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大教授分享佛系养娃的经历,直言接纳孩子,别来毒害普通家庭了

0
分享至

“我家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我只要求他快乐。”

“卷什么啊,开心快乐最重要。”

在教育内卷比较严重的当下,冲出了一波“佛系躺平”的家长,这些家长完全对着干,从“内卷”孩子,进入到“完全不管”孩子的极端。

“只要孩子快乐”真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

那也得看家长能给孩子兜多少底。

北大教授佛系养娃经历

北大历史系顶级教授赵冬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

孩子出生在国内顶级“卷娃圈”北京海淀,不过赵冬梅没有随波逐流,别的孩子各种学,各种卷,她就主张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进入小学,别的孩子从拼音到数学到英语,都是很有基础的,她的儿子一对比跟个“二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有了一系列的反应。

比如说不受老师待见,比如说社交方面也容易被边缘化。

进入初中,更为明显,孩子的精神压力更大。

一方面是学习跟不上,另一方面是不受待见,到初二的时候,孩子的状态糟糕透了,每天都是“装病”不去上学。

最后孩子辍学了。

有段时间儿子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打游戏,不出屋,迷茫又痛苦。

赵教授表示最初也因为这件事吵过、闹过,无法接受十几岁的孩子就辍学在家的事实。

不过后来她们沟通之后还是决定接纳孩子。

不仅支持孩子辍学,还鼓励孩子追求梦想。

她的儿子做过了很多尝试,编程、服装设计、改车、修车,经过了一番探索,最后选择了摄影方向,她表示23岁的儿子最终成为一个摄影师,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赵教授还借着儿子的经历发出了一番感叹:“我从来不觉得北大教授的孩子辍学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我反而觉得儿子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个老师,是我成长的一个教练。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一个有尊严生活的人,一个能接纳自己、快乐的人,这就够了。”

这段真实分享看完有何感受?

如果直接得出答案:孩子不学习不是也有出路吗?孩子不学习不是也成为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摄影师吗?

这是不客观的,这是糊涂的。

我们在分析“这种佛系养娃”的故事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家庭背景。

赵教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完全没有培养孩子的习惯、学习兴趣,别的孩子都是带着装备入学的,她的孩子是单枪匹马入学的,更确切点说是“连枪和马都没有”就进入到集体中了。

别的孩子都轻轻松松冲到前方了,只有她的孩子孤零零看着大军远远地把自己甩在后头,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啊?

孩子不厌学才怪呢!

孩子本来可以享受校园生活的,因为家长的不负责,产生了厌学情绪,就不要说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子了。

不过当然了,人家父母是北大教授,人家有资源、有资本,孩子辍学又不是什么大事,还可以学其他的项目,大可以尽情去体验去找寻自己的梦想,都说学摄影穷三代,那么费钱的项目孩子都可以去探索,只要父母支持,父母给掏钱,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并且把爱好当成自己的事业。

普通人家的孩子试试,初中辍学,父母还有钱供孩子去探索各个领域吗?赶紧找个班上,别荒费了时间吧。

所以这根本不值得借鉴,也不可能成为“不管孩子,孩子照样能有好的未来”的论据。

别走极端,让孩子爱上学习

这种名人访谈,名人谈教育,都不适合普通人,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少来点为好,省得误导普通家庭的父母。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是不负责的表现。

还是那句话,如果现阶段还是以成绩为导向,升学看成绩,高考看成绩,工作看成绩,那就不能不管孩子的学习。

可是过度看重结果,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安排太多学习内容,也就是过度“卷”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都被摧残了,还谈什么发展啊。

一棵小树内部都出问题了,还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现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这件事,让学习成为一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可能性

更为直白点说,孩子只有在自愿且放松的状态下,才能长久地健康地学习下去、成长下去。

如何才能让孩子不抵触学习?

爱上学习或许有局限,但是至少要让孩子不抵触学习,正确对待学习,可以主动地、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不抵触”是建立在能够从这件事上获得快感,而入学以后从学习这件事上获得快感,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疏通了大脑,通过解答题目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需要家长提前做功课,适度做功课。

一年级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很多人说一年级不重要,但是如果从开始孩子就是落后的状态,心理上都先消极了。

至少不能处在一个落后的状态,至少得保持中等水平,别人都会的,孩子也得会。

这才是一个好的开始。

孩子在上一年级以前,处在幼儿园阶段的时候,尤其是幼儿园大班阶段,不需要每天安排一小时让孩子学习,这对一个幼小孩童来说,有点繁重了,每天安排10分、20分、30分钟,根据孩子的个性来选择,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来选择。

退一步讲,不一定是“每天”,周期性的也可以,比如说一周安排两天,或者三天,都行,重点是习惯的养成。

孩子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上一年级,是能否快速适应的,是可以非常轻松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防务负责人:解放军敢越线就开火,大陆网友乐了:准备庆祝回归

