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再有人拿“农民没交社保”说事,请把这篇呼他脸上去

0
分享至

最近写了几篇呼吁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看留言,还有一些人在说“农民没交社保”。

我在那篇《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到800元的8个理由》中已有论述,我知道,有些人是不知道,有些人是没看懂,有些人是装糊涂,但不管怎样,为方便大家使用,我细细展开再写一篇——以后还有人拿“农民没交社保”说事,请把这篇直接呼他脸上去。

一、农民是最早交社保的群体

在《8个理由》中第二理由中已经说了,“农民是最早为全社会缴纳社保的群体,这里说的是公粮,包括‘三提五统’等。”

农业税是典型的不公平税赋,你现在交个人所得税,还有个起征点,农业税是没有的,不管产量多少,自用还是外销,统统都要全额计征的。而且,“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是农业税,“二税”是“三提五统”,即村提留三项: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乡镇统筹五项:教育费、优抚费、交通费、民兵训练费、计划生育费。“三税”就是各种名目的集资摊派,什么教育、交通、治安、计生、电网、新房、旧房等等,其实就是乱收费。

我为什么不厌其烦写这些?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就好像至今很多城里人还不知道“农民老了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块养老金”一样。

整体下来,税费负担在20%-30%之间,这是个什么规模呢?以前总说地主压榨农民,但根据历史学家高王凌的测算,地主占有的农业“剩余”大概在10%-12%之间(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耕农)。换句话说,要说从农民身上汲取剩余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和这几十年相比。

还没完,还有各种隐形的方式,比如服劳役,修桥修路修水库疏通河道等等,每年要承担15-30个义务工。更厉害的是“剪刀差”(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提高工业产品价格),有研究数据显示,光是“剪刀差”,农民每创造100元财富,就要向城市输送25元。

我爸妈说,那时候“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下的谷子只能吃到过年,开春后就断粮了,红薯出来吃红薯,胡豆出来吃胡豆。我小时候,偶尔米饭里掺点红薯粒,我爸坚决不吃,因为吃伤了。

综上,那个时代的农民,把维持最低生产生活之外的一切剩余都上交了,承担的税费劳役之重,除了名称不叫社保,比后面交社保的人交得多多了——说“农民没交社保”,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的无耻之徒罢了。

二、“视同缴费年限”算怎么回事?

我知道,还会有人说:不管怎么说,农民没交就是没交。那好,“视同缴费年限”算怎么回事?

1998年之前,大多数企业职工没有交社保,但工龄直接被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没有交社保,工龄同样被视同缴费年限。请问:农民为什么就不能一视同仁?

好,我再退一步,如果说工厂机关等城里的工作才算工龄,那你告诉我:下乡知青都能算工龄,农民为什么不算?

好,我知道还会有人有意见:毕竟1998年和2014年之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交,而农民没有交。行,那我们就从1998年开始算起,假设农民18岁才开始下地干活,今年60岁的农民有16年工龄,70岁的农民有26年工龄,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每个月应该拿多少养老金?800块多吗?

这么简单的事实和逻辑,没必要还要我继续展开了吧?

三、农民的孩子交了社保

就算是农民没有交社保,但他们的孩子交了,不管是进城务工,还是当了城里人。

不要说“农民归农民,孩子归孩子”,搞清楚一个事实:中国的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你现在领取的养老金不是你当初存下来的(你存的早就被比你早退休的人领了),而是靠现在正在工作的年轻人交的养老保险(企业支付的部分,本质上也是员工的,属于用工成本的一部分)。那问题来了:农民的孩子交了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用于自己的父母?自己孩子缴纳的自己不能用?

不要觉得我这是奇谈怪论,胡说八道,这是基本事实。如果你是农民的孩子,这是你需要知道的;如果你是退休人员,想不明白……那就再想想。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公共养老金网页上,至今依然保留着“缴费给家乡的父母、祖父母养老”的宣传。日本80年代也是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来到城市,农民养老金账户不足,因此日本公共养老金改革为现收现付,不同群体互济,于是有了前面的宣传语。

只要是现收现付,就必然有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缴费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拿到多少,尤其是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实际上,职工养老保险断缴的人越来越多,已经从2011年的2956万人增长到了2022年的6325万人,遵缴率从85.2%下降到了80.8%。为什么?信心不足,鼓励不够啊。

我在《8个理由》一文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能够把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0元/月,对于农民的孩子来说,缴社保就当是给爸妈开了个800元/月的“亲情账户”,多少还能有点安慰不是?

我就是在赡养城市老人的农民的子女。我每个月在上海缴纳将近3000元的养老金,而我的身在北方某农村的父母却几乎没有任何养老金。因为没有养老金,他们也一直会保持着某种危机感,都60多了还要一直工作干活挣钱。我父亲今年64了,去年刚做完支架手术,就又去工地干活搬砖了。母亲62了,也还在务农挣钱。很心疼他们。会偶尔给他们打钱。但他们内心深处的危机感改变不了。退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啊?农村老人永远都不知道。

这是那篇文章下面的一条读者留言,这段话,说出了多少农村出来的孩子内心的痛。

四、财政补贴是怎么回事?

