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在四季旅行
在华盛顿的一片混乱中,总统与普京的通话让莫斯科方面欣喜不已。
唐纳德·特朗普站在椭圆形办公室,身后是罗纳德·里根的画像。图片来源:安德鲁·卡瓦列罗·雷诺兹/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华盛顿可曾有过比这更春风得意的日子?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才刚满四周之际,就令人震惊地转向了莫斯科,扭转了自2022年普京入侵乌克兰以来美俄多年破裂的关系。首先,特朗普批准大幅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这让俄罗斯政府喜出望外,其发言人称该机构是“干涉”他国事务的工具。美国之音电台这个冷战遗留项目可能很快也会被砍掉,其对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的报道长期以来一直激怒着克里姆林宫。“没错,把它们关掉,”特朗普的亿万富翁好友、有时会与普京对话的埃隆·马斯克在周末发推文说道。
接着,周三,美国参议院投票确认了前民主党女议员图尔西·加巴德,她是特朗普提名的颇具争议的国家情报总监人选。加巴德和特朗普本人一样,经常放大俄罗斯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观点,这也是前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拒绝投票支持她的关键原因。但在上个月加巴德的确认听证会上,共和党参议院会议中还有许多共和党参议员表示对她的提名感到不安,而现在麦康奈尔是唯一的反对者。这些人曾经都是坚定地誓言要支持乌克兰直到其击退俄罗斯的中坚分子。而现在,他们甚至不敢反对特朗普提名的一个人选。
同一天,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首次与普京进行了正式通话。这对乌克兰来说再不祥不过了,这清楚地表明,这位曾称赞俄罗斯对邻国发动的战争是具有战略“天才”之举的美国总统,现在打算按照普京的条件来促成停火。根据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相关消息,此次通话中友好地提及了二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的联盟关系,并决定“立即”启动和谈。之后特朗普才给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打了电话。他更倾向于哪一方参战者,这再明显不过了。
后来在椭圆形办公室,一名记者问特朗普:“你是否将乌克兰视为此次和平进程中的平等一员?”“嗯,”他停顿了很久,沉默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他最后回答道:“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认为他们必须实现和平。他们的人民正在遭受杀戮,我觉得他们必须实现和平。我曾说过,卷入这场战争不是个明智之举”——仿佛乌克兰对于十万多俄罗斯军队的无端攻击还有选择的余地——“我觉得他们必须实现和平。”
普京发动入侵是在三年前的这个月,当时乔·拜登谴责俄罗斯领导人是杀手和暴徒,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军事援助,并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每当提及和谈,拜登都承诺美国不会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就涉及乌克兰的问题采取行动。但在周三,特朗普似乎故意要羞辱乌克兰,主动表示他和普京“很可能”很快会在沙特会晤,而且明确不会邀请泽连斯基。特朗普甚至似乎采纳了克里姆林宫关于俄罗斯为何应该能够保留从乌克兰非法夺取的领土的血腥帝国理论,毕竟,“他们为那片土地而战”。难怪莫斯科国家电视台上兴高采烈的专家们很快就开始吹嘘俄罗斯的“巨大成功”。
几个月来,特朗普的一些较为传统的共和党支持者一直在误导美国公众、欧洲盟友和陷入困境的乌克兰,他们声称特朗普一旦重新上台,将成为罗纳德·里根的转世,决心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并通过里根标志性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方式为乌克兰争取公平的结果。当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露面,对那些辩护者的言论加以嘲弄时,你几乎都能听到他的笑声。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仍然钦佩普京,仍然对乌克兰毫不在乎。“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忍辱负重”简直可以成为特朗普的个人座右铭。当然,他一直都打算向乌克兰施压,让其以土地换和平,把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抛诸脑后。至于美国对保障乌克兰免受俄罗斯未来入侵的承诺?那就别想了。
万一有人想把特朗普的话仅仅当作一种谈判策略而不予理会,总统的两名内阁部长被派往欧洲执行任务,这凸显了特朗普站在普京一边的程度。在布鲁塞尔,特朗普的新任国防部长皮特·赫格斯特告诫欧洲盟友,美国不能再为他们的安全操心了,并实际上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任何可能性。赫格斯特断然对乌克兰关上大门,不仅排除了可能保障乌克兰免受未来俄罗斯侵略的那种安排,而且在尚未进行任何一轮谈判之前,就放弃了对普京的一个关键制衡点。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被派往乌克兰,不是为了提供更多援助,而是带着特朗普的要求,即被围困的基辅政府要通过同意提供价值约五千亿美元的稀土矿物来补偿美国过去的援助。拜登过去常常将美国在乌克兰的角色定位为在专制与民主的全球较量中的堡垒。而特朗普呢?他的做法似乎更像是黑帮的勒索:交钱,否则我们就让普京把你生吞活剥了。这也是特朗普的一贯做派。事实上,2017年,他的第一任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在五角大楼曾有过一次著名的爆发,他称总统是个“该死的白痴”,部分原因是他对特朗普将美国士兵比作只为付钱的国家打仗的雇佣兵感到愤怒。
在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前夕,美国抢先决定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这一决定的时机似乎是特朗普有意为之的挑衅之举,简直就是在让人把它与二战前夕内维尔·张伯伦与希特勒达成的灾难性的慕尼黑“我们时代的和平”协议进行不利的对比。正如资深欧洲外交官、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所评论的那样:“在谈判甚至还没开始就做出重大让步,这肯定是一种创新的谈判方式。1938年的张伯伦都没做到这么过分。反正那场慕尼黑协定的结局很糟糕。”
毫无疑问,美国决定再次选举特朗普,其必然结果就是出卖乌克兰,这就像是一场自11月5日晚上以来我们一直在慢动作中看着它发生的车祸。对于那些一直对特朗普关于乌克兰的计划发出警告的人来说,周三的种种披露感觉就像是车祸终于发生了。曾担任特朗普国家安全顾问、后来公开与他反目的鹰派共和党人约翰·博尔顿表示,他的前老板已经“实际上向普京投降”,并且似乎准备迫使乌克兰接受“一项可能是由克里姆林宫起草的解决方案”。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鉴于即将举行的选举中其所在政党的民调支持率已跌至15%左右,很可能会成为跛脚鸭总理,他宣称欧洲拒绝接受“强加的和平”。但实际上,谁能阻止特朗普呢?在去年的竞选活动中,他曾吹嘘自己能在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战争。他违背了那个承诺,但在他重新掌权后的24天里,他已经明目张胆地表明了自己打算如何去做。对普京来说,今年的圣诞节来得真早。♦
作者简介:苏珊·B·格拉瑟 (Susan B. Glasser ) 是《纽约客》的一名特约撰稿人,她每周都会撰写一篇有关华盛顿生活的专栏文章,也是《政治场景》播客的主持人。她还是《分歧者:特朗普在白宫,2017-2021》一书的合著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