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英国称超市发现“强迫劳动”生产的新疆番茄:一天摘不到650斤就要被电击

0
分享至

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调查报道,称英国超市售卖的多种番茄酱可能含有来自中国新疆的番茄原料,这些番茄可能是“强迫劳动”的产物。BBC还发布了一段所谓揭秘新疆番茄涉及“强迫劳动”的视频,呼吁西方国家停止使用新疆番茄原料或成品。



记者所提及的,是BBC在12月2日发布的一篇“调查报告”。其中的主要内容为:英国多家超市出售的“意大利”番茄酱中似乎含有在中国使用强迫劳动种植和采摘的番茄。意即这些番茄的原材料是中国生产,而后被包装成国外产品并最终出现在英国的货架上。



那么,这篇调查报告都有哪些证据呢?

首先,看一下他们拍到(或使用)了哪张新疆种植番茄的图片——

全文只出现了一张,从图片上看,是正在运输番茄的货车。



根据知乎网友曹小灵的分析,这种车不是什么常见的一体化货车,而是一节车厢搭配一个拖拉机。

而这种车厢的高度是这样的,旁边就有个采收机的老哥,应该能感受到车厢货斗的高度。



都不说所谓的强制劳动了,哪怕是从劳动市场上请了几十个人来手工采摘,也不会使用这种车,因为人工很难把收集好的番茄一箱一箱或者一筐一筐扔那么高,扔过车厢的货斗。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旁边的绿色农具?这种机械一天能采收100亩地,相当于150个人工传统采收模式,也只有用这种机采模式,才会用上BBC图片里面的那种车。

第二,该文章称,一个受访者介绍自己每天都有指标,最高能达到一天650公斤,如果完不成就会被电击。



既然说完不成就要受罚,那这个工作量一定很高吧?

来看一下去年甘肃网的一篇报道。



该报道中提到,一台番茄采收机一天能采收80亩到150亩番茄,效率是50名人工采收的4倍。

简单换算一下,即一名工人一天能采摘至少(80/50/4)亩的番茄,也就是0.4亩。



而一亩番茄的产量已经超过10吨,换言之,平均每个人可以采摘4吨番茄。

如果真的存在BBC说的“强迫劳动”,只需要完成650公斤(约为4吨的1/6),那这也太“松散”了。



很明显,写这篇文章的人太不上心了,根本没有考虑过数据的可靠性。

不过,如果把他们描写的场景转换为白人老爷们的种植园,是不是一切就合理了起来?



果然人不能想象出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啊。



最后,来看看文章中说到的【新疆番茄转运图】。



根据这个说法,先火车穿越哈萨克斯坦到里海,在里海坐船横渡,到阿塞拜疆下船,然后走陆路再过格鲁吉亚,又在黑海上船过伊斯坦布尔海峡,进爱琴海过地中海,最后在意大利上岸。

然后,运到萨莱诺的生产加工基地,把番茄变成番茄酱。

如果真的有这么个事儿,把番茄做成番茄酱再运输过去不好吗?

也许欧洲人就喜欢给自己加加价,或者就想要番茄果子一定要到本土再加工,那还有个账也不对。

BBC说,自己调查到一家意大利番茄加工巨头从新疆买了3600万公斤番茄,涉及强制劳动。

一天最高650公斤一个人,这就是超过5万5000多人次的工作量。

虑到收获季节不可能是一整年吧,再考虑到你一次运货不能采摘后囤积太久……这个事情更是四面漏风,处处破绽。

简单总结就是,BBC这次造谣的活儿太糙了,远远不如上次采访某日本企业的手段那么高明。

有网友更是直接调侃称:我猜bbc强制记者写黑中国的小文,写不完就电击。



最后看看发言人是怎么回答的——

林剑表示,我们多次强调,新疆不存在“强迫劳动”,中国政府也始终坚决反对并严厉打击强迫劳动。新疆番茄和新疆棉花一样,都是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的优质产品,从种植到采收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采率分别超过90%和85%,又何谈“强迫劳动”呢?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不信谣传谣、不偏听偏信,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公正客观媒体的基本素养。”林剑指出,在这份调查报告和视频中,所谓“证据”很多都冠以“声称”“感受”这样的主观臆断,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先入为主、断章取义,妄言新疆番茄采收行业存在“强迫劳动”。有关记者大费周章花几个月时间研究十几种不同的番茄酱、却不愿花一秒钟了解新疆的真相,这是典型的双标偏见。

责任编辑:孙海阳_NS71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分大胜!快船强势复苏:全队7人上双,哈登轰17+12+13创纪录

17分大胜!快船强势复苏:全队7人上双,哈登轰17+12+13创纪录

体坛小李
2025-01-24 14:01:35
难怪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网友:警察来了才知道,那个男人是部长

难怪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网友:警察来了才知道,那个男人是部长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12-04 11:36:21
四川饲料大王首富变“首负”:欠了上千亿,一年光利息就要18亿

四川饲料大王首富变“首负”:欠了上千亿,一年光利息就要18亿

书雁飞史oh
2025-01-21 21:40:55
把老百姓当傻子? 北航教授撕下5G的“遮羞布”, 工信部: 绝不手软!

