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催买房无效后,三部委出手!明年起,房地产或大概率出现两个趋势

0
分享至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8个百分点。按理说,建的房子少了,如果销售正常的话,楼市库存应该逐步降低才是。但实际则相反,商品房待售面积则从去年10月份的5.47亿平米,增长到现在的6.48亿平米,增长了近20%。说明当期商品房形成了大量积压,越来越多的房子卖不掉。



现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提振房地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有一句说得好,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你越不想什么事发生,它越容易发生,而且是越来越多。

都知道,这轮长达两年的楼市持续调整,本身是因为国家主动房地产杠杆,防止房地产灰犀牛发生。但正好又碰到疫情后经济恢复不如预期。说白了,大家工作和收入都受到影响,连一些地方的铁饭碗都不得不降薪、缓发或借钱发工资,那还有多少人有钱去买房呢?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就更难了。网上说今年的双十一数据如何如何的,但问问你身边的朋友就知道,放购物车的东西越来越少,官方褒义词说是消费越来越理性,实际谁都明白是啥原因。

而且,楼市本身的主要作用因子在加速做减法。我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们小区同面积同楼层学区房在两年前有800W的成交记录,现在500W左右的都挂着好几套,这是啥原因?

别的不说,看看2011年后的人口出生数据就知道了。2011年到2016年,每年出生人口在1600多万到1700多万之间。但从2017年开始,每年出生人口就变成1500多万(降10%左右)、1400多万、1200多万、1000万多点、900多万,5年时间,比正常年份人口降了40%还多点。

与2011年到2016年正常年份相比,可以做一个推算。从人口下降的2017年开始,2020年是开始上幼儿园时间,当年出生人口降了10%,影响还看不出来是吧?但到2021年,上幼儿园孩子就降了15%左右,作用开始显现。到2022年,上幼儿园的孩子降了27%,当然,最大影响是今年,与成长年份比降了40%出头。

如果说,一些幼儿园能扛过2021年、2022年前两波的入园率降低潮,到2023年就比较难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听到不少幼儿园开始合并了,一些幼儿园老师也被分流。

同样道理,没有幼儿园生源,哪有小学生源?从2023年开始,小学入学人数开始减少,按幼儿园推算的话,才减少10%,影响不是很大,但我们已经听到有说小学也在开始裁员。按照幼儿园入学减少时间轴,入学人数快速减少将在2024年和2025年到来。至于初中,将继小学之后到来。



楼市行业研究有一句话说的是,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普通人能看到这一逻辑,国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国家其实是很着急的,于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或是房地产对金融稳定、安全的意义,都是不能坐视不管的。

看一个数据就能有感触。2022年全国房地产政策优化频次为1120次,今年也不例外,1-10月份就已经超千次,全年应该是只多不少,而且力度明显比去年大。自定调房地产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转变以后,做了两个非常大的改变:

一是让具有楼市风向标的一线城市执行“认房不认贷”,变相放松购房资格;二是楼市热市期间的行政管控措施大部分废除,像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包括土地价格限制也取消了,实行价高则得。

目标不言而喻,官方的说法是,让楼市企稳回升,直白地说,其实就是告诉你,不能再跌了,这是我们政策的底线了。

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根据统计部门发布1-10月份房地产数据显示,无论是销售额、销售面积同比均下滑,而且10月份单月数据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三部门也出手了。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内容强调3个方面:



1.会议强调,过去一段时间,金融部门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近日金融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调研了解行业风险化解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
3.会议强调,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老实说,像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大部门在一起开会,且研究部署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工作的情形真不曾多见。所以,当资本市场看到这个信息后,有媒体就报道了,中国资产类狂飙,一些房地产证券纷纷冲击涨停。这3段话,翻译成白话如何理解?

