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提起来我爹和我娘,都忍不住笑的肚子疼。
人家俩人走到一起,有因为爱情的、有因为物质的。
我娘嫁给我爹竟然是因为我爹家族生育能力比较强。
当然确实也没让我娘失望,他这辈子生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可我娘却后悔了大半辈子,天天念叨生那么多干啥?照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差点没把她给累死,最关键的是日子过得苦啊,把这么多张的嘴给喂饱,可不是那么一件太美好的回忆。
我娘,五十年代生人,长得不差,人也温柔能干,是个比较传统的农村女人。
嫁给我爹说实在的,还真是有点亏了,我爹不能说难看,但也真好看不到哪去。
当初给我娘说亲的时候,我娘其实是不乐意我爹的,不为别的,就因为我爹穷。
也不是我爹一个人穷,是当时我爹整个家族都穷,因为我爹哥七个,这么多孩子在那个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能咋可能不穷呢?据说我爹到十八九岁,连属于自个儿的裤子都没有。
可为啥我娘还是嫁给我爹了呢?那还要说到我姥姥,我姥姥一力主张让我娘嫁给他。
让我娘嫁给我爹的原因也是非常奇葩,就因为我爹家族几代人生育能力都相当哇塞。
我爷爷那一辈儿兄弟九个,我太爷那一代兄弟八个,到我爹这一代稍微少点,也是哥七个,就这三代人如果都成家那就是几十户,堪称我们村第一大家族。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家的,就比如我太爷那一代,兄弟八个最后长大成人的也就五个,成家过日子留后的也就三个,我爷爷这一代哥九个最后开枝散叶的也就五个。
可这也相当了不得了,要知道那会儿一个村才多少人?出门就是我们家人,那绝对是相当威风的,当然穷也是真穷,人多吃得多、穿得多,光养活大就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到我爹这一代,哥七个他排老三,压力自然也是不小,好在都长大了,生产队挣工分一出就是七八个壮劳力,再加上我那两个大娘和我奶奶,也确实挺让人惊叹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爹找媳妇成了我爷爷最挠头的事情,费劲巴拉给家里两个大的娶了媳妇,到老三这里总不能不管,可管吧确实也没钱,可咋办呢?先见面再说,万一有不图钱的人家呢?
这就让我爹跟我娘见了面,我姥姥为啥那么稀罕我爹这边家族的生育基因?说起来也因为她这边吃够了生育能力薄弱的苦,我姥姥一辈子就生了俩姑娘,没生出儿子不说,连多生几个姑娘都没做到,但到底是姥姥的原因还是姥爷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家里人丁单薄,再加上没有儿子,在农村可不就要受欺负?
那时候的农村欺负人没道理可讲,人家觉得你没儿子就是欺负你。
说话戳你的脊梁骨、吵架比你更气势,就算是没道理的占你便宜也是气势汹汹。
我姥姥是个要强的女人,我姥爷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自然让我姥姥产生诸多不满。
给我娘选女婿,我姥姥就一个念头,把我娘嫁个兄弟多的家庭,绝对不能让她再受气。
一打听我爹家的情况,我姥姥那眼神都开始放光了,好家伙,三代人都是弟兄七八个、八九个,这是个啥样的家庭?这生育能力和生育基因该多么厉害?就这小子不挑了!
我娘就有些不乐意了,人长得不咋样,还穷的叮当响,嫁过去那不是受罪嘛!
姥姥却不管那个,苦口婆心的劝我娘,说受罪只是暂时的,孩子多有坏处,但好处绝对比坏处多,什么家财万贯不算富、家有儿孙不算穷,给我娘是一遍又一遍的洗脑。
我娘有点自个儿的主意,但这点主意还真不多,她还是比较听我姥姥的话的。
见我姥姥如此中意我爹,她也就屈服了,那时候大多数的女孩子都是如此,婚姻大事不听家里大人的话还能行?
