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老同学喝酒,聊起现在赚钱这事儿,大家都是一肚子苦水。
老张在互联网大厂996熬得头发都没了,结果今年还被降薪;李姐在教培行业干了八年,机构一倒立马失业;就连开餐馆的王哥都直摇头,说现在外卖平台抽成高得吓人,忙活一个月就赚个房租钱。
这年头,想安安稳稳挣点钱怎么就这么难?
不过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咱们小区里那几个不起眼的小生意,倒是活得特别滋润。
楼下张大姐的绿植摊子每天都有年轻人围着拍照,东门干洗店老板娘去年换了辆特斯拉,就连小区活动室改的老年棋牌室,一到下午都坐得满满当当。
仔细一琢磨,这些家门口的生意藏着大商机,投入少风险低,关键是不用看老板脸色!
不想去上班,可在小区边做这4种生意,干活不累,一年赚15-25万。
一、绿植摊。
现在年轻人流行"云养娃不如养绿植",咱们小区90后业主群天天有人晒琴叶榕、龟背竹。
老李家闺女在3号楼架空层支了个绿植摊,9块9的多肉盆栽每天能卖50多盆,周末搞个绿植手作沙龙,带业主们做苔藓微景观,一场活动净利润就有2000多。
这个生意妙就妙在轻资产运作。
去花卉市场批发绿萝、发财树,单盆成本才3-5块钱,配个ins风水泥花盆转手卖25。
更绝的是发展"绿植托管"服务,很多年轻人养啥死啥,每月花80块钱请人上门养护,光这项每月稳定收入就有小一万。
二、智能干洗店。
别小看小区门口的干洗店,现在年轻人是真不会洗衣服。
90后白领小刘跟我说,她8000块的羊毛大衣水洗缩水后,现在宁可花50块送干洗。
更绝的是现代衣物越来越娇贵,真丝衬衫、羽绒服、奢侈品包包养护,客单价轻轻松松过百。
建议搞个24小时智能收衣柜,业主手机下单后把衣服挂进智能柜,洗好直接通知取件。
这样既省人工又延长营业时间,还能接周边3公里内的美团订单。
按日均40单、客单价35元计算,刨除耗材和设备折旧,月净利润能到2.5万。
三、儿童绘本馆。
现在家长舍得在教育上砸钱,但实体书店都活不下去,为啥绘本馆能行?
关键在"体验式消费"。咱们小区"蘑菇绘本屋"不光能借书,每周还有外教故事会、亲子手工课。
1980元的年卡包含48节早教课,比外面机构便宜一半,200多个会员稳稳收40万。
更聪明的是发展"绘本+"模式:卖独家代理的早教盒子、接幼儿园研学活动、做绘本推荐带货。
最近和社区合作搞"故事妈妈"培训,光考证培训这块就增收8万多。
四、银发俱乐部。
咱们小区60岁以上老人占四成,但适合他们的活动场所基本空白。
把闲置物业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早上教智能手机使用收10元茶位费,下午书画班、戏曲课分时段收费。
重点发展"银发社交"——组织周边一日游收150/人,老年相亲会门票88元,比跳广场舞有吸引力多了。
最赚钱的是健康增值服务:和社区医院合作搞免费体检引流,转化699元的年度健康管理套餐;引进日本介护设备,助浴服务120元/次;甚至开发适老化改造业务,装个浴室扶手就能收800块。
这些家门口的生意看着不起眼,却完美契合"15分钟生活圈"趋势。
不用租临街商铺,省下大笔房租;服务固定客群,复购率有保障;更妙的是能发展社区团购、社群运营,把流量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就像7号楼王阿姨说的:"在小区做生意,天天见的都是老熟人,收钱时都不用扫码,喊一声就转账过来了。"
比起在外面折腾,这才是稳稳的幸福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