第一,已经做的事,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供应就是指开发商这边,不抽贷、债务到期协商展期,就是让你慢慢还,不逼迫你,先稳住开发商这边。而需求端指的是购房者,现在的房贷审核应该是比较宽松了,不太过分就行,能贷尽贷,珍惜每一个贷款买房的客户。当然,表述也不假,现在明面上看不到哪个房企要死要活躺平不干了,说明暂时是稳住了。

第二,向行业龙头房企了解实际情况,把他们稳住了,整个行业也就大差不差。毫无疑问,接下来房企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基本上应该能得到满足。值得一提的是,自恒大出险以后,时隔两年再次提到市场化、法制化,加大保交楼支持,推动兼并重组,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对那些烂尾楼,虽然说是加大支持,但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毕竟这个盘子太大,不可能无原则的兜底,相关方还是要承担应有责任,推动事情的解决。二是虽然说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但有的烂到骨子里的,扶不起来,那该咋样还咋样,从稳定计,兼并重组也是必走之路。

第三,三大工程,作为房地产新模式重要内容,此前文章已有论述,就不展开了。在这里需要先提到的一点,如果说平急两用工程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化,那么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则是对房地产的直接作用,对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影响深远。

此外,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这个是比较新的提法,如果套用整体金融供给侧改革理解的话,就是要解决“资金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或不给”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信用等级。举个例子,给A类、B类、C类房企分别制定资金获取的条件和标准,这应该是吸取了此前房企债务暴雷的教训。信用等级自然是重要的审核标准,像那种借债不还、烂尾、质量服务经常被投诉的房企,应该也在金融改革之列。



鉴于此,明年起房地产将出现两个趋势

在懂行人看来,随着房地产发展基础发生了根本改变,以及房地产新模式建议,明年起,房地产将出现两个趋势。

一个是行业大浪淘沙不可避免。实际上,在两年前,被誉为最懂经济官员黄老就预判过,近10万家房企,行业经过洗礼后,可能也只有大几千或一万家就差不多够了,意味着90%的房企将退出、关闭或被兼并,也就是说再过N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房企,大部分都不复存在。对于从业者来说,大部分将被分流,相关的建筑、装饰、园林、建材等关联也随之缩减,这个没什么好说的,需求不在了,市场蛋糕也就小了,就像3部委所说的那样,行业兼并或重组。

二个是房产价值分化不可避免。有些人可能还没感觉到,房地产新模式到底会带给我们个人房产怎样的变化。实际上,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看,逻辑也是很清晰的:供给侧改革的结果,一定阶段房子供应总量是恒定的,保障房建多了,商品房就会建得少。新建的保障房是封闭运行的,买到自己住一辈子没问题,但你不想要了,只能按照规定的价格卖给政府,不要想着在这上面赚钱。这种房子虽不能自由上市流动,但与普通的商品房形成了竞争,这对普通房子价值形成挤压,毕竟便宜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品质不好的普通商品房,金融属性越来越低。

与之对应的,后面由于地块供应有限,商品房供应减少了,加上能留存下来的开发商,必须是在品质上过硬,受购房者欢迎的,否则,一路就尘归尘、土归土。可以想象,未来建造的商品房,那基本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高品质住宅,当然,价格也会高出很多。要知道,未来绝对不会像过去,卖了自己的商品房加点钱,还能置换一套好的,未来那都是可望不可级,好小区和差小区,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也正常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保障房虽然有点类似新加坡组屋形式,但起码解决了所有人的住房问题,不用为房贷发愁,可以放手一搏或享受诗与远方,而高档商品房呢,则解决了有钱人的闲钱和热钱去处,总比流出去的好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元,踩刹车了!

美元,踩刹车了!

米筐投资
2025-01-26 07:23:17
为逼俄罗斯投降,美国亮出最大“杀招”,最后关头,俄对华交底!

为逼俄罗斯投降,美国亮出最大“杀招”,最后关头,俄对华交底!

木晓普照
2025-01-26 16:19:27
比伯海莉结婚7年闹离婚?儿子才5个月,男方取关岳父又取关妻子!女方友人:她忍太久…

比伯海莉结婚7年闹离婚?儿子才5个月,男方取关岳父又取关妻子!女方友人:她忍太久…

英国报姐
2025-01-23 21:22:15
完蛋了!西安楼市全军覆没,西安楼市雁塔区房价从2.1万跌至1.7万

完蛋了!西安楼市全军覆没,西安楼市雁塔区房价从2.1万跌至1.7万

有事问彭叔
2025-01-26 16:50:08
中国股市:2025被“严重低估”的10朵金花,有望10倍增长!

