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第一部综合性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全国各省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省级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对中央法规进行具体落实执行,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这些条例不仅通过立法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与社会创新活力,而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本文旨在全面审视全国各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现状,剖析条例的核心内容与特色,并为未来的优化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一、出台或修订情况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经有29个省份发布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暂未立法。从各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颁布时间来看,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辽宁、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和天津6个省份在国家法规尚未颁布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积极寻求出路,尝试率先对营商环境进行立法并颁布了省级地方性法规。2019年10月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之后,山西、北京、上海等23个省份紧跟国家步伐纷纷出台地方相关条例对国家条例进行具体的落实与执行(详见下表)。
表 1 全国省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汇总
注:数据由湖南国脉原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统计,未包含台湾、香港、澳门。
辽宁、陕西、上海、黑龙江、河北、北京在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后,依据国家政策与战略调整、经济发展需求更迭、企业和群众的诉求反馈、国际经贸规则变化以及新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持续对条例进行动态修订与完善。其中上海市自2020年实施后已对营商环境条例进行了3次修订,修订内容涵盖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保护、政务服务与监管执法以及法治保障与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经分析,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与修订的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国家政策与战略调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省份需要贯彻相关决策。如2023年7月《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之前,虽然也有部分地方条例含有涉及外商投资的内容,但大都简单一句话带过,而《意见》发布之后出台的大部分地方条例都对外商投资做了更详细的规定;2024年6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一经出台,后续出台或修订的地方条例纷纷将公平竞争审查内容纳入其中。
经济发展需求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一些省份为发展新兴产业,在条例修订中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条款,如2023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稿,提出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创业创新的资金,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发展创业孵化服务等;浙江、云南等地方条例单独设置了创新支持或环境章节。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各省份会在营商环境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如京津冀地区的省份,在条例立法或修订中注重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深化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政务服务合作等。
企业和群众诉求反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审批流程繁琐、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各种问题,各省份在修订条例时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如湖北省在制定地方条例时,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成本高问题,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改革,通过简化证明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务实举措,切实推动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从而达到降低办事成本的效果。
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为各省份条例的修订提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参考。一些地区在修订条例时,会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如2024年修订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行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制度,借鉴了国际上通过保险机制来降低不动产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安全的做法。《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充分借鉴了外省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立法经验,提出推进长三角统一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数字化技术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各省份在立法或修订条例时会强调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如《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设置数字赋能章节,推行企业报表和年度报告“多报合一”、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工程图纸线上审查、工程档案电子归档、税费合并申报等措施,提升服务效能。《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采取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二、核心目标对比
全国各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都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然而,由于各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同,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全国有17个省份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吉林、天津、贵州和云南4个省份则侧重优化服务,其中,吉林注重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天津注重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贵州和云南均提出打造地方个性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广东、湖北、安徽3个省份侧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山西和河南均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宁夏侧重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山东致力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海南以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目标。
三、构成要素分析
从各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结构来看,除《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外,其他各省营商环境条例都以章节的形式划分各个板块内容,且都设置了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 章节。其中 云南、辽宁、天津、河南、浙江6个省份单设了人文环境章节,且各省份人文环境建设侧重点各有不同,如辽宁致力于建设诚信开放的人文环境,河南强调加强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建设,但都注重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湖南、河北、浙江、安徽、甘肃5个省份单 设了要素环境章节,详细列举对市场主体经营提供的各方面要素支撑; 黑龙江、湖北、浙江 还制定了开放提升章节,助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河北和黑龙江设立了信用环境章节,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上海和宁夏 单设公共服务章节,列举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举措; 浙江和云南单 设创新环境章节,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 浙江 单设数字赋能章节,强调要通过数字化治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来源:国脉原道
作者:张惠 邓琳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来源:国脉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脉电子政务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最新营商环境研究成果/汇编
▐ 各地营商环境汇编
精彩内容可进入“智库微店”购买获取!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营商环境专属顾问
洪女士:15973460470
杨先生:13167572951
田先生:15386405997
肖女士:18974731692
李先生:17702105558
营商环境智库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资讯
客服号:echinagov-G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