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谁能想到,平时说的这句玩笑话,竟真在普陀区的裘阿姨家里应验了——楼上装修婚房,砸穿了楼板,一下子把两户人家都变成了“洞房”。
一次正常的装修,怎么会变成了“天降横祸”?还演变成了持续数月的邻里纠纷?
装修竟挖出“天坑”
去年夏天,陆阿姨满心欢喜地准备把家里好好装修一番,给儿子当做婚房。但装修工人撬开木地板后才发现,卧室的地面居然凹下去了一块,形成一个2米x2米见方的“大坑”,而且坑底是一块木板,不是钢筋水泥。
虽然吃了一大惊,但想着儿子婚期将近,不能耽误工程进度,陆阿姨便让工人赶紧用三角铁焊接一下,把“洞”填起来。
没想到,工人在修补时一脚踩破了木板,出现了一个贯穿的大洞。楼下裘阿姨家的天花板突然塌了,装修时迸出的火花也落在卧室的衣橱顶部。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把裘阿姨吓得不轻,当时家里只有她和90岁的老父亲,虽然没人受伤,但裘阿姨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惊惧之下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
“衣橱顶上突突冒灰,石膏板哗啦啦往下掉,吓死了。”60岁的裘阿姨说起来仍心有余悸,“我立刻就打了110,然后冲上去理论,结果发现他们家的地板就像纸糊的!”而楼上同样满腹委屈:“买房的时候中介没提过,好好的房子怎么突然有个洞呢?现在装修队都不敢进场了......”
警察到后告诉他们,在没有达成一致的修复意见之前,装修必须停止。两位阿姨争执不下,决定找街道调委会来主持公道。街道调委会介入后调查发现,这竟是十多年前埋下的祸根。
这栋老公房共有18层,每户面积约70平,裘阿姨和陆阿姨家的房子,原来属于同一业主所有,前房主为了打造复式住宅,私自开凿了承重结构,在小卧室里装了扶梯。2009年前后出售房屋时,该房主仅用木板简单封堵就分户出售了。
“这简直相当于在楼里埋了颗定时炸弹!”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违规改造会导致房屋结构不稳定,严重影响整栋楼的抗震性能,影响其他居民的安全。
责任认定成僵局
楼板破损的原因找到了,但提到修复责任时,裘阿姨和陆阿姨又产生了分歧。
一开始,在街道调委会的调解下,陆阿姨已经同意修复楼板并赔偿裘阿姨的损失,之后再去找原房主追讨赔偿。但裘阿姨思来想去,认为楼板是房屋的承重结构,一定要聘请有修复资质的企业来修复。
陆阿姨找人打听了一下,得知专业承重结构修复要好几万元时,态度急转直下:“我也是受害者,凭什么要当冤大头?”裘阿姨寸步不让,坚持要看到“盖着红章的检测报告”,还提出要保证自己家的地面和衣橱完好无损,双方为此多次发生激烈的争吵。
于是,楼上不愿意继续修补,楼下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双方陷入僵持。裘阿姨带着老父亲住到了外面,越想越气不过,还是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热线将该纠纷转交给普陀区某街道城管执法中队进行处理。
修补过程中
执法人员获知后,立刻来到陆阿姨家了解情况,认为给楼板打洞的行为确实破坏了房屋的承重结构,并要求立刻修复。
但究竟应该谁来修?裘阿姨认为,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一名无辜的受害者,不应承担楼板的修复责任。而陆阿姨则表示,她也是受害者,之前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愿意先行承担楼板的修复费用,谁曾想裘阿姨反反复复,今天要医药费、明天要住宿费,所以拒绝履行承诺。
“法理+情理”共同破冰
天花板总开着个洞不是办法,裘阿姨无奈转向普陀区信访办寻求帮助。区信访矛盾纠纷调委会调解员郑怀水及时联系了裘阿姨,“她说话带着哭腔,有时候感觉都喘不过气来,整个人很憔悴。”郑怀水说,经过几次沟通,裘阿姨很信赖他,并一再强调安全底线不能妥协。
可当郑怀水联系陆阿姨,希望进行面对面沟通时,对方却很抗拒,“我装修自己家,凭什么要为前房东的错买单?”眼见陆阿姨调解意愿较差,郑怀水邀请律师蒋险峰共同做陆阿姨的“思想工作”。
他们一起为陆阿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陆阿姨,如今房屋的管理责任因产权变更已经转移给您了,退一步说,当初买房时,咱们是不是应该多个心眼,找个验房师全面检查一下?说不定就能发现问题。现在您装修时损害了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裘阿姨的合法权益,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事后再向原房主追偿。”听了蒋险峰的法律分析,陆阿姨的态度逐渐松动。
郑怀水乘胜追击,和陆阿姨分析,“楼板是房屋承重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是现在贪图‘小便宜’,随便找家企业来修补楼板,万一日后楼板再次损坏,不仅会影响到楼下住户日后生活的安宁,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就像人的脊椎骨断了,随便打个石膏能行吗?”
陆阿姨似乎被说动了,但仍表示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对楼板进行修复花销太大。城管执法人员向她解释,会提供具有政府许可的房屋承重结构修复资质施工企业名单,收费公开透明。郑怀水也告诉她,“您放心,我会在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及安全,协助现场搬迁工作,您二位不用担心。”
修补完成
最终效果
最终,经过连续三周的“背靠背”调解,陆阿姨终于松口,聘请了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对楼板进行修复,并在修复完成后出具了检测报告。裘阿姨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意。
“遇到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时,既需要刚性的执法监管,也离不开柔性的人文关怀。”郑怀水说:“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好每扇窗后的忧心事,才是城市治理最温暖的答卷。”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刘雪妍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ro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