中国股市:2025被“严重低估”的10朵金花,有望10倍增长!

小波股事历程
2025-01-20 23:22:33
美国要失望了!越南已做出选择,送中国开年礼,分量不轻情谊很重

美国要失望了!越南已做出选择,送中国开年礼,分量不轻情谊很重

全民历史观
2025-01-26 18:59:09
2014年泰国用大米换取高铁建设,如今才彻底明白,泰国真的太精了

2014年泰国用大米换取高铁建设,如今才彻底明白,泰国真的太精了

据说说娱乐
2025-01-26 08:12:38
大到暴雪!降温至-30℃!吉林省这些地方注意!

大到暴雪!降温至-30℃!吉林省这些地方注意!

中国吉林网
2025-01-26 14:46:29
2-1,凯恩无敌摆脱+惊艳破门,金玟哉利剑出鞘,拜仁5连胜领跑

2-1,凯恩无敌摆脱+惊艳破门,金玟哉利剑出鞘,拜仁5连胜领跑

侧身凌空斩
2025-01-26 00:25:52
杨子承认了!是剧本,但黄圣依没按套路出牌,质问为什么不商量?

杨子承认了!是剧本,但黄圣依没按套路出牌,质问为什么不商量?

素衣读史
2025-01-25 15:49:32
洪都拉斯三军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洪都拉斯三军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卿昀
2025-01-25 21:29:07
难道真是天才?日本人开创中日交流法,中国网友不懂日语但全都看得懂...

难道真是天才?日本人开创中日交流法,中国网友不懂日语但全都看得懂...

脊梁in上海
2025-01-25 17:47:07
韩国瑜刚走,传赖清德派吴钊燮秘密窜美,鲁比奥连夜拨通北京电话

韩国瑜刚走,传赖清德派吴钊燮秘密窜美,鲁比奥连夜拨通北京电话

张殿成
2025-01-26 11:56:29
大伯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0w,是他的10倍!结果…

大伯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0w,是他的10倍!结果…

华人星光
2025-01-14 17:59:18
美团的风波还在继续,股价大跌

美团的风波还在继续,股价大跌

娱乐督察中
2025-01-26 11:49:28
社保最低缴费年限调整,2030年开始实施,养老金要多交5年!

社保最低缴费年限调整,2030年开始实施,养老金要多交5年!

渔夫说事
2025-01-25 16:41:58
F杯,了不起,的确了不起!!

F杯,了不起,的确了不起!!

风子说个球
2024-12-07 16:32:15
德约科维奇晒核磁共振结果证实腿筋撕裂,配文:留给所有‘专家’

德约科维奇晒核磁共振结果证实腿筋撕裂,配文:留给所有‘专家’

直播吧
2025-01-25 23:10:13
心眼坏的人,一般有这四个特征,一看一个准

心眼坏的人,一般有这四个特征,一看一个准

诗词中国
2025-01-26 15:23:04
0-5惨败!英超第3爆冷,9场不败被终结,22岁天才帽子戏法

0-5惨败!英超第3爆冷,9场不败被终结,22岁天才帽子戏法

足球狗说
2025-01-26 00:58:16
2025-01-26 19:39:00
时尚舒适家
时尚舒适家
你想要时尚而且还舒适的家吗?
7835文章数 97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融创归来!献给海口一座果岭湖居奢作!

头条要闻

男子开百万豪华房车回乡 还载着一匹马和一辆摩托车

头条要闻

男子开百万豪华房车回乡 还载着一匹马和一辆摩托车

体育要闻

他用43年带领"不良高中"制霸全国

娱乐要闻

刘亦菲的胖间接导致柜姐丢工作?

财经要闻

美元,踩刹车了!

科技要闻

全球掀DeepSeek复现狂潮!拼算力神话崩塌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全球迎新 | 2025蛇年春节

旅游要闻

“春节游”预订火热,亲子游持续走俏

LCK春季赛:年前收官,T1轻松横扫NS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