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提前做准备?不出意外的话,2025年起,楼市或出现一个“新变化”

0
分享至

文|老墨

这篇文章谈点什么呢?思来想去,那就预测未来一些城市的楼市走势吧。

希望能帮到你。



01、房价真的会“阴跌”吗?

其实说白了,这些城市指的就是三四线城市。

长期以来,我发现在谈到房价或者楼市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漏掉了一点:城市硬实力。

什么是“城市硬实力”,其实经济水平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又犯了一个错误,把GDP当成判断经济水平的唯一标准,这是错的,因为它有非常突出的问题。

相比较之下,我更赞同这个观点:由央行统计出的资金总量更加纯粹,它更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为什么要重点提到这个呢?因为下面的其它原因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它的影响。

尤其是在城镇化放缓的环境下,新生儿数量更加重要。



注意看下面这张图,对比非常明显,从2000年-2020年的二十年里,一二线城市人口都在大规模流入,年均增速最慢也有1.5%,我大概算了一下,换算成人口也有315万人。

从2021年开始,情况明显变了,就算是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最快,但也有0.5%,也就是区区9万人。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疑惑:如果说人口流动越少,是不是说以后哪些城市人口增加,哪些城市人口减少,新生儿数量就会越来越重要呢?甚至还会变成决定性因素之一呢?

我觉得很有可能。

什么是“阴跌”,你知道吗?



不仅仅是房价缓跌,而且必须要加上一个前提:房子失去了投资价值,只能自己住。

你仔细听听原因,还是从2000年开始计算,截止到2015年底,这十五年的新生儿数量基本上是同一水平,最低是1585万人,最高是1771万人,一高一低也就差了186万人,可是到了2016年就立马变了。

那一年,新生儿数量达到了近二十年的巅峰1867万,然而此后一路下滑,2023年就只有902万,已经砍半了。

你能明白什么意思吗?



一是过去三四线城市人口长期外流,而近些年新生儿数量又在减少,二是三四线城市也建造了大量的住宅。

如果这个环境背景没错,那未来有可能就会有价无市,房价自然就可能“阴跌”。

当然了,大城市的一些区域也会房价“阴跌”,虽然他们的人口数量大于三四线城市,但是人口也不是平均分布,肯定是有的区域人口多,有的区域人口少,所以未来很难逃避这个问题,其实简单理解,这也是“供大于求”的一种体现。



02、未来的楼市或出现一个新转折

注意上面提到的一句话,如果房子失去了投资价值,那房价就可能“阴跌”。

出现这个情况太正常了,一是房价已经偏高,二是供给又大于需求,三是人口增速放缓,四是经济结构需要转型等等,所以未来的楼市大概率会出现一个转折:促使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地级市房价继续下跌的唯一因素可能就是房产税。

说个前提,本篇文章仅供讨论,不带有任何指向性言论,不要曲解。



供大于求就说明了一点,注定有一批房子卖不出,租不掉,之前就有人统计过数据,达到41.5%的城镇家庭拥有多套房。

如果没有房贷压力,房子握在手上就行,反正卖不卖都是一个样,可是依然有房贷且征收房产税,那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2024年10月三线城市房价的中位数是9647元/平,咱们假定贷款六成购买一套面积110平的房子,利率算3.1%,那么一年就要支付房贷32616元,如果同时还要交房产税,税率算1.2%,也就是12734元,算下来总和就是45350元。



你觉得少吗?其实真不少了,平均到一个月就是小4000块,这个成本太大了。

所以关键就是民众能不能意识到这点,只要房子失去了投资价值,手上握了再多的房子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倒不如卖掉。

如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么未来的楼市转折就得等到出台房产税的那天,如果大家都意识到了,那时间自然会提前,那不论时间有多久,房价大概率都会“阴跌”,甚至直接公开下跌。

不过还得强调一点。未来楼市的整体走势还是稳定,但是会有上下波动。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房价下跌,而不是暴跌,这点至关重要,千万不要搞混了,我们要相信国家,未来的楼市肯定会健康稳定发展。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讨论、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记者询问提醒下,特朗普翻出拜登留信:感谢,不然我们可能得过几年才发现

