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1年,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第一次见面的合影,他毕恭毕敬站一旁

0
分享至


杨振宁

杨振宁

大家都知道,杨振宁是世界公认的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23年5月27日,杨振宁以视频致辞的方式,向公众分享了他对于人生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就在视频中,杨振宁罕见地进行了自我评价,他说:“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数,这德、功、言,我自己觉得我做得还不坏,而且呢,是非常中国式的。”不过,杨振宁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并不是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5年,杨振宁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杨振宁和岳父、岳母杨振宁和岳父、岳母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张老照片的故事,这张照片拍摄于1971年7月的北京,是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岳母曹秀清的合影,这也是杨振宁阔别26年后回到祖国。杨振宁这次回国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亲访友,其中跟岳父杜聿明见面是他最为重视的一件事。

这张照片是在杜聿明家门口拍摄的,杜聿明右手夹着烟,他面露微笑,初次见到女婿让他心情大好。因为曹秀清曾在美国跟女儿杜致礼生活了一段时间,她多次跟杨振宁见面,所以她情绪相对稳定。


杨振宁和岳母


反观杨振宁,或许是第一次见到了杜聿明,他毕恭毕敬站在一旁,肢体语言显示他颇为紧张,正在掐手指。事实上,杜聿明特别期待能跟女婿见面,为此还做了精心准备。这里插一句,杜致礼是杜聿明的长女,她跟杨振宁于1944年在西南联大相识。

当时杨振宁考取了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生,在等待前往美国期间,他听从父亲杨武之的建议,来到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授课,成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就在此时,17岁的杜致礼跟着父亲来到昆明,随即进入高二读书。

因为长相出众,杜致礼一度成为校花。不过,当时杜致礼和杨振宁只是简单的师生关系,两人更是没想到后来他们在美国重逢,并结为夫妇。1949年圣诞节当天,杨振宁来到普林斯顿一家中餐馆吃饭,结果意外地跟杜致礼相遇。


杨振宁和杜致礼结婚照


当时杜致礼在纽约圣文森学院读书,时隔5年后在异国他乡重逢,两人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对于这次相遇,杨振宁晚年记忆犹新,他说: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了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

1950年8月26日,28岁杨振宁和23岁杜致礼在普林斯顿举行了婚礼。婚后,杨振宁和杜致礼举案齐眉,无比恩爱,后来他们育有二子一女。对于杜致礼来说,父亲杜聿明没有见证自己的婚礼,是她最为遗憾的一件事。


杨振宁和杜致礼


事实上,杨振宁和杜致礼结婚时,杜聿明早已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由于台湾国民党大肆造谣,宣称杜聿明早已去世,周总理对此特别关心。于是,周总理让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将杜聿明的一封亲笔信通过英国大使馆转交给杨振宁和杜致礼,告知他们自己在北京一切安好。

1957年10月,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即将前往瑞典接受颁奖。消息传回国内后,周总理特别高兴,决定派人去瑞典当面向杨振宁表示祝贺,这个人依旧是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


杨振宁


张文裕在出发前,他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来到功德林监狱跟杜聿明见面,希望他以杨振宁岳父的身份给女婿写一封祝贺的信。杜聿明当即表示同意,这封信内容很短,全文如下:

“亲爱的宁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杜聿明 即草”

杨振宁接到杜聿明信件后,他非常高兴,随即回信一封让张文裕带回国。1959年12月,杜聿明被特赦。次年10月,周总理宴请杜聿明等被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并合影留念。当照片传到美国后,杨振宁和杜致礼感动落泪。


杜聿明和曹秀清


然而,由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中断状态,像杨振宁这样的知名科学家难以回国。1971年,随着中美关系有解冻迹象,尤其美国政府解除了美国公民不允许去中国旅行的禁令。杨振宁立即给远在上海的父亲杨武之发来电报,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回国探亲访友的强烈想法。

杨武之则立即把这一消息向国务院报告,周总理当即表示热烈欢迎杨振宁回国。1971年7月,杨振宁和妻子杜致礼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他成为美籍华人科学家访问新中国第一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张照片。

当年7月28日,周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并宴请了杨振宁,参加人员有:杜聿明和妻子曹秀清、杨振宁弟弟杨振汉和妹妹杨振玉。席间,当周总理听到杨振宁称呼曹秀清“妈妈”,但称呼杜聿明为“杜先生”时,他立即给予了纠正。


周总理和杨振宁

周总理笑着说:“应该称为岳丈大人。”另外,周总理还对曹秀清说:“你应该坐到女婿旁边去,丈母娘最喜爱女婿嘛。”从此,杨振宁经常回国,他成为中美科学界沟通交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2003年9月,杨振宁宣布回到清华大学定居。对于自己选择回国的原因,杨振宁说:“我希望在清华待的时间多一些,想为清华大学做更多的事情。”如今杨振宁已经103岁高龄,依旧居住在清华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振华观史 incentive-icons
振华观史
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慢慢说给你们听!
1181文章数 2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