台防务负责人:解放军敢越线就开火,大陆网友乐了:准备庆祝回归

梦里大唐
2025-03-21 14:09:03
大S“玫瑰园”墓地完工了!具俊晔将亲手设计雕像,后飞纽约散心

大S“玫瑰园”墓地完工了!具俊晔将亲手设计雕像,后飞纽约散心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3-19 15:10:32
汉密尔顿收获F1中国站冲刺赛排位赛杆位,维斯塔潘第二劳森垫底

汉密尔顿收获F1中国站冲刺赛排位赛杆位,维斯塔潘第二劳森垫底

直播吧
2025-03-21 16:39:20
感恩!同曦队晋级CBA季后赛,老板娘用12个字感谢西热力江

感恩!同曦队晋级CBA季后赛,老板娘用12个字感谢西热力江

体育哲人
2025-03-21 13:06:07
英伟达超级Rubin细节曝光,黄氏法则再升级!最高1024GB显存,免费H100无人要

英伟达超级Rubin细节曝光,黄氏法则再升级!最高1024GB显存,免费H100无人要

新智元
2025-03-20 18:01:37
鹅蛋为啥少有人吃?也很少有人卖,我也是刚知道,看完涨知识了

鹅蛋为啥少有人吃?也很少有人卖,我也是刚知道,看完涨知识了

深析古今
2024-12-19 17:47:31
美国要对中国动手,绝密作战计划被马斯克看到,美国人直呼玩完了

美国要对中国动手,绝密作战计划被马斯克看到,美国人直呼玩完了

八斗小先生
2025-03-21 11:13:40
军嫂背叛被丈夫发现,回归家庭1年后才发现,丈夫的隐忍有多可怕

军嫂背叛被丈夫发现,回归家庭1年后才发现,丈夫的隐忍有多可怕

七分瘦三分肥
2025-03-18 23:04:30
哈马斯与民众彻底分离开了!人道主义区外人员将被当场击毙

哈马斯与民众彻底分离开了!人道主义区外人员将被当场击毙

大风文字
2025-03-20 13:09:44
李宗仁论白崇禧之死:他要搞南北朝,要炸大陆,被暗杀不值得同情

李宗仁论白崇禧之死:他要搞南北朝,要炸大陆,被暗杀不值得同情

2012简单的幸福
2024-01-01 18:32:13
难度真大!火箭还有12场比赛要打,玩砸了就跌至西部第五

难度真大!火箭还有12场比赛要打,玩砸了就跌至西部第五

毒舌NBA
2025-03-21 09:25:16
孩子走了,房贷断了!汪小菲买的上亿豪宅,成了徐家人的烫手山芋

孩子走了,房贷断了!汪小菲买的上亿豪宅,成了徐家人的烫手山芋

小噎论事
2025-03-21 10:21:05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不能强迫成员国对乌克兰进行军援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不能强迫成员国对乌克兰进行军援

财联社
2025-03-21 05:09:05
48岁女子怀孕7个月全然不知,以为绝经,28岁的大女儿,哭笑不得

48岁女子怀孕7个月全然不知,以为绝经,28岁的大女儿,哭笑不得

汉史趣闻
2025-03-21 17:26:33
山东男子从阿里离职,带父母闯澳洲贴砖,一家年存款150万人民币

山东男子从阿里离职,带父母闯澳洲贴砖,一家年存款150万人民币

振华观史
2025-03-20 16:42:22
新加坡外交官描绘了赖清德宣布“台独”后台湾惨况

新加坡外交官描绘了赖清德宣布“台独”后台湾惨况

头条爆料007
2025-03-21 08:04:57
大S豪宅被查封!儿女已搬走了,豪宅内景和遗物全曝光了!

大S豪宅被查封!儿女已搬走了,豪宅内景和遗物全曝光了!

阿矗论古今
2025-03-20 22:16:11
司马南偷税被查,揭开了一个惊人真相

司马南偷税被查,揭开了一个惊人真相

声道
2025-03-21 16:49:22
李嘉诚做的事,一百年前毛主席就预料到了。

李嘉诚做的事,一百年前毛主席就预料到了。

归史
2025-03-18 13:40:18
1971年黄永胜被捕,曾是林彪底牌,晚年感慨:罗荣桓没走就好了

1971年黄永胜被捕,曾是林彪底牌,晚年感慨:罗荣桓没走就好了

温读
2025-03-16 15:34:41
2025-03-21 19:43:00
苏南流 incentive-icons
苏南流
倾听、分享
3147文章数 40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面积最值有关的中考动点数学问题

头条要闻

特朗普否认马斯克将听取美对华"作战简报"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否认马斯克将听取美对华"作战简报"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辞去“铁饭碗”,她成为创造历史的中国女车手

娱乐要闻

曝秦岚和魏大勋秘密同居,两人似夫妻

财经要闻

李嘉诚出售港口 中国反垄断法能管吗

科技要闻

揭秘!这四巨头如何吃掉AI芯片每一分钱?

汽车要闻

智驾升级还支持"隔空开门" 新款问界M9售46.9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风格 简约而不简单

教育要闻

佛山户籍生大增!集体户、空挂户等或需统筹!最新情况→

本地新闻

用AI唤醒花花世界|锡城春光正当时,一半花开一半诗

旅游要闻

速戳!深圳站进站指南,让出行更高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