在记者询问提醒下,特朗普翻出拜登留信:感谢,不然我们可能得过几年才发现

环球网资讯
2025-01-21 10:26:28
气温大降!雨雪+大风来袭,湖北局地有暴雪

气温大降!雨雪+大风来袭,湖北局地有暴雪

鲁中晨报
2025-01-21 15:11:07
双项19连胜!萨巴伦卡2-1力克苦主 连3年进澳网四强冲3连冠

双项19连胜!萨巴伦卡2-1力克苦主 连3年进澳网四强冲3连冠

醉卧浮生
2025-01-21 17:58:12
伊万卡和妹妹蒂芙尼拍照时,巴伦在后边调皮恶作剧,姐弟太有爱了

伊万卡和妹妹蒂芙尼拍照时,巴伦在后边调皮恶作剧,姐弟太有爱了

飞花文史
2025-01-21 13:08:37
2025拜年祝福语,别再说“新年快乐”了,分享20句祝福语,不俗套

2025拜年祝福语,别再说“新年快乐”了,分享20句祝福语,不俗套

Lily美食谈
2025-01-21 00:16:34
春运返乡谁堵在高速上?湖南界被视为“决赛圈”,车主调侃:别太好客,留一晚够了

春运返乡谁堵在高速上?湖南界被视为“决赛圈”,车主调侃:别太好客,留一晚够了

鲁中晨报
2025-01-21 15:11:07
我叫增值税,我又变了!2025年1月1日起,这是我最新最全的税率表和税收优惠!

我叫增值税,我又变了!2025年1月1日起,这是我最新最全的税率表和税收优惠!

祥顺财税俱乐部
2025-01-21 09:06:57
人社部: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人社部: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界面新闻
2025-01-21 11:36:08
“生活搭子”背后的万亿风口,准备起飞

“生活搭子”背后的万亿风口,准备起飞

一点财经
2025-01-21 16:53:08
战友当年在我家吃住一年,当领导后装不认识,我被欺侮时他出手了

战友当年在我家吃住一年,当领导后装不认识,我被欺侮时他出手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4-12-13 06:55:11
特朗普宣布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希拉里表情亮了哈里斯面无表情

特朗普宣布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希拉里表情亮了哈里斯面无表情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1-21 14:53:54
马斯克承认找代练!称不这样做就无法击败亚洲玩家

马斯克承认找代练!称不这样做就无法击败亚洲玩家

游民星空
2025-01-21 10:05:21
李维刚赔付750万后显落魄!吃10块的牛肉面,深夜给学生发福利

李维刚赔付750万后显落魄!吃10块的牛肉面,深夜给学生发福利

娱圈小愚
2025-01-21 08:49:37
广西两幢久拖不拆的违建“豪宅”无人认领 当地:寻主无果,已拆除

广西两幢久拖不拆的违建“豪宅”无人认领 当地:寻主无果,已拆除

红星新闻
2025-01-21 13:59:58
哈梅内伊穿防弹背心现身葬礼!2名判百姓绞刑的法官被警卫杀死

哈梅内伊穿防弹背心现身葬礼!2名判百姓绞刑的法官被警卫杀死

大风文字
2025-01-21 11:58:06
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开始运作了,第一个被砍的部门诞生

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开始运作了,第一个被砍的部门诞生

问问马斯克AskMusk
2025-01-21 12:26:48
乌军阵地被炸,碎片四溅,俄罗斯大仇终于得报,全歼北约“大鱼”

乌军阵地被炸,碎片四溅,俄罗斯大仇终于得报,全歼北约“大鱼”

空天力量
2025-01-21 17:16:57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界面新闻
2025-01-21 10:42:41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浙江发布
2025-01-21 17:51:56
突发!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开展大规模逮捕行动!联合国警告:以色列若吞并约旦河西岸将严重违反国际法

突发!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开展大规模逮捕行动!联合国警告:以色列若吞并约旦河西岸将严重违反国际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21 14:53:05
2025-01-21 19:52:49
巧谈大楼市 incentive-icons
巧谈大楼市
只讲干货
826文章数 80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富豪群体,正在抢入三亚资产!

头条要闻

昆明市长刘佳晨任上被查 曾被称“跑得最快的市长”

头条要闻

昆明市长刘佳晨任上被查 曾被称“跑得最快的市长”

体育要闻

这是距离NBA最近的地方

娱乐要闻

朱亚文沈佳妮被曝离婚?朱亚文工作人员回应

财经要闻

左小蕾:市场担忧通缩是闭环还没走通

科技要闻

特朗普开了个坏头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艺术
数码

本地新闻

重生之我在小红薯看洋人出洋相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亲子要闻

小女孩好奇幼儿园里面的人 ,认真的学习着他们的打球动作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2024年中国冰箱销量破4000万台:大家更爱买高端 消费降级被扭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