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
谁能想到,余华英的罪恶之路,竟是从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开始的。
从那以后,她在这条不归路上越陷越深。
她的恶行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痛苦不堪。
尽管她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但她依旧不知悔改,还厚颜无耻地为自己辩解。
她大概不知道,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一次,余华英将面对法律的严惩。
01
1995年,年仅5岁的杨妞花在家门口被余华英拐走。
从此,她的生活变得颠沛流离,充满了不安和恐惧。
由于杨妞花是个女孩,不太好卖,她在余华英手中滞留了半个月。
这段时间里,余华英不仅没有善待她,反而对她施加了暴力。
据杨妞花回忆,当时她头上长满了虱子。
余华英竟然用暖壶里的开水直接浇在她的头上。
这种残忍的行为,简直如同恶魔一般,给杨妞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那种钻心的疼痛,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无法承受的。
而余华英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她面目狰狞,用那双三角眼冷冷地盯着杨妞花。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杨妞花的记忆中。
后来,杨妞花被卖给了一个聋哑人做养女。
新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三间破旧的土坯房,还经常漏雨。
在养家,她不仅遭受了奶奶的虐待,还在12岁时被迫辍学,14岁就外出打工。
尽管年纪尚小,但她始终记得自己和父母的名字。
这些记忆成为了她在黑暗岁月中唯一的温暖和慰藉。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家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
2012年,杨妞花开始了她的寻亲之路。
然而,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
多年来,她一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但她从未放弃希望。
2021年4月,她在网上发布了寻亲视频,凭借对家人名字和家庭环境的清晰记忆,视频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终于,在同年5月,她与姐姐相认,回到了家。
然而,命运对她如此不公。
当她找到家时,亲生父母已经因为失去她而悲痛欲绝,相继离世。
认亲后的杨妞花悲痛欲绝。
但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那些人贩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她决定与那些人贩子斗争到底。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时光流逝,杨妞花从未忘记余华英的嘴脸。
在众多照片中,她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人。
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孩。
杨妞花没有让这段痛苦的记忆被岁月尘封,而是选择站出来。
她不仅为自己讨回公道,也为那些被拐卖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发声。
她毅然决然地将“坏人”送上了法庭。
02
2022年,她在被拐事发地贵阳市南明区成功立案。
随后,余华英在重庆市大足区被抓获。
为了找到更多罪犯拐卖儿童的证据,杨妞花积极配合贵阳警方。
最终确认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有17名儿童被余华英拐卖。
在庭审过程中,余华英还试图为自己开脱。
她声称自己在拐卖儿童的过程中并没有做什么。
只是听从了丈夫王加文及情夫龚显良(已故)的指使。
她还辩称自己对拐卖儿童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
她狡猾地试图用这些理由来减轻自己的罪行。
她甚至还对杨妞花的指控进行狡辩。
当杨妞花提到被开水烫头一事时,她竟然厚颜无耻地反问:“我用开水浇你的头,你还会有头发吗?”
她的态度之恶劣,令人愤怒。
然而,杨妞花并没有被余华英的狡辩所吓倒。
她在法庭上坚定地陈述着自己的经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痛苦和愤怒。
杨妞花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和坚定。
她的经历让人痛心疾首。
而代理律师王文广则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余华英的种种狡辩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他指出,在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中,无论是拐还是卖,参与者的作用都是相当的,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余华英参与了整个拐卖过程。
从物色目标到拐骗儿童,再到联系买家进行交易。
她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犯罪,不存在所谓的“作用小”的情况。
同时,律师还强调,余华英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不能以“不懂法”为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
在律师的步步紧逼和铁证面前,余华英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真相也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2024年12月19日,二审公开审理余华英拐卖儿童上诉案。
并当庭作出裁定,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这一判决结果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余华英的身上。
也让所有关注此案的人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法院经审理查明,她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伙同他人拐卖儿童多达17名。
她把儿童当作商品任意买卖,给被拐儿童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许多家庭支离破碎,有的父母甚至因此身患疾病,郁郁而终。
03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如此穷凶极恶的人?
余华英,1963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家中排行老四。
她的童年充满了不幸,小学二年级时母亲便离世。
就连父亲也在她17岁时离开人世。
过早失去双亲的关爱与庇护,使她的成长之路布满阴霾。
也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或许这些早期经历成为了她人格扭曲的诱因之一。
成年后的余华英,婚姻生活也并不顺遂。
丈夫因盗窃被抓,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
为了维持生计,她把女儿交给丈夫的哥嫂抚养。
自己则外出打工。
在此期间,她结识了龚显良,并生下一个男孩。
然而,贫困的压力让她丧失了理智和人性。
她竟将自己仅两个月大的亲生儿子,以五千元的价格卖给了河北邯郸的一户人家。
这一残忍的举动,彻底开启了她拐卖儿童的罪恶之旅。
也让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1993年到2003年,余华英与龚显良、王加文等人狼狈为奸。
他们如同幽灵一般,在各个城市间流窜,专挑那些父母外出工作、无人看管的小孩下手。
余华英利用自己的女儿作为掩护,先与目标小孩拉近关系。
然后以“买糖吃”“出去玩”等极具诱惑性的理由,将孩子们拐骗带离家庭。
得手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将孩子带到河北邯郸。
通过中间人联系买家,将这些无辜的孩子像商品一样卖掉,以谋取非法利益。
04
如今,罪有应得的她终于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拐卖儿童犯罪为何屡禁不止?
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首先,利益的诱惑是导致此类犯罪猖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些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着对儿童的非法需求。
这种畸形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买方市场。
人贩子们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将罪恶之手伸向无辜的孩子。
其次,法律漏洞也为拐卖儿童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同时,也要加强对买方的处罚,从源头上遏制拐卖儿童犯罪的发生。
拐卖儿童犯罪是我们社会的一大毒瘤。
我们不能让这种犯罪行为继续肆虐,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坚决打击拐卖儿童犯罪。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家庭的希望,他们本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而不是在黑暗中遭受拐卖的痛苦。
让我们用法律的武器、用道德的力量、用全社会的关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让“天下无拐”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