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理科状元、清华学霸不找工作成为主播后,她说:我终于能做个「正常人」了

0
分享至

高考状元、学霸毕业后走下神坛、成为众人矣的故事,这些年我们听闻过不少。天之骄子们的后续人生没能继续发光发亮,固然让很多人惋惜,但一直站在聚光灯下的他们,也许在自己走向“平庸”时才能迎来真正的舒怀。

趁着假期,我看了三联出品的纪录片《谈论,大声点》,有一期讲的是“拥有天花板学历”的游戏主播女流的故事,感触很深。


从当年的高考理科状元到一名被外界看来是“不务正业”的游戏主播,这十年,她终于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和对自己的高要求里。

你会发现,当卸下了应试教育带给自己全方面的影响后,成为一个允许自己考60分的“正常人”,这挺爽。


*阅读至文末可领取纪录片地址


“拥有学历天花板”的游戏主播

女流,原名石悦,出生和成长于内蒙的一个县城。周围的人都知道她从小学习好,但没想到这个小县城能出理科状元。

2006年,石悦高考702分,成为当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的理科状元,石破惊天。


她“顺理成章”去了清华,读了老师说的“聪明人都在清华建筑系”的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又以免推生资格去北大读了城市规划专业的硕士。

一个握有中国最顶尖两所高校文凭的孩子,大展前途应该不是问题。但毕业后的石悦却做了一个叛逆的决定——不投简历,不找工作,去当游戏主播。

理科状元去当游戏主播?一时之间,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批评,说她对不起父母培养,甚至对不起清华。


在十多年前,房地产行业还蒸蒸日上,她本可从事建筑相关工作,世俗标准定义下的成功她本是唾手可得。


但石悦为什么要剑走偏锋,选择去做这么一个在当时「上不了台面」的工作?

要知道,十多年前自媒体、短视频发展不像如今,手握流量未必就能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初级游戏博主这个职业相当于要「用爱发电」。

转行原因很简单,她不喜欢建筑这个专业。

在纪录片里,石悦说,在应试教育体系里,父母和老师很少去具体关心你将来想做什么职业。不少学霸只是顺理成章去做了一个学霸一直该做的事情:拿高分、考第一、去最好的学校、读好学生最多的专业。

可进去后,她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建筑,虽然能拿奖学金,但她从来体会不了同学们画画时一脸的投入和喜爱。她画画时,脑子里没有对艺术的感知,全是坐标系。

只有在课余做游戏解说时,她才能获得一点满足感。

与常人不同,学霸们似乎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去完成既定的目标。石悦从小到大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如果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班级里有人能考满分,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可走出清华、进入社会后,当真实人生的篇章揭幕,她却发现,无法再一味要求自己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而忽略内心感受了。


迟到的觉悟

“人生里总有一些时刻要完成‘应该’的事,并且要做到最好”,这是应试教育下学霸们固有的思维,石悦深受影响。

即使遵从内心成为一名游戏主播,她也没能第一时间摆脱这一思维。


走出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她开始「卷」直播时长,「卷」解说质量,平台要求直播时长50、100小时时,她能卷到每月200小时。

做了近十年的游戏主播, 她卷成了头部,但石悦又迷茫了:大家究竟在卷什么?我们卷是为了获得名、利、话语权和影响力,但这些没有尽头。

她开始反思自己,一直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奔跑,对优秀的追求到底对不对?

节目里,记者问石悦:你做得不优秀又怎么了?把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就开心了?

石悦没有直面问题,而是回答说:我会进入下一轮。

这暴露的正是应试教育下学霸们的困惑:我做了所有“应该”做的事,但我为什么不能真正开心?我承受了竞争带来的痛苦,却为何没有享受成果的能力。

石悦最终决定放过自己。比如在流量时代,她停播了很久——但我可不可以先爽一下!

就像她在节目里说的,现在,我允许我考60分了。


这也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应试教育下的努力精神、学霸思维,不容易让孩子过好这一生?

好像根深蒂固的应试思维和惯性不仅没有完善和提升经世致用之能,反而带来了强大的反噬作用

比如,最近就有考入藤校的中国学生,陆续收到大学的“学术警告”,面临退学的新闻。

一位哥大妈妈在社交媒体发的求助帖:孩子在哥大读书,一天凌晨2点他接到了孩子高中同学的电话,被告知孩子在考试中挂了三门课,已经收到校方的退学信;

一位进入美国Top5大学的女生,在上学期拿到了F的成绩后被大学“学术警告”;

还有一位藤校生在学术和社交压力下陷入无限的负能量循环,已经有抑郁症状(没办法自己起床上课),两门课拿到了C的成绩,选择休学。

去年年底,也有一则关于退学的新闻在留学生家长圈讨论度很高:北京的学霸女孩以SAT近乎满分的成绩进入MIT,原本应该风光无限,却因旷课和挂科被MIT退学,只能回国重新参加高考。不仅父母几百万的教育费用打了水漂,退学后,孩子更是患上了轻度抑郁症,一家三口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拼命托举进藤校的小孩,撞过终点线开始下一段竞赛时,却摔倒在开端、毕业的路上。

