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老外的彩虹屁居然比中国公知的更加魔幻!
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小时候看《意林》,我是真以为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美国小孩生吃老鼠锻炼意志,日本马桶水能直接喝的!
如今打开TikTok,发现老外们正用同样的套路,把中国吹成了“乌托邦2.0”——比如某位外国博主对着中国公交车专用道热泪盈眶:“看看!中国司机们是如何尊重公共交通道的,竟然没有一辆车会去占道!这在你国可能吗?”
这熟悉的味道,差点没把我的老腰给闪到了。[捂脸]
笑死,中国司机当然不敢占公交车道——因为头顶有监控探头,脚下有实线罚款,背后还有交警叔叔的凝视。但到了老外嘴里,这却成了“公民素质的奇迹”,仿佛中国人人均道德标兵,连刹车都带着儒家风范——“吾辈行车应谨慎,如同治国理政一般,谨守分寸,勿急躁。刹车虽是及时之举,亦需从容不迫,以不惊扰他人。保持清明心境,方能做到安稳行事,循序渐进,安享平和之道。”
更魔幻的是,这种“反向意林”已形成产业链:
比如中国幼儿园小孩包饺子被解读为“东方早教秘术”,跳皮筋成了“少林功夫预备班”,连午睡叠衣服都能让外国网友破防:“美国小孩15岁还不会倒果汁!”
在老外眼中,连中国幼儿园小学生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绝对的精英![捂脸]
老外:“只要给他们一个球,不用老师教他们就会自己拿球来锻炼了!”
“美国八年级的学生,会的技能还没有中国幼儿园的学生多!”
“这特么就是我们未来后代的老板啊!”
而且这真的不是一两个老外在口嗨,是成建制的,或者是自发的。
比如评论区有不少老外都在反思:
“我今年都31了,还没他们幼儿园小学生会的多!”
“我们注定是要失败了”
“我现在学中文还来得及吗?”
好家伙,原来全世界都一个样,都是谁强谁有理,即使无理人家都能帮你找到合理的点来吹捧。小时候看《意林》以为外国是天堂,长大后发现天堂里全是流浪汉和枪击案;现在老外看中国短视频,以为我们人均三头六臂,幼儿园毕业就能开挖掘机。[捂脸]
当年我们信过的套路,如今成了对方的精神麻药
国家强大后,连吹捧都变得“科学”
为什么“反向意林”能席卷外网?
本质上都是是“实力碾压催生的认知重构”。当中国GDP突破13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千万辆、5G覆盖率全球第一时,老外尤其是BBC再也不能用“脏乱差”的阴间滤镜糊弄观众,只能转向“魔幻现实主义吹捧”。比如现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断粮之后,BBC就只拍深圳CBD的玻璃幕墙,不拍城中村的烟火气,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阴间滤镜。
这么好看的城市照片,BBC你不要命啦!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面对老外的“反向意林”,不必沾沾自喜,更无需恼羞成怒。
吹捧与抹黑,本质是一体两面,20年前我们因信息差被“意林体”忽悠,20年后对方因认知失调造“中国神话”。但真正的底气,不在于有多少外国博主替我们说话,而在于持续用实力打脸偏见——
毕竟,国家强大的最高境界,是连对手都不得不为你编造新的童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