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向世界宣布!中国太空水稻已经试种成功,俄媒直呼:更甜更营养

0
分享至

我国首批从空间站中培育出来的,第三代“太空水稻”已经成熟,以后能吃太空米了!

俄罗斯媒体《Svpressa》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不仅高度赞赏了我国在太空农业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用“更甜、更有营养”来形容。

都说“土里刨出金疙瘩”,谁会想到太空里的太空舱竟然能够从天上“洒”下粮食,那么太空水稻到底怎么样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部分观点仅代表个人

«——【·“返乡”的种子·】——»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

顺利回家的宇航员们,还带回了一批珍贵的太空实验样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经过太空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由第三代太空水稻种子再生长结出的“第四代种子”。

这些珍贵的种子刚一落地,就被送进研究室当中,开始被科学家细致的研究起来。



与此同时,被种植的第三代太空种子,也在这段时间陆续丰收,并开放参观、体验。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罗斯媒体率先对中国的这一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惊叹于中国在太空农业领域取得的进展,称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拿到一些公开的实验数据之后,更是直呼“中国研究的太空水稻,更甜更营养”。



不仅是俄罗斯,其他国家的科学界和媒体也纷纷对此表示关注。

许多国家甚至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太空农业的研究。

可以见得,这些小小的种子,再次作证了我国在航天科技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太空作物”的发展,起了个好头。

就让我们来仔细的看看,这些“环游过太空”的水稻,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太空水稻的优势·】——»

在科学家对太空水稻种子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发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结果。

太空水稻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色,与普通水稻相比,它含有更高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简单的说,同样的食用量的太空水稻,可以为人体提供比常规水稻更多的营养。

特别是在蛋白质含量上,太空水稻的表现尤为突出。



不仅如此,太空水稻的口感也有了明显改善。

品尝过的人表示,太空水稻的味道比普通水稻更甜。

科学家分析,这与太空的糖分含量有关,相比起地球的水稻作物,太空水稻的糖分含量要高4~5倍,更甜的口感就是来源于这里。

而这种独特的口感,将来可能成为太空水稻未来商业化的一大卖点。



除了营养和味道的特殊之外,在生长方面,太空水稻也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

因为出生于低重力环境,它的根系生长方向不固定,可能向上或向下生长。

这种特性,使得太空水稻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即便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种植,也依旧能够正常生根发芽。



不仅如此,太空水稻还表现出了强大的抗逆性。

耐寒、耐盐碱,遭遇极端天气的存活率,也要远高于一般的水稻。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如盐碱地和荒漠,这些特殊的环境中存活,为解决作物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更令人惊喜的是,太空水稻还表现出了强大的抗病性。

科学家发现,这种水稻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就能健康生长。

这不仅会降低了种植成本,也能够让人们吃的更安心,不必担心农药残留问题。

而这些喜人成果的背后,是科学家们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努力。



«——【·波折的研究旅程.·】——»

这段旅程始于2020年,当时首批水稻种子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进入太空,中国太空农业研究的正式启动。

科学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些种子在太空环境中的表现。

经过两年的努力,2022年成功完成了120天的太空试验,实现了水稻在太空环境下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并取回了第一代的59粒太空种子。

这一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叹,也为现如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微重力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太空中,植物的生长方向变得不稳定,这给水稻的正常生长带来了困难。

科学家们不得不设计特殊的装置,来引导水稻根系的生长。



与此同时,太空水稻还要应对宇宙的高强度辐射。

要明白的是,宇宙中的高辐射能促进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转化,但也可能会对水稻的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科学家们需要仔细平衡这些因素,以确保水稻能够在太空中健康生长。



另一个重要的挑战,是水稻受精率的问题。

太空里可没有蝴蝶、蜜蜂帮忙授粉,而缺少授粉这一过程,则会直接导致种子数量减少,甚者结不出可二次种植的种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传统人工授粉的基础上,针对太空环境进行了优化,以降低环境对结种的影响。



地面研究室,在取得了第一代的部分种子后,开始进行人工繁育。

最后得到了1万粒的,第二代太空水稻种子。

在之后,又在大田中用第二代种子,培育出了更多的第三代的太空水稻种子。

这些种子,有一小部分被神舟十八送上太空,进行下一步实验,其余的则在今年成功丰收。



尽管这些实验过程困难重重,但中国科学家们从未放弃。

通过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培育条件,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才有了今天我们在太空水稻上的成就。

这时不免就有人要问了,我国明明不缺粮食,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搞“太空作物”呢?



«——【·“太空作物”有何用·】——»

现如今,气候问题一直都在加剧,我们在今年已经见到了不少极端天气的发生,这是环境恶化的表象之一。

最坏的预测,是气候问题还会一直加剧,极端天气有可能会成为常态。

随着环境恶化,粮食安全理所当然的,成为全人类在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太空水稻的高产、抗逆特性,使其有潜力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一些原本不适合种植的土地转化为可耕种的稻田,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这种办法,即便环境继续恶化下去,人们也不至于没有粮食吃。



除此之外,随着人类对太空的向往越来越高,移民出地球目前看来也是一种趋势。

想要在外星球或是舰船里生活,食物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以太空水稻为代表的这类“太空作物”,能为未来人类探索宇宙,解决后顾之忧。

至于商业角度嘛......

