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梅韵流芳”续华章

0
分享至

中国文化报记者 罗云川

梅兰芳是京剧梅派艺术的创始人,他创新发展了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并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海外传播;梅葆玖承其衣钵,培养了诸多梅派弟子,创新演绎梅派艺术,推动了梅派艺术的当今传承与发展。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北京京剧院策划推出了三大板块、贯穿全年的纪念活动,分别是梅派剧目全国巡演、梅派戏曲服饰展、梅派艺术传承发展研讨会,目前均已圆满收官。

3月27日至31日,“梅韵流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5天,上演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和《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宇宙锋》《凤还巢》等梅派经典剧目,梅葆玖首位弟子、中国台湾梅派青衣名家魏海敏与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张慧芳、胡文阁等参加演出,“纪梅”系列活动迎来“开门红”;4月19日至21日,北京京剧院赴天津,与天津京剧院联合演出了京剧演唱会及《西施》《凤还巢》《穆桂英挂帅》3部剧目;6月7日至10日,北京京剧院奔赴上海,与上海京剧院携手演绎京剧演唱会及《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大登殿》《玉堂春》《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等;10月17日至18日,北京京剧院《洛神赋》和京剧演唱会在梅兰芳故乡江苏泰州上演……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介绍,梅派剧目全国巡演从3月正式启动,一直到12月结束,历时10个月,足迹遍布全国11个城市,演出72场,演出收入超600万元,场均收入8.5万元。

在演出阵容方面,巡演以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为班底,剧院梅派弟子张慧芳、胡文阁、张馨月、李红艳、王怡等全部参演,并集结了海内外梅派名家,如梅兰芳弟子范玉媛、中国台湾的魏海敏、加拿大爱城京剧研习社严庆蘋、上海京剧院史依弘、上海徐汇燕萍京剧团周燕萍、天津京剧院王艳、南京市京剧团王璨等人,力求展示梅派艺术在当今的发展全貌。巡演更有各行当、各流派名家助阵,既有北京京剧院的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等领衔主演,也有陈少云、奚中路、杨赤、邓沐玮等名家助阵,热度持续全年。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是梅兰芳亲传弟子。她表示,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创立的梅派艺术,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推向了巅峰。梅兰芳创造的艺术财富是民族瑰宝,而他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更是当今艺术从业者应该继承发扬的。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里,梅兰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艺术追求和精神品格,充分彰显了中华美学和中国精神。

作为李玉芙的大弟子,张慧芳表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继承大师和前辈的艺术与人品,继续沿着前辈艺术家守正创新的艺术道路前行,为传承和发展梅派艺术贡献力量。

胡文阁10年前参加了北京京剧院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双甲之约”活动,10年后又积极投身于“梅韵流芳”活动。2014年,在梅葆玖率领下,北京京剧院重走梅兰芳艺术之路。在美国演出时,梅葆玖、胡文阁见到了由戏迷保管传承的梅兰芳当年赴美演出的《梅兰芳歌曲谱》,那一幕令人动容。2024年,胡文阁参加了多场“纪梅”演出,尤其是在10月22日梅兰芳诞辰纪念日,胡文阁主演的《穆桂英挂帅》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一天,“梅韵霓裳”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梅葆玖戏曲服饰展也在国家大剧院开幕,剧目和展览交相辉映,成为向梅兰芳、梅葆玖最好的致敬和纪念。

该展是北京京剧院首次以展览的形式输出文化产品,也是北京京剧院珍藏的梅兰芳、梅葆玖的戏曲服装在剧场之外的首次亮相。展览为期30天,参观者约7.5万人次,其间还举办了讲座、亲子活动、直播等艺术普及活动,线上参与人数约50万。

北京京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服饰展作为全国巡演的有效补充,实现了艺术传播形式的创新,以梅兰芳、梅葆玖服饰真迹为依据,为梅派艺术在服饰、造型、舞台形象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考样本,彰显了北京京剧院构建京剧生态、传承发展梅派艺术的担当意识。

在梅派艺术传承发展研讨会上,梅兰芳曾孙、梅兰芳纪念馆馆员梅玮认为,“梅韵流芳”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北京京剧院对梅兰芳艺术和精神的薪火相传,是梅兰芳和梅葆玖所代表的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精神与当代文艺工作同频共振的鲜活案例。

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援以“变”与“不变”概括总结了当前梅派艺术传承发展的环境、队伍、剧目传承和生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他强调京剧艺术的个性化表演手段和艺术流派的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梅派艺术的继承者和京剧工作者们需要锤炼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继承前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团结奋进、生机勃发,才能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北京市梅兰芳基金会原秘书长、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周铁林提出,梅派艺术的传承永远在路上,京剧工作者要继承梅兰芳、梅葆玖两代艺术家坚守的“仰承传统、锐意创新、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艺术理念,让梅派艺术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表示,北京京剧院将继续把京剧流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剧目创新、拓展演出市场等措施,不断提升各流派艺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292184文章数 117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