说了半天,我知道,还是会有人坚持说,交了才有,没交就没有。好,那你告诉我:财政补贴是怎么回事?

你领到的养老金,有一部分是财政补贴,是纳税人的钱。一般说来,出于基本的公平理念,应该是收入低的补贴高,收入高的补贴低甚至不补贴,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看下图:



这个图是聂日明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须正视基础问题》一文中制作的,看不清楚请一定点开看大图,感受一下数字的力量。

机关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最高,2021年已达6483.8元,财政补贴2211.3元;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3047元,财政补贴482.8元;城乡居民(含农民)月均养老金190.9元,财政补贴163.9元。

这个数据不需要我解释了吧,够惨烈了吧。

为什么我在《8个理由》一文中说“可以降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标准,假设降低到4000元/月,一个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就能省出两个半农民”,这不是随口说的,而是正好去掉了财政补贴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替代率(退休后可以领到退休前工资水平)高达80%以上,有些人领到的退休金甚至比在职时的工资更高。这是一个什么水平?除了那些高福利国家,很多发达国家也不过50%-60%,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也要缴40年才能达到50%。

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千万不要说这是因为你们缴得多,因为你们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给的,缴得多等于你们给自己变相加薪。实际上,你们也确实缴得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职业年金单位8%+个人4%,两者合计36%,这同样是一个高得离谱的数字,发达国家一般也不超过20%。

去年9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保险法实施评估”课题组成员发布调研报告,执笔者是学会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一干人等,里面就提到应该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费率,把替代率调整到50%左右。

这种现象既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悖,也与资本主义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追求公平的制度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客观规律不符,而前苏联的崩溃、智利将公共养老金全面私有化背后都有和公职人员养老金异常丰厚导致广大劳动者不满有关的影子。”——这是报告原文,想给我扣帽子的读者去找中国体制内最权威的那帮人去。

总有人说我“挑拨社会矛盾”,自己占了便宜,还希望别人一声不吭——这么美的事情,就不要想得那么美了。还有人拿我IP说事,既然你诚心诚意发问,我就大发慈悲告诉你——因为我有良知,不忘本。

顺便说一句,企业退休人员就不要站出来反对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了,你们也不算高,目前所有的方案都没有说要降低你们的退休金,2014年你们跟体制内比还差不太多,现在只有一半了。我以前也在三线厂上过班,我尊重爱戴的师父和师公都下岗了,我深知其中的痛苦,既然有过相似的经历,请多一点感同身受,莫要把优越感建立在农民身上。

5、什么叫基础养老金?

最后一个理由,也是现代国家的常识:不是交了才有,没交也可以有。这部分叫基础养老金,或者叫救济金。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都有,有些是普惠的,有些有条件和门槛,比如加拿大需要18岁后至少居住满10年,满40年领全额一个月700多加币,年收入超过9.3万加币需要返还,超过14.2万加币取消。这是基础养老金,还有救济金,比如美国这种强调“工作伦理”的国家,针对贫困老人也有救济金,一个月最高可以领接近1000美元。

所以,根据中国实际生活水平,基础养老金800元是一个不高的金额,同样可以设置收入门槛,月入不足3000元可补齐3000元,最多可领取800元,超过3000元取消。如此一来,从制度设计上,无需考虑“农民没交社保”这个问题,也可以覆盖城乡所有低收入老人,上面第四部分所说的财政补贴额度就够了,无需额外支出。

总有人说“这件事多么复杂”,“哪里来的钱”等等,实际上,这个事情难吗?一点都不难。

就说到这里吧,我觉得我已经论述得足够充分了,没必要再说了。

实际上,我知道,对有些人来说,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骨子里觉得农民是贱民。这个理由我建议就不要说了,那些人就算做得出来,也不敢说出口的,毕竟这是2025年了。

昨天晚上,我去看了《唐探1900》,结尾周润发在法庭上痛陈,说你的衣服是华工洗的,你家里新鲜的菜是华工送的,脚下的房子是华工修的……那个时候,我想起的,不是别的,是一代中国农民。



这一代农村老人,国家欠他们最多,刚出生碰上大饥荒,侥幸长大成人,又碰上计划生育,为了养家外出务工遭遇各种制度歧视,如今老了,孩子又不在身边(进城为各位大爷服务去了),还要拖着病躯下地劳作。至今犹记,前些年和爸妈回老家,路边看到一位老人,深深地佝偻着身躯,头都快埋到大腿了,我走过去了,又回头去给了他一百块钱,我妈说:没有人给他钱的,你不知道他有多高兴。

难道,要等到他们都死光了,就不欠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姐弟恋成真!曝秦岚和魏大勋秘密同居,45岁女神甘愿为爱放下矜持

姐弟恋成真!曝秦岚和魏大勋秘密同居,45岁女神甘愿为爱放下矜持

毗那夜迦
2025-03-24 01:00:03
36岁景甜增肥后气质大变,脸肉肉地,更像清纯女大学生了!