彩礼我姥姥要的都是最低档次的,只要了二十八块钱,其他的就看对方给啥了,也不挑,差不多就行,然后我爹就把我娘给娶回了家里,俩人开始过自个儿的小日子。
要说我家的生育基因那确实很强,我娘嫁过去才两三个月,就发现自个儿怀孕了。
我姥姥高兴地不行,亲自带着鸡蛋来看我娘,当到了我们家的时候,看着屁大点的院子蹲着哥好几个,最小的我小叔那时候还不到十岁,就是个调皮的孩子,我姥姥也是头皮发麻,但劝我娘还是那句话,家里这么多人呢,早晚能好过起来,起码不用担心被人家欺负。
我娘也没啥好说的,家里人多事情就多,好在俩嫂子还算比较好相处,可天天一堆光棍子在眼前面晃也是脑袋疼,关键还个顶个的能吃,每顿饭做完我娘和俩大娘都觉得跟没了半条命似的,可又不能不做,谁家媳妇不做饭?说出去还不得让人家给笑话死?
那时候我娘和俩大娘最想的就是分家单过,可下面还有四个没结婚的小叔子,我爷爷肯定是不同意单过的,等到给我五叔结了婚,我爷爷才总算答应把家给分开。
那时候我大哥、二哥、大姐都已经出生了,我娘每天都是干活照顾孩子,倒是我姥姥显得很高兴,说她果然没看错,我爹这个家族生育能力是相当的可以,五年不到生了仨,这是多么好的事情?我娘却摇头叹气,生得多吃得多,家里也负担不起啊。
我姥姥那些年对我们的帮助挺多的,给钱、给布、给粮食,只要是能帮的都会帮,为此还让我爷爷挺不满意,总觉得我们家有人帮,其他叔伯没人帮,就故意来我们家找茬。
八十年代,计划生育开始实施,本来有仨孩子,我娘都不打算再继续要了,谁想到竟然遭到姥姥的强烈反对,说吃不穷、花不穷,没有子孙才是穷,生,能生几个就生几个。
我爹对生孩子的事不热衷、不反对,我娘生也行,不生也可以,但他该做的事情肯定要去做,然后我二姐就出生了,然后是我和小妹,我们仨都交了罚款,尤其是小妹,更是交了上千块的罚款,把我家一下罚到了解放前。
我娘就开始后悔了,说早知道说啥都不生这么多,不仅要罚钱还要养着我们一堆。
就算大的能看小的,可也得招呼着不是?弄得她天天要绕着我们一堆小家伙转。
那会儿也没有多少来钱的路子,就是靠种地和打点零工,我爹是天天恨不得长在地里,恨不得只要给钱就干,可依旧是让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姥姥倒是资助不少,为此我娘在我姥姥去世后还经常跟我们说,你姥姥这么些年给咱家至少好几万,到死咱也没能还给人家,你们可一定要记得你们姥姥的好,没有她咱家那些年最困难的时候也过不来,也过不上如今的好日子。
我爹是个傻干活的,我娘却是有想法的女人。
就拿让我们读书这件事,在我爹心里读不读没啥重要的,能写个自个儿的名字就行了。
我娘却坚决不同意,想要改变我们家的生活,那就必须要靠读书,无论男孩女孩都要读。
这也是造成我们小时候家里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那时候读书是要交学费的,六个孩子一年就要一两百块,弄得我爹天天唠叨,念书念书,念书有个屁用?
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大哥算是学历最低的,读到初二的时候说啥也不读了,他想要帮着家里挣钱,我娘一看他也不喜欢读书,没办法只好同意他退学帮家里干活。
但是她却给我大哥做了人生规划,拿出三百块钱给我大哥找了个师傅,南街修电器的瘸子老七,我哥在那帮忙学手艺,九十年代中期拿出全部积蓄给我大哥置办了工具,在街上给他开了个电器修理的铺子,也是这门手艺让我大哥吃到了现在,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和我们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