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医院。1992年,医院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医教研中心之一。医院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0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4个。
在完成大量医疗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学科建设百花齐放。2016年,医院获批成为全国最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五年来,科研硕果累累,2014年、2015年、2017年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收录2300余篇。
本期推介
成果名称
药物性皮炎易感基因诊断试剂盒
所属领域
医学生物技术和试剂检测领域
项目介绍
01
痛点问题
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医疗支出花费高且具有一定死亡率,尤其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40%,严重威胁临床用药安全,影响构筑和谐医患关系。药疹的发生存在强关联的遗传易感倾向,部分药疹甚至具有单基因遗传的特点。且不同人群药疹易感基因存在差异。筛选并确定中国汉族人群药物致敏的易感基因型,防范药疹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02
解決方案
本成果通过建立国内领先的药疹临床样本队列,发现并验证了数种常见药物所致药疹的易感基因:2012年团队首次报道卡马西平所致药疹与HLA-B*15:02基因相关,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物性皮炎与HLA-B*58:01基因强相关;2014年团队发现柳氮磺胺吡啶所致DRESS与HLA-B*13:01基因密切相关;2016年报道醋甲唑胺诱发SJS/TEN与HLA-B*59:01基因强相关、克林霉素所致发疹型药疹与HLA-B*51:01基因高度相关、破伤风抗毒素所致发疹型药疹与HLA-A*02基因密切相关;2018年团队发现克拉霉素所致药疹与HLA-A*02:07基因密切相关;2019年确定血塞通所致药疹与HLA-C*12:02基因强相关;2020年发现丹参酮所致发疹型药疹与HLA-A*02:01基因密切相关,甲硝唑所致轻型药疹与HLA-A*24:02基因具有相关性,甲巯咪唑所致药疹与HLA-DRB1*04:03基因密切相关;2022年团队发现HLA-B*55:02是醋甲唑胺诱发重症药疹的另一易感基因型;团队近期报道了左氧氟沙星所致重症药症与HLA-B*13存在强相关性。上述药物在大陆汉族人群所致药疹的易感基因研究结果均为本团队全球首报,且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0项已获得授权。
应用以上诊断试剂能够有效预防相关药物使用人群中药疹的发生,显著降低我国药疹的发病率;而对于已发生药疹的患者,使用诊断试剂盒也可作为有效的体外诊断方法,以确定致敏药物,突破混合用药引起过敏后,禁用所有药物的困境。本成果发明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极大缓解我国医疗负担。
03
竞争优势分析
研究均为国际首报,本团队拥有国内领先的药疹生物样本库,可以完成试剂盒的验证。
04
市场应用前景
本成果相关诊断试剂盒使临床多方面获益:
(1)用药前进行筛查
能够很大程度预防药物过敏、确保用药安全、降低国家相关医疗花费。
(2)药疹诊治中
试剂盒能够辅助诊断,明确致敏药物——厘清真正的致敏药物,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避免使用交叉致敏药物,同时也能解决混合用药发生过敏后,“禁用一切可疑药物”带来的用药限制。
(3)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进行开展
帮助体检者了解基因信息,预警临床药物致敏风险。尤其益于致敏患者直系亲属,避免同种药物诱发过敏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已接近150万,价格低廉的柳氮磺胺吡啶是其治疗的常用药物,该药同时还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醋甲唑胺临床上主要用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价格低廉,而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以及电子设备使用增多,青光眼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我国青光眼患者已突破2200万,使用该药物的人群也日益增多。部分医院因醋甲唑胺引起重症药疹,将该药停用,给疾病治疗带来阻碍。我国甲亢人数约1400万-2800万,甲巯咪唑作为重要的抗甲状腺药物,药效好且患者依从性高。丹参酮是有效天然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抑菌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等多种疗效。此外,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以其抗菌谱宽、作用强的特点,均为临床感染患者常用的抗生素。
综上所述,本团队转化开发的药物性皮炎易感基因诊断试剂具有极其广阔的使用市场。
05
发展规划
基于前期获批的10项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开发形成药物性皮炎易感基因诊断试剂盒,并进行临床验证。
06
知识产权情况
共获得国家专利10项。
合作需求
基于前期获批的10项发明专利以及团队前期的研发基础,开发形成成熟的药物性皮炎易感基因诊断试剂盒,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完成转化。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骆肖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科主任。长期从事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性皮肤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来主要在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的试剂盒的研制,免疫性疱病的临床队列分析随访,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的机制上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1项。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13012579892
如需了解华山医院更多技术详情,请识别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