36岁景甜增肥后气质大变,脸肉肉地,更像清纯女大学生了!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3-21 14:28:22
中国科学家突破193纳米激光技术,光刻机核心技术获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家突破193纳米激光技术,光刻机核心技术获重大进展!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3-23 12:40:03
郭嘉文疑获李泽楷大力支持,又开美甲新店!不再和梁洛施暗自较量

郭嘉文疑获李泽楷大力支持,又开美甲新店!不再和梁洛施暗自较量

娱乐团长
2025-03-22 15:59:31
全运会爆大冷 江苏女排1:3输球 天津女排2:3 资格赛最新战报

全运会爆大冷 江苏女排1:3输球 天津女排2:3 资格赛最新战报

阿览
2025-03-23 21:40:16
蒋家第四代宣布在杭州开启新生活

蒋家第四代宣布在杭州开启新生活

参考消息
2025-03-23 09:57:54
ProMotion有望出现在iPhone 17基础版上

ProMotion有望出现在iPhone 17基础版上

cnBeta.COM
2025-03-24 00:20:09
网友们发现了鸦片战争中的12个细节

网友们发现了鸦片战争中的12个细节

清晖有墨
2025-03-16 16:52:46
医院最新通知:以后住院病人无明确症状,不得做头胸部CT…

医院最新通知:以后住院病人无明确症状,不得做头胸部CT…

医客
2025-03-21 12:08:59
中越恩怨史:越南忘恩负义了吗?

中越恩怨史:越南忘恩负义了吗?

战争的艺术
2025-03-21 14:42:18
败方MVP!NBL总决赛落下大幕 前骑士后卫德拉维多瓦斩获总决赛MVP

败方MVP!NBL总决赛落下大幕 前骑士后卫德拉维多瓦斩获总决赛MVP

直播吧
2025-03-23 14:51:10
人情薄如纸!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难忘那夜的秋雨!

人情薄如纸!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难忘那夜的秋雨!

霹雳炮
2025-03-03 14:09:01
马斯克变性儿子登杂志封面并拍写真,马斯克:我儿子死了

马斯克变性儿子登杂志封面并拍写真,马斯克:我儿子死了

三言科技
2025-03-23 16:23:10
再见,皇马!“伪亿元巨星”正式遭出售!曼城主力自荐加盟

再见,皇马!“伪亿元巨星”正式遭出售!曼城主力自荐加盟

头狼追球
2025-03-23 14:05:16
郎咸平大赞:李嘉诚卖43个港口给美国,是一生最英明决定

郎咸平大赞:李嘉诚卖43个港口给美国,是一生最英明决定

泸沽湖
2025-03-17 11:16:53
中央气象台:25日至29日寒潮来袭,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剧烈

中央气象台:25日至29日寒潮来袭,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剧烈

界面新闻
2025-03-23 18:04:02
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附允历史观
2024-08-22 11:15:44
爆款短视频炸出“冷清周庄”:商户吐槽“三天不开张”

爆款短视频炸出“冷清周庄”:商户吐槽“三天不开张”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03-23 15:20:06
多国发布警告:谨慎前往美国

多国发布警告:谨慎前往美国

新京报
2025-03-23 14:29:59
曝河南幼师刘玉环去世!年仅38岁,老公提前让岳母买寿衣太寒心

曝河南幼师刘玉环去世!年仅38岁,老公提前让岳母买寿衣太寒心

裕丰娱间说
2025-03-23 09:52:04
2025-03-24 02:08:49
多村来信 incentive-icons
多村来信
谢谢关注
8文章数 2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专家:泽连斯基突访前线 特朗普或低估泽连斯基韧性

头条要闻

专家:泽连斯基突访前线 特朗普或低估泽连斯基韧性

体育要闻

郑钦文两盘战胜汤森德 晋级迈阿密站16强

娱乐要闻

山河舞台现原形!江一燕咳血撕碎剧本

财经要闻

合肥通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改情况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发声:你可以不买,但不必烧了它

汽车要闻

搭1.5T发动机 大众新速腾申报图曝光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艺术
手机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速戳!深圳站进站指南,让出行更高效

ACL穿越火线官宣,八支亚太顶尖强队参赛,CFPL有望五队晋级EWC!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AWE探展神器刷屏!浩瀚M7手机稳定器引爆万物AI跟拍热潮

军事要闻

特朗普:除了我没有人能阻止普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