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国打响贸易战第三枪,特朗普这招“对等关税”有多狠?

分享至

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150天内,对贸易伙伴是否对美国商品、服务或农业征收不公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展开调查,并据此确定是否对其实施“对等关税”。

这是继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加墨两国被暂缓30天)、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关税后,特朗普挥出的关税第三棒。此举被认为是特朗普对外发动“贸易战”的扩大和升级。

“对等关税”有何特别之处?冲击力究竟有多大?实施前景又如何?

对等关税,狠在哪?

先说说“对等关税”是什么。

对等关税,又叫报复性关税,是指一国在进口商品时所征收的关税税率以出口国对进口国相同的商品或同类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为准。

简单来说,如果美国认为某个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太高,美国就可以对等地提高对该贸易伙伴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关税税率。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如果美国商品、服务或农业在外国市场面临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美国将采取一切适当措施,包括使用“对等关税”来消除这种壁垒。

说白了,对等关税就是特朗普手里的一张“大棒”,用来敲打那些他认为对美国商品征收了不公平关税的贸易伙伴。



那么,对等关税的杀伤力有多大呢?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对等关税的杀伤力取决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的互补性和依赖程度。如果双方贸易互补性很强,一方加征关税,另一方必然受损,这种时候对等关税的杀伤力就比较大。

但是如果双方贸易的互补性不强,甚至存在逆差,一方加征关税,另一方可能并不在乎,这种时候对等关税的杀伤力就比较小。

此外,对等关税的杀伤力还取决于加征关税的商品种类。如果加征关税的商品是贸易伙伴的出口支柱,那么杀伤力自然很大。反之,如果加征关税的商品在贸易伙伴的出口中占比较小,那么杀伤力也就有限了。

特朗普为何此时祭出“对等关税”?

专家认为,特朗普此时祭出“对等关税”,一方面是为了兑现其竞选承诺,即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为中期选举造势。

从竞选承诺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一直将减少美国贸易逆差视为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自其上台以来,美国贸易逆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扩大。这让特朗普感到十分不满,因此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来扭转这一局面。

从转移国内矛盾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目前面临着中期选举的压力。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他需要做出一些能够吸引眼球的举措。而加征关税、打响贸易战无疑是一个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当然,特朗普此举也可能与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有关。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日益增多。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哪些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那么,哪些国家可能会成为特朗普“对等关税”的首批目标呢?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说法,“对等关税”将针对那些对美国商品、服务或农业征收不公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伙伴。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哪些国家可能会受到影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