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爆料,有一款儿童面霜竟然宣传“全国首个真人儿童检测”,竟然敢用3-12岁的儿童来做人体功效测试,还全网宣传这一“卖点”。
小编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愤怒!真希望只是个宣传噱头
药监局官网查询该产品的功效检测信息,还真是用儿童来做小白鼠,清清楚楚标注一共用了32名儿童来做该产品的人体功效测试。
欧盟早在2013年就禁止开展化妆品动物实验了。你拿小白鼠、小兔子在海外做实验,必然被某些组织严厉抗议反对。那现在居然敢用32名儿童做实验,难道这些娃连小老鼠、小白兔都不如?
在谈及这家企业行为是否违规,某行业专家表示:“请教了业内几位专家,在法规层面没有明确说禁止,那就意味着允许,需要评估人体测试科学性和安全性,当然需要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当然目前化妆品测试机构的伦理委员会标准是模糊的),化妆品人体测试也不属于临床。”
而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发布过《化妆品人体试验的伦理审查指南》,里面有提到《儿童化妆品监管管理规定》对涉及儿童的化妆品,在知情权、安全评估、功效宣称、人体功效测试等等方面的一些规定(细致的,大家可以找原文件来看),里面有些规定,它是没有“禁止、不允许”这样的词汇出现的。
比如里面有提到一条:所有涉及儿童的化妆品,应先在成年健康人群开展消费者研究或人体功效试验,再在12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群中开展消费者研究或人体功效试验。依次获得相关有效数据后,才可有条件地在6周岁~12周岁儿童身上进行试验……
所以真要追究起来,在法律层面来说,并不能对他们追责或惩罚。
而从开发层面来看,也有相关的研发工程师表示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儿童由于仍在成长发育期,个体测试结果可能偏差较大。从更广意义的伦理层面来说,这样的测试也不可取,因为儿童本人对产品风险的了解不够,几乎全凭家长的决定。而就因为有利益牵扯其中,导致更多的儿童进入到化妆品测试。
据了解,该品牌目前已经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目前共有5款SKU,均价在150-200之间,算是中高端的婴幼儿护理品牌。其中某一款保湿面霜淘宝页面显示已有47人付款。
欧盟早在2013年就禁止开展化妆品动物实验,而现在却有品牌公开宣称其用儿童做人体功效测试,作为其营销噱头,或许有人会说,其测试只用了一小块皮肤,而且本身风险不高,没必要“三人为虎”。
但是如果在第一个案例出来之后,没有相关的条例法规监管,保湿或许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或许就到了湿疹等功效层面的儿童人体测试,谁来监管这些新产品的安全性?测试结果拿来做宣传容易引起误导,让消费者低估不同儿童个体测试的差异。
看似好像儿童真人实测更显专业,实际背后信息的披露是披着羊皮的狼。虽然婴幼儿护理赛道竞争内卷,但是儿童人体测试不该成为营销噱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