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多重原因所致:

比如,应试教育强调高强度的知识输入和标准化考试技巧,但在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却存在明显不足。

比如,长期的高压学习环境可能导致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一旦离开熟悉的竞争环境,许多学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甚至出现极端情绪。

再比如,在国内,学习成绩往往被视为最重要的,而在国外,团队合作、领导力和社交能力同样重要。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培养,留学生可能会在融入校园文化和建立支持系统方面遇到阻碍,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所以,在以大学排名作为衡量最终成果的应试教育来看,进入名校似乎是我们教育和鸡娃的成就,但若以孩子的一生来看,算不算一场镜花水月?


父母的心疼与为难

虽然石悦没有如常人预期那样走向比现在更高的高度,却收到了这届网友们的赞誉和支持,这与十年前刚“出走”时她收到的那些指摘全然不同。


有人会羡慕她即使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但能走上自己喜欢的、适合的道路,是何其幸运和勇敢。

石悦说自己的叛逆来得很迟,在很多人看来这哪里是叛逆?游戏是爱好、主播是工作,多少人能带着爱好去工作?

在石悦们的故事背后,与她们曾同样经历过痛苦的,还有这些孩子的父母们。

学生难当、父母亦不好过。

大多数父母清楚,应试教育或许能带来学业上的成功,却未必能帮助孩子真正过好一生。作为曾经历过应试教育的父母,大家深知分数——无论高低——背后都隐藏着对自我价值的迷茫与生活目标的混沌。

父母们希望孩子跳出这个循环,但又担心孩子无法适应不同的模式,更害怕一时的放松会错失未来的机会。

若不逼孩子努力,未来可能埋怨他们没有更进一步,也害怕孩子“松手”后失去竞争力。

于是,很多父母陷入两难境地:希望孩子幸福,却担心放松会带来不确定的未来;希望孩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却找不到更适合的路径。他们理解追求“完美”的痛苦,却不敢轻易让孩子“只考60分”,害怕一放手就功亏一篑。


图源pixabay

我认识的朋友老张,一向是朋友圈里最佛系、能躺的一位爸爸。但连这样的佛系父母也被迫鸡娃营业了。

老张有个儿子,四年级在读。儿子算是学习自觉的娃,成绩也可以,夫妻俩没怎么操心过。

但进入小学高年级后,老张发现儿子班上优秀的人不少,成绩好、比赛多、特长获奖的孩子一抓一把。

看到时不时有家长在群里、朋友圈发消息称,拿了某竞赛奖项、有运动特长的孩子可以在升学上「加分」,老张坐不住了。

考虑到儿子从小数学成绩不错,他也开始给娃搞起了奥数,报高价数学奥数班。

从那以后,老张的生活彻底被儿子的数学练习卷了进去。

他每天熬夜帮儿子检查试卷,甚至凌晨两点在厨房给自己加宵夜煮泡面时,还在研究“如何用初等方法证明费马小定理”。

40多岁的大叔,第一这么认真钻研数学,疲惫又无奈。

更痛苦的是,老张发现儿子压根不是搞奥数那块料,属于你讲题他就明白、自己做却没思路的那种水平。

儿子好几次和老张说自己真的不喜欢数学竞赛。老张想放手,但又觉得儿子也许只是没开窍、还可以“抢救”一下。他更害怕自己啥都不做待在原地,只会被更多家庭超越,也只能连哄带骗“鼓励”儿子再坚持看看。

也许我们除了要帮孩子应对应试教育外在的高压外、还要懂得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去培养孩子摆脱“内阻力”的能力。

“内阻力”这个概念来自《一生之敌》一书。

它指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拖延、自我怀疑等阻碍行动和成长的情绪。

作者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在书中写道: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两个人生。我们正在活的,和从来没有活过的。在两个人生之间的,就是内阻力。


应试教育固然让孩子承受了外部压力,但内阻力往往是束缚他们成长的更大障碍。通常表现为:

对失败的恐惧害怕成绩下滑会让人“失望”,甚至觉得自己“不再优秀”;

过度依赖外部认可习惯于通过分数、奖项等外在指标证明自我;

失去选择的自由很多时候,学霸会优先考虑“应该”选择的道路,比如热门专业、体面职业,而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

这些内阻力让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常常处于内心的拉扯之中:一方面想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另一方面却害怕偏离“成功或者正确的路的轨道”。

对于父母来说,无论孩子是成绩平平、还是傲人,我们都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不一样的选择”、创造接受“失败”和“不同”的环境,而不仅仅以分数、成绩去定义一个人。

正如北大教授林小英在《十三邀》中说的:

人的一生不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还得干点别的。你不直接为谋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一生就越幸福。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都是个苦役。


图源《十三邀》

-文章福利-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艳照门旺达给外人的裸照不慎流出,现男友得知后两人感情破裂

艳照门旺达给外人的裸照不慎流出,现男友得知后两人感情破裂

直播吧
2025-03-12 19:07:08
在大风中结婚,在大雨中下葬,大S这一生真是风雨兼程来去匆匆

在大风中结婚,在大雨中下葬,大S这一生真是风雨兼程来去匆匆

娱小北
2025-03-15 15:22:14
突发!特朗普宣布:ISIS头目被击毙!

