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故事基于真实事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不作为新闻报道。
- 故事情节主要参考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部分对话系根据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想象,非实际对话记录,敬请留意。
"铁生,你真的要去参加高考吗?"董礼萍担忧地看着正在收拾行李的张铁生,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坚毅的侧脸上。
"是啊,这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张铁生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那里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可是你根本没时间复习啊!"董礼萍急得直跺脚,脸上写满了焦虑。
张铁生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也许会有奇迹发生呢。"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不确定。
1973年,一个炎热的夏天,蝉鸣声不绝于耳,张铁生踏上了改变命运的旅程。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农村青年即将书写一段传奇人生。
01
张铁生出生在辽宁兴城的一个普通农家。从小他就格外勤奋,总是凌晨四点就起床帮家里干活。邻居王大爷常常感叹:"这孩子啊,就是个劳动的好把式!瞧瞧,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多懂事啊。"
初中毕业后,张铁生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下乡插队。在农村,他更是吃苦耐劳,很快就成为了生产队的队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领大家开始一天的劳作。
"铁生啊,你这么拼命干活,身体能受得了吗?"生产队的李大叔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心疼地问道。阳光炙烤着大地,田野里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麦子的芳香。
张铁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没事儿,李大叔。我年轻,吃得了苦。咱们农村要发展,就得靠我们这些年轻人啊!"说着,他又弯下腰,继续收割眼前的麦子。
就这样,张铁生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他的勤劳和才干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
1973年,一个重大消息传遍了全国:高考恢复了!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点燃了无数青年的希望。张铁生也不例外,他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作为生产队的队长,张铁生根本没有时间复习。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忙碌,晚上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
"铁生,你这样下去怎么能考得上呢?"他的好友小李一天晚上来到张铁生家,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劝道,"要不你请几天假,好好复习一下?"
张铁生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我怎么能因为私事耽误大家的工作呢?"说着,他又拿起了放在桌上的农业知识手册,借着昏暗的油灯光芒继续阅读。
就这样,张铁生带着满身的泥土和疲惫,踏进了考场。
02
考场设在县城的一所中学,教室里弥漫着粉笔和汗水的味道。看着密密麻麻的试题,他顿时感到一阵眩晕。他努力地回忆着初中时学过的知识,可是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张铁生的内心越来越慌乱。他看了看周围奋笔疾书的考生,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几乎空白的试卷,心里充满了绝望。
"还有半个小时。"监考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像是一记重锤敲在张铁生的心上。
就在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他的脑海。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试卷的背面开始书写。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在寂静的考场里格外清晰。
"尊敬的阅卷老师:
我叫张铁生,是一名来自农村的生产队队长。我很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但是,我必须坦白,我几乎没有时间复习。作为生产队的队长,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劳作。我不能因为私人原因请假复习,这样做对不起贫下中农,也对不起我这些年的付出。
我知道,我可能会因此失去这次机会。但是,我想让您知道,即使我没能考上大学,我也会继续在农村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保证会加倍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张铁生敬上"
写完这封信,张铁生感到一阵如释重负。他不知道这封信会带来什么结果,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考试结束后,张铁生的"白卷加信"很快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称赞他诚实勇敢,有人则认为他是在投机取巧。
"你听说了吗?有个叫张铁生的考生交了白卷,还在试卷上写了一封信!"饭馆里,一个中年男子神秘兮兮地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真的假的?他这样做不是自毁前程吗?"他的朋友一脸惊讶。
"我觉得他挺有勇气的,至少敢说真话。"旁边一个年轻人插嘴道。
就在舆论沸沸扬扬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张铁生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破格录取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诚实的奖励;也有人愤愤不平,质疑这样做是否公平。
张铁生怀着忐忑和感激的心情来到了大学校园。初秋的校园里,银杏叶开始泛黄,新生们背着行李,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负学校的信任。
03
在大学里,张铁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知识。他常常是图书馆开门第一个进去,关门最后一个出来。图书馆里书香四溢,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他的勤奋和努力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铁生,你真是太厉害了!"他的同学小王由衷地赞叹道,"你是怎么做到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的?"
张铁生笑着说:"习惯了。在农村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现在能有机会学习,我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就这样,张铁生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入了党,成为了学院的学生干部。他的"白卷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
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正当张铁生以为自己即将平步青云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将他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