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搞懂西路军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明白的是:西路军是怎么来的?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经过一路艰苦卓绝的行军,终于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在两河口胜利会师。
经过长征,红一方面军减员严重,从出发生的十万人减到只剩下一万余人。而那时张国焘由于避开国民党主力,先一步到达四川,经过发展,已有8万人。
在两个方面军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张国焘就动起心思了,觉得自己兵强马壮,才能真正代表中央。
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尽管中央一再满足张国焘的职务要求,但张某人依旧不满意。之后,他要南下作战,而中央要坚持北上,最后双方分道扬镳,毛泽东带领一部分中央红军先行北上,张国焘则带着8万人南下,并另立中央。
张国焘南下四川,折腾了一年,什么也没捞着,反而损兵折将,只剩下4万人。最后没办法,只能取消第二中央,再次北上。
于是,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和贺龙的红二方面军会师后,一起抵达甘南。
那个时候,中央红军已经抵达陕北,但陕北太穷,是养不起太多军队的。
红军如何发展?当时唯一的办法是要取得苏联的援助。
那如何才能取得苏联援助?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制定了两个方案,要么东征山西经绥远到蒙古,要么西征宁夏经绥远到蒙古,两条路都能走,就看哪条能走通了。
1936年2月,毛泽东签发东征命令,和彭德怀一起指挥部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作战,但红军的兵力太少,而需要打的地方太多,根本扛不住阎锡山和陈诚的进攻,4月底毛泽东就发现,建立山西根据地的任务完不成,打通国际线更没戏。5月初的时候,他们带着新招的8000红军和30万银元,西渡黄河撤回陕北。这条路没走通,刘志丹也牺牲在山西。
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不论是扩大红军的根据地,还是打通国际线接收苏联援助,只有进攻宁夏一条路了。
宁夏有100多万人口,沿着黄河走就是产粮的河套,兵员和粮食都有了,条件比陕北优越得多。而且宁夏的地理位置也好。向北可以经过蒙古联系苏联,南边是重镇甘肃和陕西,这就保证红军不是腹背受敌,完全可以稳住阵脚以后,再南下争天下。类似于秦国、唐朝、朱元璋似的,形成一种“居一隅而制天下”的格局,大家可以想一下,能统一天下的王朝,其实都是这么起家的。曹操这种在中原起家的势力,难度起码增加十倍。
所以中央就定下“宁夏战役”的计划。
2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为了完成宁夏战役,红四方面军奉命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渡口,争取渡过黄河,并等待时机,策应中央的红一方面军渡河,然后两支大军共取宁夏。
蒋介石在察觉我军渡河的意图后,急令胡宗南部北进,要求聚歼红军于河东。
胡宗南的行动非常迅猛,如果不解决他,红军是无法保证安全渡河的。朱德、彭德怀、张国焘等人决定,将红四方面军的红4军和红31军从四方面军建制调出,归红军前线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与红一方面军一起在河东诱歼胡宗南的突出部。
毛泽东表示同意:“先打胡敌,后攻宁夏,否则攻宁不可能。”能否顶住胡宗南的进攻,成了我军能否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的先决条件。
就在我河东部队准备拉开架势抵挡胡宗南时,10月31日,胡宗南部意外突进到靖远附近的河岸,我军在河东诱歼胡宗南部的计划已经无从实施。而留守河东负责看护渡船的红五军也被迫随船西渡。
在失去渡口后,我军河东、河西的部队被一条黄河分成两段——
河东为红一、二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的4军、31军;
河西部队为红四方面军的已渡河部队,即5军、9军、30军共计3个军,外加一个骑兵师和一个妇女独立团。加上机关后勤等人员,共计两万一千八百人。
这支河西部队后来被改成西路军,总指挥是陈昌浩,副总指挥是徐向前。
此时,西路军再退回来东渡黄河的退路已经被国民党军切断,彻彻底底成了一支孤军。
就这样,3个军、21000人,走上了一条悲壮的炼狱之路。
他们主要面对的就是马步芳、马步青领导的以凶残著称的马家军。
马家军光是主力作战部队就有7万多人,民团组织还有10多万人,而且在当地盘踞多年,对地形非常熟悉,对比西路军占有全方位的优势。
此后,西路军在甘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台、倪家营子等地区,同马家军的优势兵力进行了4个多月的英勇作战,共毙伤俘马家军约2万人,但西路军也遭到严重损失。1937年3月中旬,终因力量悬殊,西路军归于失败。余部不满3000人。
之后,西路军经过研究决定,徐向前与陈昌浩离队,李先念等率领一个支队沿祁连山西进,于4月底到达新疆的星星峡,尚保存400余人。
余下的2000多红军则全部被马家军俘虏,遭到了残酷虐杀,尤其是几百名红军女战士,更是遭到了马家军惨无人道的虐待,或被奸淫,或被分给军官当小老婆,或卖给当地商贩。
由于西路军是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西路军失败是被“借刀杀人”了,故意让西路军去河西走廊,目的是清除张国焘的势力。
真是如此吗?
下面本文就来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