突发!特朗普宣布:ISIS头目被击毙!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3-15 11:13:14
日本网友发明的中日交流法,这次更加国际化……

日本网友发明的中日交流法,这次更加国际化……

日本物语
2025-02-11 21:03:45
泪崩!威廉王子失控扑向全息母亲,26秒影像揭开王室最痛伤疤

泪崩!威廉王子失控扑向全息母亲,26秒影像揭开王室最痛伤疤

据说说娱乐
2025-03-14 13:26:36
海底捞退款顾客希望对尿进行化验,确保没有任何传染病

海底捞退款顾客希望对尿进行化验,确保没有任何传染病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3-14 17:57:15
破案了!莫兰德提前退赛的原因找到,关辛说出实情,但却疑点重重

破案了!莫兰德提前退赛的原因找到,关辛说出实情,但却疑点重重

后仰大风车
2025-03-15 08:20:12
协和医生:失眠克星!中科院发现睡前吃这种水果比褪黑素有效10倍

协和医生:失眠克星!中科院发现睡前吃这种水果比褪黑素有效10倍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3-15 14:04:19
这次真的遥遥领先!《人民日报》用“世界首次”报道!

这次真的遥遥领先!《人民日报》用“世界首次”报道!

读鬼笔记
2025-03-14 20:12:44
广州女子留600万遗产,银行:除非本人签字才能给,儿子做法解气

广州女子留600万遗产,银行:除非本人签字才能给,儿子做法解气

不易一字
2025-03-12 17:32:44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记住15句没人敢惹你!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记住15句没人敢惹你!

娱乐洞察点点
2025-03-13 09:38:20
单场63记三分!史上最疯狂的三分大队,这样还没赢?

单场63记三分!史上最疯狂的三分大队,这样还没赢?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03-14 16:08:14
憋尿是否能增加性生活的刺激感?

憋尿是否能增加性生活的刺激感?

星辰生肖馆
2025-01-17 02:10:03
Shams:NBA正在调查76人 主要关于马克西&恩比德&乔治等伤病情况

Shams:NBA正在调查76人 主要关于马克西&恩比德&乔治等伤病情况

直播吧
2025-03-15 07:37:09
白魔兽惠特莫尔快把乌度卡气疯了!

白魔兽惠特莫尔快把乌度卡气疯了!

毒舌NBA
2025-03-15 09:04:30
儿子在家啃老十年最后割腕自尽,父亲打扫房间发现存折余额崩溃了

儿子在家啃老十年最后割腕自尽,父亲打扫房间发现存折余额崩溃了

兰姐说故事
2025-03-10 20:00:10
1000万补偿费,桑乔要回曼联,切尔西不买了

1000万补偿费,桑乔要回曼联,切尔西不买了

卡灵顿分析师
2025-03-15 08:58:05
普京开出条件后,特朗普口风变了:冲突不再是停火,要用结束定义

普京开出条件后,特朗普口风变了:冲突不再是停火,要用结束定义

兰妮搞笑分享
2025-03-15 14:32:33
梅德韦杰夫:如果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士兵拒绝投降,他们将被摧毁

梅德韦杰夫:如果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士兵拒绝投降,他们将被摧毁

Ck的蜜糖
2025-03-15 11:14:58
超越哥哥!布莱斯助塞拉峡谷高中夺冠 队史过去六个赛季首个冠军

超越哥哥!布莱斯助塞拉峡谷高中夺冠 队史过去六个赛季首个冠军

直播吧
2025-03-15 14:08:25
2025-03-15 17:04:49
阅读第一 incentive-icons
阅读第一
0-18岁家长交流分享的平台
5536文章数 285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母亲的这3个做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千万别做这样的母亲

头条要闻

鲁比奥开完G7外长会 在返美途中把南非大使驱逐了

头条要闻

鲁比奥开完G7外长会 在返美途中把南非大使驱逐了

体育要闻

34岁的意甲队魂,一个天生的喜剧人

娱乐要闻

最早曝金秀贤恋爱的记者已去世

财经要闻

存款如何变保险 做银保就是连哄带骗

科技要闻

百万人排队等,Manus会开启Agent元年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新增智驾版 售价18.36万元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用AI唤醒花花世界|美到“开挂”,来哈尔滨感受春天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REDMI Turbo 4 Pro入网!王腾:同档无敌

痛经?不孕不育?妇科问题不再忧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