把老百姓当傻子? 北航教授撕下5G的“遮羞布”, 工信部: 绝不手软!

Thurman在昆明
2025-01-25 08:11:23
为什么美帝科技那么发达,却连一个代替TikTok的软件都做不出来?

为什么美帝科技那么发达,却连一个代替TikTok的软件都做不出来?

橘色数码
2025-01-24 09:36:07
半导体围堵战:美国操控,荷兰挣扎,中国绝不退让!

半导体围堵战:美国操控,荷兰挣扎,中国绝不退让!

陆弃
2025-01-24 10:08:03
深夜突发地震!多地网友有震感:轰隆隆吓坏了

深夜突发地震!多地网友有震感:轰隆隆吓坏了

浙江之声
2025-01-25 09:06:21
不用中方出手!杜特尔特终于出山,10万菲军站队?马科斯下场已定

不用中方出手!杜特尔特终于出山,10万菲军站队?马科斯下场已定

蓝泾看一看
2025-01-24 13:30:03
身份证尾号“X”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身份证尾号“X”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史行途
2024-12-27 17:59:07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退休:执掌14年带领中国区成为星巴克最大国际市场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退休:执掌14年带领中国区成为星巴克最大国际市场

澎湃新闻
2025-01-25 07:00:27
事发宜昌!一轿车沉入鱼塘,紧急时刻……

事发宜昌!一轿车沉入鱼塘,紧急时刻……

环球网资讯
2025-01-25 09:11:52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砍下第三刀,这次啃的是块硬骨头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砍下第三刀,这次啃的是块硬骨头

问问马斯克AskMusk
2025-01-24 12:55:23
人社部开会确定2025年提高养老金!提低限高今年能否落实到位?

人社部开会确定2025年提高养老金!提低限高今年能否落实到位?

王五说说看
2025-01-25 09:03:44
《鲨滩》烂爆了!35岁陈小纭擦边卖肉都敷衍,首日票房仅17万太惨

《鲨滩》烂爆了!35岁陈小纭擦边卖肉都敷衍,首日票房仅17万太惨

大双
2025-01-24 18:42:12
57岁那英走机场太放飞,羽绒服配棉鞋,戴粉色围脖,这是什么时尚

57岁那英走机场太放飞,羽绒服配棉鞋,戴粉色围脖,这是什么时尚

最炫时尚
2025-01-22 00:20:03
2025澳网男单决赛出炉:辛纳大战兹维列夫 女单今日决冠军

2025澳网男单决赛出炉:辛纳大战兹维列夫 女单今日决冠军

新英体育
2025-01-25 09:14:02
王力宏现身昔日爱巢探视子女,团聚三小时离开,与李靓蕾关系缓和

王力宏现身昔日爱巢探视子女,团聚三小时离开,与李靓蕾关系缓和

柠檬有娱乐
2025-01-23 14:14:34
一口气吃30多颗,女子疼得打滚!医生傻眼:胃里全是密密麻麻......

一口气吃30多颗,女子疼得打滚!医生傻眼:胃里全是密密麻麻......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01-24 20:52:36
景甜的美貌被低估了,在街头偶遇景甜吃重庆板凳面,穿牛仔裤真美

景甜的美貌被低估了,在街头偶遇景甜吃重庆板凳面,穿牛仔裤真美

人情皆文史
2025-01-23 05:28:31
iPhone16ProMax与三星S25Ultra对决:苹果输得很彻底!

iPhone16ProMax与三星S25Ultra对决:苹果输得很彻底!

搞机小帝
2025-01-25 00:07:38
2025-01-25 11:07:00
不掉线电波
不掉线电波
永远在线,永不掉线。
1073文章数 134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卖房后将145万现金铺沙发等人来取 中介报警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卖房后将145万现金铺沙发等人来取 中介报警

体育要闻

浓眉:有些DPOY只会盖帽 而我能从一防到五

娱乐要闻

央视眼光真牛!这位女主持人要火了

财经要闻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遭到多方警告

科技要闻

焕新ModelY微调 品牌仍是特斯拉最大护城河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数码
亲子
健康

手机要闻

华硕 ROG 电竞手机 9 FE 抢先看:骁龙 8 Gen 3 芯片

房产要闻

吞吐量创历史新高,三亚旅游的泼天流量真的来了?

数码要闻

iGame RTX 5090 D Vulcan OC 显卡评测:DLSS 4 颠覆游戏性能体验

亲子要闻

吃个串而已,感觉脑袋嗡嗡的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