新鲜事物总有人会去尝试的,这一点就不必多说了。



在清楚了“太空作物”的用处之后,你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参考资料

俄媒:中国“太空水稻”更甜、更营养 [环球网]



大丰收!全国多地同太空水稻一起传来丰收消息 [央视新闻]



我国太空水稻培育具有繁殖能力 中国空间站第三代“太空水稻”迎来丰收 [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开始运作了,第一个被砍的部门诞生

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开始运作了,第一个被砍的部门诞生

问问马斯克AskMusk
2025-01-21 12:26:48
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张建国接受审查调查

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张建国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1-21 19:03:08
从河南调任,59岁孙梅君升任正部级

从河南调任,59岁孙梅君升任正部级

鲁中晨报
2025-01-21 22:51:06
评论员谈阿莫林言论:疯了!他不就是责任人吗?难道他不想干了?

评论员谈阿莫林言论:疯了!他不就是责任人吗?难道他不想干了?

直播吧
2025-01-21 17:35:12
2-1!萨拉赫里程碑,利物浦全胜领跑欧冠,终结里尔21场不败

2-1!萨拉赫里程碑,利物浦全胜领跑欧冠,终结里尔21场不败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01-22 06:11:13
女子在酒店约会被公公当场抓到,公公:可以隐瞒,你得答应个条件

女子在酒店约会被公公当场抓到,公公:可以隐瞒,你得答应个条件

五元讲堂
2025-01-15 16:13:57
6分险胜,江苏掀翻天津队!再见了张庆鹏,季后赛彻底没戏了

6分险胜,江苏掀翻天津队!再见了张庆鹏,季后赛彻底没戏了

美人茶话会
2025-01-22 01:09:18
发现了没,凡是结婚不主动要彩礼的女方家庭,一般是以下几种

发现了没,凡是结婚不主动要彩礼的女方家庭,一般是以下几种

猫叔东山再起
2025-01-14 11:00:02
热搜第一!知名女星:以后不太想接了…

热搜第一!知名女星:以后不太想接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1-20 14:16:01
一家四口连患白血病,这道家常菜甲醛超标400倍,很多家庭都在吃

一家四口连患白血病,这道家常菜甲醛超标400倍,很多家庭都在吃

史行途
2025-01-21 14:01:07
广西违建别墅后续,举报人:房主系公职人员,以前我们关系很好

广西违建别墅后续,举报人:房主系公职人员,以前我们关系很好

鋭娱之乐
2025-01-21 23:36:45
韩国第一夫人金建熙,红颜祸水,到底干了啥?有多狗血?9个冷知识

韩国第一夫人金建熙,红颜祸水,到底干了啥?有多狗血?9个冷知识

妮子说美食
2025-01-19 12:59:00
坚持一周吃三次蒸苹果水,脾胃养好,整个人都通畅了

坚持一周吃三次蒸苹果水,脾胃养好,整个人都通畅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1-21 13:55:24
《漂白》石毕连杀20人!在监狱5年,圆润白胖,留下1句佛性遗言

《漂白》石毕连杀20人!在监狱5年,圆润白胖,留下1句佛性遗言

头号剧委会
2025-01-22 01:39:55
也不容易!阿尔卡拉斯赛中疑似出现伤情 一完赛就去“骑自行车”

也不容易!阿尔卡拉斯赛中疑似出现伤情 一完赛就去“骑自行车”

直播吧
2025-01-21 22:21:11
切尔西看走眼!5200万引进伪球星,英超12场1球1助,伯利砸手里了

切尔西看走眼!5200万引进伪球星,英超12场1球1助,伯利砸手里了

球场没跑道
2025-01-21 10:31:34
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已经彻底臭了,整个东南亚一夜之间掉入地狱

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已经彻底臭了,整个东南亚一夜之间掉入地狱

橘色数码
2025-01-11 19:46:35
深圳首条跨海隧道今日通车

深圳首条跨海隧道今日通车

南方都市报
2025-01-21 07:08:41
张学良迷恋的赵一荻有多美?1955年在台湾的留影,43岁她风韵犹存

张学良迷恋的赵一荻有多美?1955年在台湾的留影,43岁她风韵犹存

阿器谈史
2024-12-25 15:00:54
四川挖出一具遗骸,脚带7公斤铁链,脚踝钉着4颗铆钉,经考证,他是失踪40多年的……

四川挖出一具遗骸,脚带7公斤铁链,脚踝钉着4颗铆钉,经考证,他是失踪40多年的……

财经三分钟pro
2024-12-19 22:21:42
2025-01-22 07:03:00
肖兹探秘说 incentive-icons
肖兹探秘说
轻轻细雨,绵绵长音。
2653文章数 6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特朗普开了个坏头

头条要闻

中方是否会解除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制裁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方是否会解除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制裁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错失制胜三分!华子最后5秒关键球12中0 詹姆斯近5年竟是19中0

娱乐要闻

朱亚文沈佳妮被曝离婚?朱亚文工作人员回应

财经要闻

左小蕾:市场担忧通缩是闭环还没走通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重生之我在小红薯看洋人出洋相

1月下旬XGP游戏公布!祇女神之路 孤岛惊魂新曙光等

数码要闻

消息称苹果今年将例行更新 iPad Pro:引入供应链全新显示驱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马克龙"预测":俄乌冲突不会很快结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