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天2024年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不管2024年过得怎么样,它都将成为历史。迎来的将会是全新的2025年,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地方已经表现出浓浓的年味了。但我们也发现,今年不少工厂的效益好像不是很好,已经提前给员工们放年假了。然而一些效益还不错的企业,正忙着给员工们排练节目,开年会等活动。普通的老百姓们,正家家户户忙着腌腊肉,炸丸子,蒸年糕等等,储备过年期间的食物。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专家都推测可能会出现这4个社会现象。分别是春运可能没有往年那样繁忙;农村的相亲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热闹;春晚的收看率和关注度可能会大不如从前;各地的年味将越来越淡。
其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非谁对谁错,可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现象罢了。相信90后之前的一些人,都曾感受过浓浓的年味。小时候没有物质水平没有现在这么高,好吃的食物,新的衣服基本上都只能留到过年才能用得上。那时候一家七八口人团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然后围在火炉旁烤火聊天,看春晚。那时候的春晚几乎是家家户户大年三十必守着看的节目,但现在这样的场景似乎很难再看到了。其实也并非是春晚的质量下降了,而是人们娱乐的项目更多了。游戏,娱乐视频,旅游等等,人们欢度春节的娱乐方式更多了,不再是一家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观看春晚了。
过去的春节想必大家都知道,一票难求,大量购票人员大包小包背在身上在购票大厅内排队购买火车票,汽车站,火车站,码头等地方都是人满为患。但现在的春运人流量依然有,但似乎不像之前那样繁忙和拥挤了。其实并非是人口减少了,而是科技带来的改变。首先就是购票环节,不再需要现场排队买票,出行人员可以在手机上,依据行程提前购票。其次现在的高铁、飞机相比之前的交通工具运输速度大幅度提升。所以运送旅客的效率也大大提升,避免了大量人员滞留在车站。年味没有之前那么浓烈了,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这主要是现在过年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让人们感受不到过年和不过年有啥区别,听不到任何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而且在以前,在家吃完年夜饭,大年初一就要跟随长辈们走街串巷去亲戚家拜年了。现在大多数都是在微信上发一个拜年红包,然后复制粘贴千篇一律的祝福语就草草了事了。往年每当过年时,农村的相亲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村里都会热议哪家姑娘还没对象,哪家小伙子还没娶妻。然后大家商量着把他们能凑一对是一对。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了,现在的结婚成本太高了,女方动不动就是房子车子,彩礼等等,这让很多刚毕业工作的小伙子们,根本不敢找对象,连养活自己都够呛,更别说一个家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