年拍了一部《落入大雾》效果还可以,前提条件是你需要跟当前类型的题材做区分,比如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强制爱、掐脖子,就不会有人买账,一定要做升级迭代。

今年春节以都市重生感情题材为主,没什么春节题材短剧了。

你没发现今年的题材跟横屏也越来越融合了吗?市场在泛化,题材会越来越综合。我觉得作为一位创作者,需要思考一部内容是否在春节期间传播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越来越多传统影视从业者来做短剧,但目前来讲他们整体成绩不是很乐观,对于短剧的一些情况,比如对人物的塑造不够等情况,也被传统影视人吐槽,有个观点说呼吁传统影视人认真研究短剧内容究竟是怎么做的,建议短剧内容从业者重视建立人物关系和事物,你这部剧已经在重视人物的处理了,你觉得传统影视人会对你们造成压力吗?

我觉得这件事要分主观客观看待。入局的横屏剧从业者肯定有他们的优势,能提高行业制作天花板,竖屏起家的内容团队更轻巧,执行效率更高。欢迎横屏团队入局提高行业的内容制作质量,这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我觉得当下看成功与否都只是短暂性的标准,免费趋势下,成功的标准正重新被定义,因此,无论谁入局,盘子只要在变大,就是好事情。如果用我前年拍的片子今年投,那肯定会扑。所以,观众的认知喜好在变化,整个行业在变。

新腕儿结语:

短剧行业真的变了,《好一个乖乖女》便是行业极速转弯的一个重要信号。

纵观今年春节期间上线的短剧,能跑到前排短剧的共同特点是创新,而这种创新源于本身对短剧内容足够娴熟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环境洞察,所做出的判断。

这需要足够眼光、胆量和市场敏锐度,还有很强的洞察力。

《好一个乖乖女》的主创团队本身的能力侧重很明显,其过往履历决定了他们注定会在小说IP改编短剧的内容风格中蹚出一条路来,只是成绩的天花板到什么程度,就考验团队的商业能力、市场洞察力和机遇了。

在看到《好一个乖乖女》小说后,于今无量团队决意投资开发这本略显特别的女频内容。不同于以往的女频内容,多数是玛丽苏小甜剧、虐恋,他们团队这次尝试多着笔墨打造女频大女主人设,全然以女性视角开启整部剧。

当下时代女性侧重于强调主体意识,他们借此开发对应的题材,而《好一个乖乖女》属于强输出大女主自强且坚韧的性格特质,最终回归了真正的自己,这样的题材迎合了年轻女性观众的喜好,为行业带来了新增量、新人群。

《好一个乖乖女》的现象级爆款成绩,是短剧内容成长的一项阶段性标志,这意味着横屏和竖屏已经进一步融合,内容题材的界限更加模糊,而从业者们对竖屏短剧内容会将更加尊重,这将是2025年留在牌桌最重要的一张筹码。

横竖界线越发模糊了,这会是共同的机会。

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加入新腕儿社群请扫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03-20 10:07:00
新腕儿
新腕儿
专注直播电商那些事儿
973文章数 1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韩娱真没人管了?5年8位女星自杀,生前遭遇绝望

头条要闻

美议员妄图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美留学签证 骆家辉发声

头条要闻

美议员妄图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美留学签证 骆家辉发声

体育要闻

我,16岁超市打工,32岁首次入选英格兰队

财经要闻

美联储放“鸽派”信号,美股黄金齐涨!

科技要闻

元宝“粘”不过豆包

汽车要闻

海洋网全新纯电SUV 比亚迪海狮05 EV将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旅游
健康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初中必会数学题,经变换转换目标函数,均值不等式轻松求解

本地新闻

春色满城关不住|钟祥宝藏打卡地,“梅”你不行!

旅游要闻

速戳!深圳站进站指南,让出行更高效

探访:北京人都知道的三甲中医妇科

军事要闻

普京与特朗普长谈2.5小时 乌克兰要谈话"全部细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