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寒假即将结束了。有孩子觉得假期太长了,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外班 ,日复一日,真是太长了。有孩子觉得假期太短了,还没有得功夫好好玩玩儿,寒假就结束了。
总之,感觉长也好,感觉短也好,这样的假期不是多数孩子想要的。
但不想要也没办法,孩子们的“命运”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大本、小本的作业要求,参加这个“集训营”、那个“冲刺班”,读不完的名著、写不完的读书笔记,还有家长和老师的其它要求等等,这些哪一项由得孩子们自己说了算呢?
以初中二年级为例,尽管北京已取消了所谓的地理、生物“小中考”,但有的地方还在坚持。这不,在这些地方又冒出了不少“地生集训班”。
初二学生如此,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又何以堪?实际上,从小学到中学,哪个年段孩子们的假期都是被安排得非常“充实”。
这里不排除有老师留的作业不多,不排除有学生不参加各种课外班,不排除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到祖国乃至世界各地去旅游观光,也不排除有学校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假期研学活动,但这些毕竟是少数,甚或极少数。
照实说,老师和家长们也不是不想给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假期。应当说,他们这样做,也都是有压力的。虽然来自他们的压力有不同,但都是对孩子们“负责”的表现。在他们看来,“亡羊补牢”也好,“笨鸟先飞”也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好,假期中多做一些、多学一些,总是好的。这样,将来才能考出“好成绩”,上所“好学校”,长大后能有份“好工作”。
本人今已年近八旬,儿孙满堂,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感同身受,非常理解老师们工作的不易,也非常理解家长们为孩子们的苦心。但这种现状,毕竟是不正常,也是不该有的。
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是社会的问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教育本身来说,归根结底,还是个“减负”的问题。但说到“减负”,从上至下,我们喊了多年,也拿出了不少办法,可就是一直减不下来。为什么?责任不在老师身上,也不在学校身上,更不在家长身上,而是在我们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身上,尤其是在能够制定并出台政策的教育管理部门身上。
比如:在课程的设置上,在教材的编写与审定上,在各级招生考试的命题与录取上,在对“减负”政策出台与实际效果的落实上,在给予各级各类学校的政策与管理上等等,无不都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影响着老师教学,影响着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而这些都势必最终会给孩子带来“不应有”的压力。
学习是需要刻苦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有“管”有“教”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但当下这种无边际、无止境的“内卷”,绝不是我们中小学教育应有的“常态”。
给孩子们一个稳定、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吧。不必担心他们学少了,学浅了,就成不了人才。
本文作者为原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校长朱靖华
扫码购买朱靖华著作《做朴实教育》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朱靖华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