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时代,稳稳的2.5%抓紧上车。”“2.5%的复利,保险成为资产配置优选。”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02年4月以来新低后,不少保险代理人借此消息在社交平台营销预定利率为2.5%的储蓄型保险。有代理人认为,人身险预定利率或将再下调。
储蓄险与国债互为竞品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各类资产收益率的‘锚’,体现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因此被部分代理人充当营销工具。”保险代理人莫华(化名)告诉记者。
莫华表示,低利率时代下,低风险资产的回报随之下降。虽然如此,近年来国债仍是开售秒光,与之相比,储蓄险的供给较为多样,购买相对方便。
记者注意到,由于储蓄险和国债同样具备安全性高、投资期长的特点,二者时常被业内人士进行类比。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买不到国债,可以考虑投保储蓄险。
收益水平是投资者普遍看重的指标。国债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根据财政部12月4日的公告,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续发行部分的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1.74%。此外,今年首发的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为2.49%。从11月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来看,期限3年对应的票面年利率为1.93%,期限5年的票面年利率为2%。
储蓄险方面,收益写入合同、投资期限较为灵活的增额终身寿险是市场的主流产品,目前预定利率为2.5%,内部收益率通常在该水平之下。以30岁的李先生一次性缴纳保费10万元为例,某款增额终身寿险第20年末的现金价值分别为151660元,内部收益率为2.10%。
销售片面比较存误导风险
有保险代理人指出,两类产品的资金流动性不同,投资者应结合投资期限、收益情况等进行选择。
具体来看,保险和国债的收益情况受持有时间等因素影响。例如,储蓄国债提前支取会损失部分利息,还要缴纳手续费。记账式国债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其中的价差存在投资风险。储蓄险提前退保会造成保费损失,前述产品需要等到第四年末才能回本,若在第二年末和第三年末退保分别能取回5.9万元和8.0万元。
资金的灵活性亦是重点。国债的每年、每半年付息,一定程度上为资金提供了流动性,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流通和转让。此外,储蓄国债能考虑质押贷款。增额终身寿险提供保单贷款、减保取现的选项,其中减少的保额上限一般为20%。
有保险公司指出,用保险产品的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固收类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引发理赔争议或退保纠纷。相关话术包括“结算利率远高于国债利率”“分红远远高出银行同期利率”等。
有保险代理人表示,储蓄险和国债的投资都属于中长期的资金规划,目前人身险预定利率呈现下行趋势,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建议消费者结合投资期限、收益情况等进行选择。在选购保险时,投资者应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的财务、保障需求。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