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包金纳米棒(Silver-Coated Gold Nanorods, Ag@Au NRs)
1. 概述
银包金纳米棒(Ag@Au NRs)是一种 核壳结构(core-shell) 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其中金纳米棒(Au NRs)作为 核心,表面包覆一层银(Ag)作为 壳层。这种结构结合了 金纳米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特性 和 银的高导电性及表面化学活性,使其在 光热治疗、生物传感、电催化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产地:西安
用途:科研
2. 结构特点与合成方法
银包金纳米棒(Ag@Au NRs)由 金纳米棒(Au NRs)核心 和 银(Ag)壳层 组成,通常采用 种子介导法 或 化学还原法 进行合成。
(1)种子介导法合成:
合成金纳米棒(Au NRs): 采用CTAB作为模板剂,通过 种子生长法 控制纳米棒的长宽比,从而调节其光学性质。
沉积银壳层: 在含有 AgNO₃和还原剂的溶液中,银离子逐渐沉积在金纳米棒表面,形成均匀的银壳层。
(2)化学还原法合成:
金纳米棒的表面改性:常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或 柠檬酸 改性,以改善银沉积的均匀性。
银离子还原:加入银前驱体(AgNO₃),并使用抗坏血酸(AA)或氢氧化肼(N₂H₄)进行温和还原,使银离子均匀沉积在金纳米棒表面。
控制银壳层厚度:通过调节 AgNO₃ 浓度和反应时间,可以精确控制银壳层的厚度,进而调整材料的光学特性。
3.主要特性
银包金纳米棒(Ag@Au NRs)兼具 金纳米棒 和 银纳米粒子 的优点,具体特性如下: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可调:
金纳米棒的 SPR 峰通常在 近红外区域(NIR, 700–1100 nm),适用于 生物医学应用(如光热治疗)。
由于银的高折射率,包覆银壳后 SPR 峰可向 短波方向蓝移,使其在 可见光区域(400–600 nm) 具有更强的光吸收与散射能力。
增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银的 SERS 增强因子比金更高,因此 Ag@Au NRs 具有 更高的拉曼信号增强能力,适用于 超灵敏分子检测。
以上资料由齐岳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