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校中年教师群体面临AI工具适应性挑战 人大代表建议破解

0
分享至

东方网记者朱雯1月18日报道:如今,无论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场景,还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环节,AI工具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重塑力量。然而,就在这股浪潮之中,40-60岁的中年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适应性挑战。

人工智能浪潮不可逆,如何让中年群体“不掉队”?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金龙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金龙教授指出,AI学术工具的兴起,使得一些基础性的学术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例如年轻教师利用AI快速检索海量文献、精准定位前沿热点,短时间内就能搭建起颇具新意的科研框架,相比之下,中年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手动查阅资料、梳理思路,速度明显落后。这让他们不仅在科研产出的速度上倍感压力,甚至担忧自己多年积累的学术优势在AI冲击下逐渐式微。

为破解这一困境,张金龙教授建议,高校应联合教育科技企业,打造专属的AI教育学习平台,设计渐进式实践任务,从简单的文献整理到复杂的科研创新辅助,让教师在实践中感受 AI助力,逐步掌握技能。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设立AI融合创新项目,给予中年教师专项经费支持,引导中年教师将专业知识与AI技术有机结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合理纳入AI应用成果指标,认可教师在“人机协同”下的创新努力,同时不弱化传统学术指标权重。

张金龙教授还建议高校组建“跨代际AI学术共同体”,让不同年龄段师生在共同体中围绕AI课题合作,年轻学生分享技术实操,中年教师贡献学术深度,实现知识互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东方网 incentive-icons
东方网
东方网原创频道
103594文章数 1369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